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共23份)
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专题1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2015·浙江10月选考,20】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2 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 mol·Lˉ1,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A.0.03 mol·Lˉ1·sˉ1 B.0.015 mol·Lˉ1·sˉ1
C.0.12 mol·Lˉ1·sˉ1 D.0.06 mol·Lˉ1·sˉ1
【答案】B
【解析】据题意得,反应2 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 mol·Lˉ1,则v(NO)=0.03 mol·Lˉ1·sˉ1 ,又v(NO):v(O2)=2:1,故v(O2)= 0.015 mol·Lˉ1·sˉ1,B项正确。
2.【2016·浙江4月选考,12】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来源:学,科,网]
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D
【解析】A项,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则达到化学平衡,A项正确;B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化学平衡,B项正确;C项,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达到化学平衡,C项正确;D项,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反应不能进行,没有达到化学平衡,D项不正确。
3.【2016·浙江4月选考,18】X(g)+3Y(g) 2Z(g) ΔH=-a kJ·molˉ1 ,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ˉ1·sˉ1
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ˉ1·minˉ1
C.10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
X(g)+3Y(g) 2Z(g)
起始物质的量 1 3 0
改变物质的量 0.2 0.6 0.4
10min时物质的量 0.8 2.4 0.4
A项,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2L÷10 min =0.03 mol·Lˉ1·minˉ1,A项不正确;B项,10min内,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ˉ1·minˉ1,而不是第10min时,B项不正确;C项,10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C项正确;D项,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a kJ,D项不正确。
4.【2016·浙江10月选考,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 2Z(g) ΔH=-akJ•mol-1,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放出akJ热量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C.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A项,当1molX(g)和 2molY(g) 完全反应生成2molZ(g) 时才能放热akJ,A项错误;B项,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B项正确;C项,起始时X和Y的物质的量未知,反应消耗的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平衡时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1∶2,C项错误;D项,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X的正反应速率与Z的逆反应速率之比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2,D项错误。故选B。
5.【2016·浙江10月选考,21】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 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 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时,10~30min 内,R 的分解平均速率为 0.030 mol·L-1·min-1
B.对比 30℃和 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 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对比 30℃和 25℃曲线,在 0~50min 内,能说明R 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 30℃和 10℃曲线,在 50min 时,R 的分解率相等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代入R在10~30min内的浓度变化,解得,A项正确; B项,对比30℃和10℃的曲线,同一时刻浓度不同,因此不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项错误;C项,根据计算出当温度为25℃时,0~50min内分解平均速率为,当温度为30℃时,0~50min内分解平均速率为,C项正确;D项,在50min时,无论10℃还是30℃均无R剩余,因此分解率均为100%,D项正确;故选B。
6.【2017·浙江4月选考,12】已知:X(g)+2Y(g) 3Z(g) △H=-a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
【解析】A项,属于可逆反应,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A正确;B项,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正确;C项,虽然属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如果消耗1molX,则反应放出的总热量等于a kJ,C正确;D项,升高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错误;故选D。
7.【2017·浙江4月选考,2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
水样
0
5
10
15
20
25
I (pH=2)
0.40
0.28
0.19
0.13
0.10
0.09
II(pH=4)
0.40
0.31
0.24
0.20
0.18
0.16
Ⅲ(pH=4)
0.20
0.15
0.12
0.09
0.07
0.05
IV(pH=4,含Cu2+)
0.20
0.09
0.05
0.03
0.01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0~20 min内,I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
B.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5 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II大
D.由于Cu2+存在,IV 中M的分解速率比I快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M)==0.015mol/(L·min),故A说法正确;B项,对比I和II,在相同的时间内,I中消耗M的量大于II中,说明其他条件下不变,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故B说法正确;C项,在0~25 min内,III中M的分解百分率=×100%=75%,II中M的分解百分率=×100%=60%,因此III中M的分解百分率大于II,故C说法正确;D项,I和IV中pH不同,因此不能说明Cu2+存在,IV中M的分解速率大于I,故D说法错误。故选D。
