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共23份)
专题17.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7.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7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专题17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选择部分)
1.【2015·浙江理综,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答案】D
【解析】A项,流程设计意图是用硫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硫酸盐,除去SiO2,然后用铁粉还原Fe3+得到硫酸亚铁,A正确;B项,固体1为SiO2,分离FeSO4和Al2(SO4)3采用的是调控pH的方法,使Al3+转化为Al(OH)3沉淀从而与FeSO4分离,B不正确;C项,Fe2+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要防止其被氧化和分解,C正确;D项,在溶液1中直接加过量的NaOH得到的是Fe(OH)3沉淀,Fe(OH)3溶于硫酸后生成Fe2(SO4)3,D不正确。故选D。
2.【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答案】B
【解析】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A项,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B项,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C项,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D项,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故选B。
3.【2017·浙江4月选考,24】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
烧渣溶液绿矾铁黄
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
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16H+
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答案】C
【解析】A项,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A正确;B项,步骤②发生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B正确;C项,步骤③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若蒸干时绿矾受热失去结晶水,C错误;D项,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绿矾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故D正确;故选C。
4.【2017·浙江11月选考,24】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溶液和KOH溶液逐一吸收混合气体(由CO2、CO、N2和O2组成)的相应组分。有关该方案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上述3种吸收剂,气体被逐一被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B.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C.CO 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
D.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题意,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因此需要在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之前吸收氧气,防止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被氧化,二氧化碳能够与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反应,因此需要在连苯三酚的碱性溶液能定量吸收O2之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被逐一被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故A正确;B项,CO和O2在通过灼热的铜网是能够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C项,根据A的分析,因为CuCl的盐酸溶液会被O2氧化,CO 的吸收必须在吸收O2后进行,故C正确;D项, CO的吸收在最后,,由于使用的是CuCl的盐酸溶液,盐酸容易挥发,在3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挥发出来的HCl,故D正确;故选B。
5.【2018·浙江4月选考,24】下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
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SO2可用Na2SO3替换
B.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SO2水溶液洗涤
C.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
D.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
【答案】D
【解析】步骤②中的SO2主要目的的是将CuCl2还原为CuC,Na2SO3同样具有还原性,A项正确; SO2水溶液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CuCl被氧化,B项正确;步骤④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得到固体中含有CuCl和Cu,此时无法计算试样纯度,D项错误。故选D。
6.【2021·浙江1月选考,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项,原溶液中存在硝酸根可以和Fe2+反应生成Fe3+,故不能验证原溶液中含有亚硝酸根,A错误;B项,向KI溶液中滴加FeCl3,若FeCl3没有剩余说明反应是完全的,因此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反应是有限度的,B正确;C项,溶液中加入KOH后体系中剩余大量的OH-,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后OH-也可以使Ag+生产白色沉淀,C错误;D项,蔗糖为二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产单糖,验证单糖中是否存在拳击,应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体系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D错误;故选B。
7.【2021·浙江6月选考,2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项,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C项,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D项,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故选D。
二、基础实验设计与评价(非选择部分)
1.【2015·浙江10月选考,27】某酸性废液中含有Fe3+、Cu2+、Ba2+三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对该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①Na2CO3溶液
②过滤
①H2O2溶液
②NaOH溶液
③过滤
①铁屑
②过滤
废液
溶液A
沉淀a
溶液B
红褐色沉淀b
溶液C
沉淀c
请回答:
(1) 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________。
(2) 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 溶液A与H2O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1)Cu、Fe
(2)BaCO3
(3)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根据题中实验流程,在含有Fe3+、Cu2+、Ba2+三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液中。加入铁屑,得沉淀a中含有Cu和过量的Fe;溶液A中加入H2O2目的是把Fe2+氧化成Fe3+,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b为Fe(OH)3;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沉淀c为BaCO3沉淀。
2.【2015·浙江10月选考,28】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请回答:
(1)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2)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向a试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酸
C.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
D.若原料为CH3COOH和CH3CH218OH,则乙酸乙酯中不含18O
