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193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193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193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无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Fe和0,2LHF含有的分子数为0,6L气体丙,消耗0,0×10−3ml⋅L−1,24LO2,则有0,【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市天星桥中学高考化学质检试卷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1molFe和0.1molCu分别与0.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2NA
B. 3.6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A
C. 7.8g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D. 标准状况下,11.2LHF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2. 实验室中为研究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为还原产物,丁为氧化产物
B. 上述有4个氧化还原反应
C. 每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丙,消耗0.2molKMnO4
D. 若0.1molNa2SO3完全反应,转移0.15NA个电子(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 溶质均为0.lmol的HmX、HnY两种酸,HmX与足量铝反应生成H2体积为V1L(标准状况,下同);HnY与足量锌反应生成H2体积为V2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mX和HnY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V1V2
B. HmX和HnY消耗铝和锌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3V12V2
C. mn=V1V2
D. 由题给条件无法确定m和n的具体数值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百炼成钢”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提升铁合金品质的方法
B. 福鼎白茶中茶多酚含量很高,因其较强的氧化性,茶多酚常用作抗氧化剂
C. 光洁莹润的“德化白瓷”(主要成分xK2O⋅yAl2O3⋅zSiO2)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出行,更有利于低碳环保
5. 世界资源储量最大的滑石矿位于江西上饶广丰的许家桥矿区,经分析发现滑石中含有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且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某种单质被喻为“地球的保护伞”,W2X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W
B. 化合物YX是一种很好的耐火材料
C. 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 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6.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极P为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极R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2CO2↑+O2↑
C. 电池工作时,K+、Na+往电极P移动
D.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流的流动方向为电极R→用电器→电极P
7. 用如图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物质制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甲装置制备Fe(OH)2沉淀
B. 图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C. 图丙装置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备胆矾晶体
D. 图丁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8. 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倭铅的主要成分是锌
B. 火法炼倭铅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ZnCO3做氧化剂
D. 每生成65g锌,转移电子2mol
9. 如图所示是不饱和烃加氢时能量变化示意图(E代表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具体数据如下:
反应
ΔE
ΔH
278kJ⋅mol−1
ΔH1
CH2=CH−CH=CH2+2H2→CH3(CH2)2CH3
239kJ⋅mol−1
ΔH2
(1)如果CH3C≡CCH2CH=CH−CH=CH2与H2以物质的量1:2反应,其主要产物是X。
(2)如果CH3CHBrCHBrCH3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主要产物是Y,另一副产物是Z。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不饱和烃加氢的反应的ΔH>0
B. Y是CH3C≡CCH3
C. X是CH3(CH2)3CH=CH−CH=CH2
D. ΔH1>ΔH2
10.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时,将NH3、NO、O2和Ar的混合气体以相同的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在不同温度下,仅改变O2的浓度,NO的脱除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温度为493K时,控制NH3,和NO总物质的量相同,仅改变n(NH3)n(NO)进行实验,NO的脱除率与n(NH3)n(NO)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2浓度在1%∼3%之间时,随着O2浓度增大,NO脱除率明显升高的原因可能是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NO2更易与NH3反应
B. O2浓度相同,温度从453K升高到493K时,NO的脱除率下降的原因可能NO分解为N2和O2
C. 当n(NH3)n(NO)=1时,NO脱除率最高的原因可能是NH3、N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量相当
D. 当n(NH3)n(NO)=1后,NO的脱除率随着n(NH3)NO增大而减小的原因可能是NH3发生副反应生成了NO
11. 采用焙烧-水浸回收工艺,可实现废催化剂(含NiO、Al2O3、MoO3等)中Ni、Mo、Al元素的高效分离和回收,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
②水浸后溶液中的c(MoO42−)=0.1mol⋅L−1;Ksp(BaMoO4)=4.0×10−8;当溶液中c(MoO42−)≤1.0×10−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焙烧”时MoO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B. “沉钼”时,当MoO42−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OH−)=8.0×10−3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
C. “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D. “沉铝”过程的离子反应为:AlO2−+HCO3−+H2O=Al(OH)3↓+CO32−
12. 如图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而制作的化学电源,可给二次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极电极反应式: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