8.【2017·浙江11月选考,16】已知:N2(g)+3H2(g) 2NH3(g) △H=-92kJ/mol。起始反应物为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温度
压强
400℃
450℃
500℃
600℃
20MPa
0.387
0.274
0.189
0.088
30MPa
0.478
0.359
0.260
0.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
B.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1∶1
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kJ
D.600℃,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最多
【答案】B
【解析】A项,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不能表示正反应速率越大,如20MPa,500℃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30MPa,600℃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但温度和压强均为后者大,反应速率后者快,故A错误;B项, 根据方程式,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起始反应物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因此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1:1,故B正确;C项,无法确定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因此无法计算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项,根据表格数据,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生成NH3的物质的量越多,则400℃,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最多,故D错误;故选B。
9.【2017·浙江11月选考,2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图像,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但温度高于430℃后,乙烯选择性逐渐降低,A错误,符合题意;B项,根据图像,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逐渐升高,但温度高于430℃后,乙烯选择性逐渐降低,因此,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根据左图,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C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根据右图,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18·浙江4月选考,14】下反应N2(g)+3H2(g) 2NH3(g)ΔH<0,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相同时间内,生成N-H键的数目与断开H-H键的数目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c(N2)∶c(H2)∶c(NH3)=1∶3∶2
【答案】A
【解析】A项,反应N2(g)+3H2(g) 2NH3(g)Δ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在恒压容器中发生,体积可变但气体总质量不变,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体积不变,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选项A正确;B项,因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中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选项B错误;C项,断开H-H键和生成N-H键均表示正反应,则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不能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D项,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不能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故选A。
11.【2018·浙江4月选考,22】下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压强/(×105Pa)
温度/℃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
50%
90%
98%
1.0
30
12
250
2830
90
25
510
5760
8.0
30
0.2
3.9
36
90
0.6
7.9
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
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
【答案】D
【解析】A项,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小,故选项A错误;B项,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快,故选项B错误;C项,在此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确定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故选项C错误;D项,在amol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塔,题目所示的外界环境下,NO的反应速率为v=∆n/∆t==mol/s,故D项正确。故选D。
12.【2018·浙江11月选考,22】已知:2SO2(g)+ O2(g)= 2SO3(g) △H =-197.8kJ•mol—1。起始反应物为SO2和 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K
压强/(105Pa)
1.01
5.07
10.1
25.3
50.7
673
99.2
99.6
99.7
99.8
99.9
723
97.5
98.9
99.2
99.5
99.6
773
93.5
96.9
97.8
98.6
99.0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答案】B
【解析】A项,由表格数据及勒夏特列原理知,针对放热反应,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SO2的转化率增大,选项A正确;B项,由于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故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C项,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但可以缩短到达平衡所花的时间,选项C正确;D项,由图中数据可知,不同温度下,1.01×105Pa(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7.5%,93.5%,已经相当高了,且加压后转化率升高并不明显,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加压提高转化率,选项D正确。故选B。
13.【2018·浙江11月选考,14】已知X(g)+3Y (g) 2W(g) +M (g) △H=-a kJ·mol-1(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 与1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C
