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20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20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204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共30页。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主持人:
时间
参加人员
地点
一楼办公室
主备人
课题
明天要运足
教学
目标
1.正确识记本课11个生字,学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文阅读,体会儿童远足前夜的心情。
2、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学 情分 析
学生处于低年级,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喜欢新奇直观的东西,因此要让课堂充满童趣。
课时
安排
2
教具
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郊游、登山)
2.如果明天去郊游,你心情会怎样?
3.今天教师带给你们一首儿童诗——《明天要远足》,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注意:“明”是后鼻音,“足”是平舌音。
(2)引导学生理解“远足”。(远足,指徒步到比较远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等地旅行。)
4.学习“明”字并指导书写。
(1)结合字义巧记,日+月=明,日月同辉——明。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明”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总结口诀:日字靠上,月字稍高,横画匀称撇穿插。生仿写。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起学生共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揭示课题,使学生自然了解“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同学们喜欢这首儿童诗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自读提示: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用笔圈出本课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教师重点正音:“真、师、什”是翘舌音,“真、什”也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亮”是后鼻音。
3.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借助拼音拼读。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同 什 才 亮
(2)开火车读,组词。
(3)学生领读、同桌互读。
(4)除去拼音指名学生再读字词。
(5)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6)班内汇报。
(7)教师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什”,可以拆分成单人旁加“十”字。
②运用语境识字法学习“那、真、吗、才”。以“那”为例,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
③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如“睡、老师、同学、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
(8)游戏巩固识字。找苹果识字游戏。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每节课必须扎扎实实指导。本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一想:
1.小朋友为什么睡不着呢?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你觉得哪儿最有趣?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头正肩平脚踩地,双手拿书书微斜,看到哪读到哪。)
3.交流汇报。
预设一:睡不着的动作:翻过来、翻过去。师相机引导:想一想,你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床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样子。
预设二:三次叹气“唉——”。教师引导学生演一演,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4.学生带动作表演读,读出“我”的心情。
围绕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关键词读课文,既感知课文内容,又体会作者心情。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关键词读课文,既能感知课文内容,又能体会作者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因要远足而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激动心情。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课后适时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文内容,然后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让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教师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认读。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同 什 才 亮
2.要去远足了,小作者兴奋、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她会想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复习巩固所学生字词,为学习下文做铺垫。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品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1)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字。演示“睡”的动作,理解“睡”的意思。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引导学生观察“目”作为偏旁后字形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目”字旁的字吗?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说说那地方的海是怎样的。教师提示把话说完整。
教师补充介绍:那地方的海有多种颜色,太阳没升起来时,是灰色的;日出时是红色的;傍晚时是橘色的……
(3)那地方的云是怎样的?(洁白柔软)
(4)你见过什么是“洁白柔软”的?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①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②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1:“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2: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6)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节后三句,练习用“同学”说一句话。
(7)仿照句式,练习表达。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唉——
睡不着。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_, 那地方的_____,
像_____说的, 真的像_____说的,
那么_____吗? 那么_____吗?
文中的两幅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激发学生对“那地方”的向往之情;用“那地方的什么是什么样”的句式说话,扎实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并突破课文内容理解的难点。
(8)指导朗读。
①聚焦“唉”字,读长一些,读出小姑娘的兴奋、好奇的语气。
②对比朗读,加深体验。(同桌互读,或男女生互读)
③教师课件出示:
那地方的海,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 像老师说的,
那么多种颜色吗? 多种颜色吗?
男女生对比读。去掉“真的”和“那么”可不可以?
生汇报,师小结这两个词能突出小朋友内心强烈的好奇和疑问,不能去掉。
教师范读:“真的、那么”读重一点,在词后稍微停顿。
学生练读。
同桌互动,合作朗读,表演朗读。
个性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对比朗读,加深体验,明确关键词,突出小朋友内心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不耐烦)
①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②运用多种方法识记“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引导学习观察京字头“亠”中点和横的相对位置,学习新偏旁“亠”。
(2)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仿写“才”字句,进一步体会急切之情。
翻过来, 翻过来,
翻过去, 翻过去,
唉—— 唉——
到底什么时候,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才__________呢?
预设: 到底什么时候,才出发呢?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大海呢?……
在朗读中体会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心情。
指导用“才”字句式模仿诗歌结尾,是对文本的再度开发,既有助于体会小朋友迫不及待的心情,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运用课文字词句。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才”。
看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观察字的笔顺。
强调:起笔横画高于横中线,第二笔竖钩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在横画的中间,向左下撇出。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2个,临写1个。
组词:人才、口才、天才、才能、刚才。
2.学习“同”。
记笔顺:半包围结构,从外到内。
比笔画:“同”和“明”都有笔画横折钩,但写法不同。仔细观察比较。
练书写:教师范写;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描红、临写。
组词:同学、同事、同时、一同、相同、共同。
3.学习“学”。
观察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有两点和一个短撇,这三个笔画要紧凑;下面“子”的横要比上面部分略长一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稳重。
学生练写:描红2个,临写1个。
组词:同学、学习、学生、学校、入学、上学、放学、小学、中学、大学。
4.练写新学的3个字。写好之后反馈交流,评比“写字小明星”。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才”字笔画虽少,但写好不易,关键是三个笔画的位置摆放;“学”字上半部分写好不易,需要教师认真示范。特别是下面“子”的横要比上面部分略长一点。在这两个字的写法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作业
布置
1.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吧。
2.拓展阅读《小威钓鱼去》 《小脚丫走天下》。
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
1. 拼一拼,写一写。
míng bai de
我 了他 话。
2.连一连,成词语。
老 同 天 大 睡
着 师 学 海 真
3. 选字填空。
木 才
(1)什么时候我们( )能去野营呢?