B. 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的正极应与M极相连
C. 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N极向M极移动
D. 若N极消耗了标准状况下2.24LO2,则有0.4mol电子从N极流向M极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合成氨时,原料气必须净化处理是为了防止产品NH3中混有太多杂质
B.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限度不一定增大
C. 凡是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凡是熵增加的反应也一定能自发进行
D. 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14. 室温下,某浓度的H2C2O4,溶液在不同pH下,测得pc(H2C2O4)、pc(HC2O4−)、pc(C2O4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pc(H2C2O4)=−lgc(H2C2O4),其它类似。
A. 曲线①表示pc(C2O42−)随pH的变化
B. H2C2O4的pKa1=3.82
C. b点对应的pH约为2.54
D. 1.25X>W,故A错误;
B.MgO的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故B正确;
C.Mg为金属,导电性强于Si,故C错误;
D.非金属性C大于Si,则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碳酸,故D错误;
故选:B。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单质被喻为“地球的保护伞”,W2X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可知W为H、X为O;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且位于不同的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1−6=6,若Y为Mg、Z为Si符合,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元素的位置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A.P为负极,负极上CO和H2失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错误;
B.R为正极,正极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反应为O2+2CO2+4e−=2CO32−,故B错误;
C.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K+向电极R移动,故C错误;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流的流动方向为: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极R→用电器→电极,故D正确;
故选:D。
原电池工作时,CO和H2失电子在负极反应,则P为负极,CO和H2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极R上为氧气得电子生成CO32−,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中物质得失电子、电子流向、离子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要根据电解质确定正负极产物,难度中等。
7.【答案】B
【解析】解:A.图中装置不能使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接触,应将A、B试管中的试剂互换,故A错误;
B.在HCl气流中抑制镁离子水解,可制备无水MgCl2,故B正确;
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备胆矾,不能蒸发结晶,故C错误;
D.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小试管中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A.图中装置不能使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接触;
B.在HCl气流中抑制镁离子水解;
C.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制备胆矾;
D.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分析可知,倭铅的主要成分是锌,故A正确;
B.酸锌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故B正确;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ZnCO3被还原产生Zn和CO,作为氧化剂,故C正确;
D.每生成65g锌,不仅只有+2价的Zn被还原,还有+4价的C被还原,故转移电子4mol,故D错误;
故选:D。
碳酸锌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不饱和烃加氢的反应的ΔH8.0×10−3mol⋅L−1,故B错误;
C.由溶液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可知“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故C正确;
D.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沉铝,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O2−+HCO3−+H2O=Al(OH)3↓+CO32−,故D正确;
故选:B。
由流程可知,焙烧时发生、,水浸分离出滤渣为NiO,加硫酸酸浸生成NiSO4,操作a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分离出含结晶水的晶体;沉钼时发生MoO42−+Ba2+=BaMoO4↓,沉铝时发生AlO2−+HCO3−+H2O=Al(OH)3↓+CO32−,灼烧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难溶电解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A.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故A正确;
B.需要充电的二次电池的正极(阳极)与电源的正极(N极)相连,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N)移动,故C错误;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M)沿导线流向正极(N),故D错误;
故选:A。
由图可知,氧元素价态降低得电子,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N(CH2)2NH2+4H2O−16e−=2CO2↑+N2↑+16H+,据此作答。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象和信息准确判断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3.【答案】B
【解析】解:A.工业合成氨时,原料气必须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并不是防止产品NH3中混有太多杂质,故A错误;
B.如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反应进行的程度减小,所以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进行的程度不一定增大,故B正确;
C.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H−T△SCl,F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更强,即NF3中共用电子对距离较远,排斥力较小,则键角:NCl3>NF3,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沸点:P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4版,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下)质检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