【解析】A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会完全进行,投入原料1mol并未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akJ,选项A不正确;B项,X和W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反应过程的转化比例,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后的浓度之比,选项B不正确;C项,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选项C正确;D项,若增大反应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加,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4.【2019·浙江4月选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g)+I2(g) ⇌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C(s)+H2O(g) ⇌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
【答案】B
【解析】A项,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项,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项,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项,易知N2(g)+3H2(g)⇌2NH3(g) Δ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2)=3×10%=0.3mol,因而Q1=0.3/3×|ΔH|=0.1|Δ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ΔH|=0.1|ΔH|,则Q1=Q2,D项错误。故选B。
15.【2019·浙江4月选考,20】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少。下列解析不正确的是( )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积
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
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CO2(aq)Ca(HCO3)2(aq)
D.海水呈弱酸性,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浓度增大
【答案】D
【解析】石灰岩的形成是CaCO3的沉积结果,海水中溶解一定量的CO2,因此CaCO3与CO2,H2O之间存在着下列平衡:CaCO3(s)+CO2(g)+H2O(l)⇌Ca(HCO3)2(aq)。A项,海水中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浅海地区,海水层压力较小,同时水温比较高,因而CO2的浓度较小,即游离的CO2增多,根据平衡移动原理,上述平衡向生成CaCO3方向移动,产生石灰石沉积,A项正确;B项,与A恰恰相反,石灰石岩层易被CO2溶解,沉积少,B项正确;C项,在深海地区中,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且倾向很大,故溶解反应为CaCO3(s)+H2O(l)+CO2(aq)Ca(HCO3)2(aq),C项正确;D项,海水温度一定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海水中溶解的CO2随之增大,导致CO32-转化为HCO3-,CO32-浓度降低,D项错误。故选D。
16.【2019·浙江4月选考,22】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
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
【答案】D
【解析】A项,对于任何化学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B项,由于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和c(OH−)增大,油脂水解向右移动的倾向变大,因而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反应速率加快,B项正确;C项,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以H+做催化剂,加快水解速率,因而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C项正确;D项,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其水环境仍呈中性,因而不能理解成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而是以体系升温、增加水和油脂的互溶以及提高水中H+浓度的方式,促进油脂的水解,D项不正确。故选D。
17.【2020·浙江1月选考,19】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能得到无水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gCl2·nH2O(s)=MgCl2·(n-1)H2O(s)+H2O(g) ΔH>0
B.MgCl2·2H2O(s)=Mg(OH)2(s)+2HCl(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C.MgCl2·H2O(s)=Mg(OH)Cl(s)+HCl(g),升高温度,反应更易发生
D.MgCl2·4H2O(s)=MgCl2·2H2O(s)+2H2O(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答案】D
【解析】A项,MgCl2·nH2O的失水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ΔH>0,故A正确;B项,在HCl气流中,能使MgCl2·2H2O的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反应进行,故B正确;C项,MgCl2·H2O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进反应进行,故C正确;D项,MgCl2·4H2O的失水反应没有氯化氢生成,HCl气流对反应没有影响,故D错误;故选D。
18.【2020·浙江1月选考,21】一定温度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 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t/min
n(A)
n(B)
n(C)
0
2.0
2.4
0
5
0.9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该反应在10 min后才达到平衡
C.平衡状态时,
D.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20%
【答案】C
【解析】A项,v(C)= ,同一反应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3v(A)=v(C),所以v(A)=,故A错误;B项,15min时,n(B)=1.6mol,消耗了2.4mol-1.6mol=0.8mol,根据方程式可知这段时间内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以15min时,n(A)=1.6mol,与10min时A的物质的量相同,说明10~15min这段时间内平衡没有移动,但无法确定是10min时达到平衡,还是10min前已经达到平衡,故B错误;C项,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平衡时消耗的B为0.8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浓度为,故C正确;D项,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故D错误;故选C。
19.【2020·浙江7月选考,18】5mL0.1mol/LKI溶液与1mL0.1mol/L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 aq) 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C.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D
