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展开分组实验教案 | 授课人 |
| 学科 | 物理 | 年级 | 八年级上册 |
课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 内容与过程 | |||
目的 |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 |||
重点 |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 ||||
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 ||||
授课 方式 | 分组实验 | ||||
授课 时间 | 40分钟 | 课时 | 1课时 | ||
实 验 器 材 |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 ||||
说明: 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的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过程 | 小结 |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 |||
中 小 学 校
分 组 实 验 教 案
20 ——20 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六、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优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三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