【答案】(1)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a,若导管口出现气泡,片刻后松开手,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催化剂 吸水剂 (3)AB
【解析】(1)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a,若导管口出现气泡,片刻后松开手,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 制取乙酸乙酯过程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3) A项,向a试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正确;B项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C项,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正确;D项,把酯化反应机理,若原料为CH3COOH和CH3CH218OH,则乙酸乙酯中含18O,不正确。
3.【2016·浙江4月选考,28】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
(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样品分解不完全
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
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
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
【答案】(1)干燥管 (2)冷凝反应生成的水 (3)AC
【解析】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装置(吸收NaHCO3加热分解后的CO2)的增重,来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2)为减少实验误差,在B装置中需要将NaHCO3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只使CO2被C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3)若样品分解不完全,则被C装置吸收的CO2少,即测得的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偏低,从而计算求得的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A项正确;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则使C装置的增重偏大,即测得的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B项错误;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使C装置的增重偏低,即测得的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低,从而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C项正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使C装置的增重偏高,即测得的样品中的NaHCO3的质量偏高,从而使测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D项错误。
4.【2016·浙江4月选考,31】某同学将铁铝合金样品溶解后取样25.00mL,分离并测定Fe3+的浓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已知:乙醚[(C2H5)2O]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麻醉性的有机化合物,沸点为34.5度,微溶于水,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Fe3+与HCl、乙醚形成化合物[(C2H5)2OH][FeCl4]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该化合物解离。
请回答:
(1)操作A的名称是
(2)经操作A后,为判断Fe3+是否有残留,请设计实验方案
(3)蒸馏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4)滴定前,加入的适量溶液B是
A.H2SO3—H3PO4
B.H2SO4—H3PO4
C.HNO3—H3PO4
D.HI—H3PO4
(5)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0.1000 ml·L-1 K2Cr2O7溶液6.00mL。根据该实验数据,试样X中c(Fe3+)为
(6)上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提高该滴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稀释被测试样 B.减少被测试样取量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降低滴定剂浓度
【答案】(1)分液
(2)从溶液Ⅱ中取样,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说明残留Fe3+,显无色说明无残留
(3)体系封闭;明火加热
(4)B (5)0.576 ml·L-1 (6)CD
【解析】(1)试样X中加适量浓盐酸、乙醚后,溶液Ⅰ为Fe3+与HCl、乙醚形成的化合物[(C2H5)2OH][FeCl4],为有机层,溶液Ⅱ为Al3+,显然操作A为分液。(3)蒸馏装置中锥形瓶部分不应该用橡皮塞密闭,这样会造成体系封闭。且装置用明火加热,也不安全。(4)滴定前,加入的适量溶液B,只是为了增加溶液的酸性,H2SO3、HI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HNO3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B项正确。(5)Fe2+与Cr2Oeq \\al(2-,7)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Cr2Oeq \\al(2-,7)+14H+===6Fe3++2Cr3++7H2O,则有关系式:6Fe3+~6Fe2+~Cr2Oeq \\al(2-,7),求得c(Fe3+)=0.576 ml·L-1。(6)为提高滴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或降低滴定剂浓度,因为滴定剂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
5.【2016·浙江10月选考,29】用无水Na2CO3固体配制250 mL 0.100 0 ml·L-1的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胶头滴管 E.容量瓶
(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答案】(1)B (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3) AC
【解析】 (1)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需要用到量筒;(2)定容时,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到容量瓶中,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的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3)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含有Na2CO3的量偏少,故配制出的浓度偏低,A项正确;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B项错误;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则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C正确;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因容量瓶残留有溶液,则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D项错误。
6.【2017·浙江4月选考,29】FeS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
请回答:
将FeSO4受热产生的气体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证实含有SO2和SO3。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为测定BaSO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洗涤、干燥、称量。
试剂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FeSO4受热后固体的成分(不考虑其他反应)_______。
【答案】品红溶液褪色 过滤 向固体成分中加入稀硫酸,取反应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有血红色出现,则表示溶液中存在Fe3+,产物中有Fe2O3存在
【解析】SO2具有漂白性,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为测定BaSO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规律、洗涤、干燥、称量。固体是氧化铁,可以通过检验铁离子验证,即实验方案是向固体成分中加入稀硫酸,取反应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有血红色出现,则表示溶液中存在Fe3+,产物中有Fe2O3存在。
7.【2017·浙江11月选考,28】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
