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课题
第3课 观察一种动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
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法与 学法
观察法
教具与 媒体
蜗牛、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一: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出示谜语一:
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走;
说他力气小,神能背屋走。
教师提问:
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学生猜谜语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蜗牛
通过猜谜语,引入本节课要观察的动物
出示两个蜗牛的谜语,让学生加强对蜗牛特征的印象。
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蜗牛的组成部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
探索:蜗牛的特点
1、观察蜗牛的身体
2、探索蜗牛的特点
观察蜗牛的运动:
蜗牛靠身体的哪个部位来爬的?
在不同物体上爬的快慢一样吗?
(3)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蜗牛用腹足波浪式爬行,爬行速度缓慢,爬过之后会留下痕迹,在不同物体上爬行的速度不一样,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的快,原因是阻力小。
学生观察,并上台把蜗牛的部位圈出来。
学生观察蜗牛的爬行,总结它的运动特点。
学生思考并看视频了解蜗牛的运动特点。
展示蜗牛图片,让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播放蜗牛爬行的视频,让学生总结蜗牛爬行的特点。
探索蜗牛的其他特征
1、生长环境: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2、蜗牛吃什么?
一般春天喂白菜,青菜,莴苣等植物:夏天可喂各种瓜果皮渣,甘蔗,向日葵叶等:秋冬喂菜叶,薯片,胡萝卜等。
学生了解蜗牛的其他特点。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蜗牛。
拓展
和蜗牛相似的动物有哪些?
作业布置
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征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蜗牛
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
课
后
反
思
这节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
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隐含着让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图,棉签更柔软,并且与手比较,学生的动作更隐蔽,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到蜗牛的应激反应。
这节课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这个方法来观察其他的小动物。
教学课题
第3课 观察一种动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
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法与 学法
观察法
教具与 媒体
蜗牛、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一: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出示谜语一:
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走;
说他力气小,神能背屋走。
教师提问:
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画一只看到过的蜗牛,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学生猜谜语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蜗牛
通过猜谜语,引入本节课要观察的动物
出示两个蜗牛的谜语,让学生加强对蜗牛特征的印象。
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蜗牛的组成部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
探索:蜗牛的特点
1、观察蜗牛的身体
2、探索蜗牛的特点
观察蜗牛的运动:
蜗牛靠身体的哪个部位来爬的?
在不同物体上爬的快慢一样吗?
(3)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蜗牛用腹足波浪式爬行,爬行速度缓慢,爬过之后会留下痕迹,在不同物体上爬行的速度不一样,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的快,原因是阻力小。
学生观察,并上台把蜗牛的部位圈出来。
学生观察蜗牛的爬行,总结它的运动特点。
学生思考并看视频了解蜗牛的运动特点。
展示蜗牛图片,让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播放蜗牛爬行的视频,让学生总结蜗牛爬行的特点。
探索蜗牛的其他特征
1、生长环境: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2、蜗牛吃什么?
一般春天喂白菜,青菜,莴苣等植物:夏天可喂各种瓜果皮渣,甘蔗,向日葵叶等:秋冬喂菜叶,薯片,胡萝卜等。
学生了解蜗牛的其他特点。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蜗牛。
拓展
和蜗牛相似的动物有哪些?
作业布置
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征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蜗牛
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
课
后
反
思
这节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
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隐含着让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图,棉签更柔软,并且与手比较,学生的动作更隐蔽,便于更清晰地观察到蜗牛的应激反应。
这节课也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这个方法来观察其他的小动物。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3.观察一种动物优质教案,共5页。
2020-2021学年5.观察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观察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科学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