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docx
    • 练习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第1页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第2页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第3页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页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页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文件包含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化学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题型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概念及影响因素...........................1
    题型二: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14
    题型三: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有关的计算.....................................22
    题型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1.(2019·浙江4月选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 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Q2不等于Q1
    2.(2018·全国III·28)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平衡常数K343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3.(2017·全国III·28)(4)298K时,将20mL 3xmol、20mL 3xmol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
    c.不再变化 d.
    ②时,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时__________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
    4.(2016·全国II·27)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C3H6(g)+NH3(g)+ O2(g)=C3H3N(g)+3H2O(g) △H=-515kJ/mol
    ② C3H6(g)+ O2(g)=C3H4O(g)+H2O(g) △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OC.低于460OC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O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
    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
    5.(2017·江苏·1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6.(2016·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7.(2016·四川·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Δ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学+科+网]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
    8.(2015·安徽·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9.(2015·天津·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
    10.(2015·上海·20)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11.(2015·江苏·15)在体积均为1.0L的量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O2(g)+c(s)2CO(g) △S>0、△H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V逆(状态Ⅲ)
    a
    N
    b
    T1
    T2
    W
    t1
    0
    t/min
    c(X)/mol·L-1
    题7图
    12.(2014·重庆·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题7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 ~ t1时间内,v(Y)=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13.(2014·天津·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14.(2014·全国I·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15.(2014·全国I·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I H2O+IO,H2O2+ IO H2O+O2+ I,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 D.
    16.(2014·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I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7.(2014·海南·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增加
    18.(2014·安徽·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19.(2014·北京·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K(810 ℃)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C.2个 D.1个
    33.(2013·四川安)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33.(2013·江苏)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在Ⅱ中充入1 mol CO2和1 mol H2,在Ⅲ中充入2 mol CO和2 mol H2O,700 ℃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34.(2012·江苏·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35.(2012·重庆)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 △H1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36.(2012·四川·6)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O22SO3;△H<0。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
    37.(2012·天津·7)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ΔH = -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 ;(丙) 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 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G丙> 2Q乙
    38.(2012·全国I·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2O(g) 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39.(2011·江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 Cl2(g)的 △H>0 △S>0
    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2H2O2=2H2O+O2↑, 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40.(2011·江苏·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 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41.(2011·海南·8)对于可逆反应,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 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 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2.(2011·江苏·14)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kJ·mol)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3.(2010·四川·13)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44.(2010·天津·10)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⑷ 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 (填“>”、“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 ℃下,c起始(O2)=5.0×10-4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 000 
    47.(2018·天津·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48.(2018·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K3,p2> 2p3
    C.v1α3(SO2 ) D.c2> 2c3,α2(SO3 )+α3(SO2 )T1
    52.(2015·重庆·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53.(2015·天津·6)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54.(2015·福建·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55.(2014·四川·7)在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0

    800
    0.20
    0.30
    a

    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56.(2014·上海·1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57.(2014·江苏·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58.(2012·江苏·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9.(201·安徽·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享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的转化率
    D.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60.(2014·海南·15)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0(填“”“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61.(2012·天津·10)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WO3 (s) + 3H2 (g) W (s) + 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 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 ~ 550℃ ~ 600℃ ~ 700℃
    主要成份
    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 (s)转变为WO2 (g);
    WO2 (s) + 2H2 (g) W (s) + 2H2O (g);ΔH = +66.0 kJ·mol-1
    WO2 (g) + 2H2 W (s) + 2H2O (g);ΔH = -137.9 kJ·mol-1
    则WO2 (s) WO2 (g) 的Δ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 (s) +2I2 (g)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62.(201·北京·26)用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
    (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____.②当曲线b, c, 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I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63.(2011·全国II·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和8mo1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64.(2011·四川·10)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xx。k.Com]
    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65.(2010·重庆·10)(2010卷)1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
    66.(2010·安徽·10)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2(g)+NO(g)+NH2(g)2H3(g)+3H2O(g) H”“t1,HX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 。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选填字母)
    a. 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 HX的还原性逐渐
    d. 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110.(2011·广东·31)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I、VII和V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H=+206 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 ===CO2(g)+2H2O(g) △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
    111.(2011·山东·28)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利用反应6NO2+ 8NH37N5+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0(填“>”或“ ”“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20.(2011·上海·25)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1)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是 (填写化合物名称),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 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
    a.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4)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molS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则=mol.L-1.min-1: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则平衡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mol

    相关试卷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20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这是一份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20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文件包含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20物质的结构与性质docx、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20物质的结构与性质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9 有机化学基础:

    这是一份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9 有机化学基础,文件包含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19有机化学基础docx、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19有机化学基础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7 几种常见的烃:

    这是一份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 专题17 几种常见的烃,文件包含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17几种常见的烃docx、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化学专题17几种常见的烃Word版无答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