(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写出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答案】(1) BaSO4
(2)4Na2SO3Na2S+3Na2SO4
(3)SO32-+2S2-+6H+=3S↓+3H2O
【解析】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Y的摩尔质量为1.518g/L×22.4L/ml=34g/ml,结合Na2SO3中的元素可知,Y为H2S,固体X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溶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X中含有Na2S和硫酸钠。 (1)气体Y为硫化氢,电子式为,白色沉淀为硫酸钡;(3)固体X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硫沉淀产生,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S2-+6H+=3H2O+3S↓。
8.【2017·浙江11月选考,29】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3Fe(s)+4H2O(g)Fe3O4(s)+4H2(g)。 请回答:
(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
【答案】(1)乙 铜丝由黑变红色 不
(2)正确,因为铁过量时:Fe+2Fe3+=3Fe2+
【解析】根据实验装置图,进行的是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实验,再利用生成的氢气还原氧化铜。(1) 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乙; 氢气能够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应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可以看到铜丝由黑色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2)根据3Fe(s)+4H2O(g) Fe3O4(s)+4H2(g),实验后,铁粉可能剩余,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时,过量的铁可以将Fe3+还原成Fe2+,Fe+2Fe3+=3Fe2+,导致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
9.【2018·浙江4月选考,29】下某学习小组欲从含有[Cu(NH3)4]SO4、乙醇和氨水的实验室废液中分离乙醇并制备硫酸铜铵[CuSO4·(NH4)2SO4]固体,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Cu(NH3)4]2++4H+==Cu2++4NH4+
请回答:
(1)步骤①中,试剂X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同学取相同量的溶液Y分别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出液体积相近,经检测,甲同学的馏出液中乙醇含量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硫酸铜铵固体中的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SO4
(2)加热温度偏高,馏出速度太快;冷却效果不好,造成乙醇损失
(3)取少量硫酸铜铵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的NaOH浓溶液,振荡、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试纸变蓝,表明该固体中存在NH4+时
【解析】(1)由题给信息可知Cu(NH3)4SO4加入X后最终生成CuSO4·(NH4)2SO4,则X应为硫酸;(2)甲同学的馏出液中乙醇含量明显偏低,说明实际的蒸馏温度较大,例如温度计水银球高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3)检验固体中含有NH4+,可取样,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如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说明含有NH4+。
10.【2018·浙江11月选考,2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
C.试管Ⅳ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D.试管V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
(2)取下试管Ⅱ,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答案】(1)ABD
(2)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
(3)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解析】Cu+2H2SO4(浓)CuSO4+2H2O+SO2↑,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该题考察的是二氧化硫的相关性质。(1)试管Ⅰ的白色固体为CuSO4,加入水中,溶液会变蓝,选项A正确;ⅢSO2通入BaCl2中,但是取下试管,不断振荡时发生反应2BaCl2+2SO2+O2+2H2O=2BaSO4↓+4HCl,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选项B正确;Ⅳ中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选项C错误:V是尾气吸收装置,Na2CO3可以吸收SO2,选项D正确。故选ABD;(2)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11.【2019·浙江4月选考,28】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请回答:
(1) 仪器1的名称________。装置5的作用________。
(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_______。
(3) 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滴液漏斗(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 (3)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
【解析】该装置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思路是在排尽空气的气氛中,先将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4溶液压至装置4中与NaOH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氧。(1)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装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如此操作,不行的原因在于仪器1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溢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3)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气氧化,因为装置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NO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FeCl2溶液
若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O
B
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
取5 mL 0.1 ml·L-1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0.1 m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2 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取2mL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水浴加热5 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
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 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 mL蒸馏水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Na2O2
D
探究Na2SO3固体样品是否变质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2.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2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docx、专题22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8.化学计算-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8化学计算解析版docx、专题18化学计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电化学-十年(2012-2021)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电化学解析版docx、专题11电化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