【解析】A项,加入苯振荡,苯将I2萃取到苯层,水溶液中c(I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B项,将5mL0.1mol/LKI溶液与1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参与反应的Fe3+与I-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后I-一定过量,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水溶液中仍含有Fe3+,即Fe3+没有完全消耗,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B正确;C项,加入FeSO4固体溶于水电离出Fe2+,c(Fe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D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D错误;故选D。
20.【2020·浙江7月选考,20】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0℃、压强50 kPa B.温度130℃、压强300 kPa
C.温度25℃、压强100 kPa D.温度130℃、压强50 kPa
【答案】D
【解析】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混合气体中NO2的含量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该改变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减小压强、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则选项中,温度高的为130℃,压强低的为50kPa,结合二者选D。
21.【2021·浙江1月选考,19】取50 mL过氧化氢水溶液,在少量I- 存在下分解:2H2O2=2H2O+O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O2的放出量,转换成H2O2浓度(c)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c/(mol·L-1)
0.80
0.40
0.20
0.10
0.0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20min时,测得O2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
B.20~40min,消耗H2O2的平均速率为0.010mol·L-1·min-1
C.第30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50min时的瞬时速率
D.H2O2分解酶或Fe2O3代替I-也可以催化H2O2分解
【答案】C
【解析】A项,反应20min时,过氧化氢的浓度变为0.4mol/L,说明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n(H2O2)=(0.80-0.40)mol/L×0.05L=0.02mol,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1mol,标况下的体积V=n·Vm=0.01mol×22.4L/mol=0.224L=224mL,A正确;B项,20~40min,消耗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40-0.20)mol/L=0.20 mol·L-1,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0.010 mol·L-1·min-1,B正确;C项,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过氧化氢的浓度不断减小,某一时刻分解的过氧化氢的量也不断减小,故第30min时的瞬时速率大于第50min时的瞬时速率,C错误;D项,I-在反应中起到催化的作用,故也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分解酶或Fe2O3代替,D正确;故选C。
22.【2021·浙江6月选考,17】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物质熵的大小比较,合理的是( )
A.1molCH4(g)<1molH2(g) B.1molH2O(g)<2molH2O(g)
C.1molH2O(s)>1molH2O(l) D.1molC(s,金刚石)>1molC(s,石黑)
【答案】B
【解析】A项,CH4(g)和H2(g)物质的量相同,且均为气态,CH4(g)含有的原子总数多,CH4(g)的摩尔质量大,所以熵值1molCH4(g)>1molH2(g),A错误;B项,相同状态的相同物质,物质的量越大,熵值越大,所以熵值1molH2O(g)<2molH2O(g),B正确;C项,等量的同物质,熵值关系为:S(g)>S(l)>S(s),所以熵值1molH2O(s)<1molH2O(l),C错误;D项,从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组成上来看,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更有序,熵值更低,所以熵值1molC(s,金刚石)<1molC(s,石黑),D错误;故选B。
23.【2021·浙江6月选考,20】一定温度下:在N2O5 的四氯化碳溶液(100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2O54NO2 +O2。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2体积,换算成N2O5浓度如下表:
0
600
1200
1710
2220
2820
x
1.40
0.96
0.66
0.48
0.35
0.24
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0~1200 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5.0×10-4 mol·L-1·s-1
B.反应2220 s时,放出的O2体积为11.8L(标准状况)
C.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2O5)=2v逆(NO2)
D.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
【答案】D
【解析】A项,600~1200 s,N2O5的变化量为(0.96-0.66) mol·L-1==0.3 mol·L-1,在此时间段内NO2的变化量为其2倍,即0.6 mol·L-1,因此,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1.0×10-3 mol·L-1·s-1,A不正确;B项,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2220 s时,N2O5的变化量为(1.40-0.35) mol·L-1==1.05 mol·L-1,其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05 mol·L-1´0.1L=0.105mol,O2的变化量是其,即0.0525mol,因此,放出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25mol ´22.4L/mol=1.176L ,B不正确;C项,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2v正(N2O5)=v逆(NO2),C不正确;D项,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经过1110s(600-1710,1710-2820)后N2O5的浓度会变为原来的,因此,N2O5的浓度由0.24 mol·L-1变为0.12 mol·L-1时,可以推测上表中的x为(2820+1110)=3930,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9.无机综合推断-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9无机综合推断解析版docx、专题19无机综合推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8.化学计算-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8化学计算解析版docx、专题18化学计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电化学-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电化学解析版docx、专题11电化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