(2)妹妹在搭积( )。
教 学反 思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主持人:
时间
2019.11.15
参加人员
地点
一楼办公室
主备人
课题
大还是小
教学
目标
1.会认“时、候”等11个字,会写“自、己、衣”3个字,认识双立人、竖心旁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3.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会写“己、衣”等字。
学 情分 析
学生处于低年级,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喜欢新奇直观的东西,因此要让课堂充满童趣。
课时
安排
2
教具
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课件出示2)出示鸡蛋(一大一小)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鸡蛋),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鸡蛋一大一小)
2.师板书“大”和“小”。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说原因。
3.有一位小朋友,他自己很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到底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还是小》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
(板书课题:大还是小)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小作者认为自己是大的还是小的。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3)
shí hou jué de zì jǐ hěn kuài chuān yī fu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快 穿 衣 服
你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指正:“自”是平舌音,“时、穿”是翘舌音。
“时候”中的“候”,“衣服”中的“服”在这里都读轻声。
(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
(2)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课件出示4)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快 穿 衣 服
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5)出示会意字图片:学习会意字“穿”。教师出示老鼠挖掘洞穴的图片,告诉学生:上面是一个“穴”,表示的是野兽居住的洞穴;下面是“牙”,表示野兽用自己的牙齿来挖掘洞穴,是凿通、凿穿的意思。
用熟字组成新词:时间、感觉、得到、很多、大自然、穿过。
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指名认读,齐读。
3.认识了生字朋友,读课文就更容易了。下面我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本文介绍了“我”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大,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小?
【设计意图: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学生自主写字的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预设:“我”自己穿衣服和系鞋带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大。
预设:“我”够不到门铃和听到打雷害怕时觉得自己很小。
4.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自、己、衣(课件出示6)
观察字形,记住它们在田字格中位置。
2.指导写字规律。
自:横平竖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己: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
衣: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衣”要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节,以及几个笔画相互衔
接的位置。
3.(课件出示7)认识新偏旁:彳、忄。你还认识哪些含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彳:得 忄:怕)
4.教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9)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1)指名读。用“自己”说一句话。
(2)开火车读。
(3)小组比赛读。
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10)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2.学习第一、二段。
(1)(课件出示1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部分,师生评价。
(2)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大。)
(3)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呢?举例说明。
(例如:我能够帮助妈妈干家务时觉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独立去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你的心情如何呢?(很自豪)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两段。
3.学习第三、四段。
(1)(课件出示12)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节,师生评价。
(2)“够不到”说明了什么呢?
(“够不到”说明“我”个子还没长高。)
(3)“听到雷声喊妈妈”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我”的胆小。)
(4)“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小?
(因为“我”个子还不够高,胆子又小,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5)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还很小,是个孩子呢?
(例如:我不能独自去上学,还需要爸爸妈妈送我去学校。)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学习第五、六段。
(1)(课件出示13)课件出示最后两段,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2)“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想失去无忧无虑的童年,希望还能继续得到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呵护。)
(3)“我”为什么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做更多的事情,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4)现在你就试着读出他的这种盼着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吧。
5.教师小结: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快快长大》。(播放歌曲《快快长大》)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自主识记生字,学会及时总结识字的方法,积累方法。把识字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情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情感朗读。】
作业
布置
写生字
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
1. 连字成词。
很 口 时 穿 觉
候 得 快 衣 服
2.照样子,写句子。
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觉得 。
觉得 。
3.把词语连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很大 觉得 我 自己
(2)长大 自己 盼着 我
教 学反 思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主持人:
时间
参加人员
地点
一楼办公室
主备人
课题
项链
教学
目标
1. 会认“蓝、又”等11个字。会写“白、的、又、和”4个字,认识禾木旁 1 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项链”指的是什么,感受大海的美。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
学 情分 析
学生处于低年级,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喜欢新奇直观的东西,因此要让课堂充满童趣。
课时
安排
2
教具
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趣味导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能说一说大海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呢?(课件出示1)(出示相关图片)
2.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美丽的大海吧。(播放歌曲:《大海》)
3.有一位小朋友,他也来到了海边,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项链》一课,一起去了解课文内容。
(板书课题)11.项链(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课件出示3)
lán yòu xiào zhe xiànɡ hé
蓝 又 笑 着 向 和
bèi wá ɡuà huó jīn
贝 娃 挂 活 金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注意读准翘舌音“着”,前鼻音“蓝、金”,后鼻音“向”,三拼音节“笑、挂、活”。边音“蓝”不要读成“男”。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音指导:“笑、向、活”是三拼音节,“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课件出示4)
蓝蓝的、又宽又远、笑着、涌向、贝壳、娃娃、挂在、快活、金色
注意读准轻声:“笑着”的“着”,“娃娃”的第二个“娃”。
4.识记生字。
你打算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1) 加一加识字。如“和”可以拆分为“口”字加上禾木旁。
(2) “娃”和“挂”可比较字形,根据女字旁、提手旁推测意思。
(3) 联系生活识字。如“笑”,可以示范各种笑;“金”字,可以展示一些金饰品;“蓝”和“金”还可以观察课本插图蓝天、大海、沙滩来帮助记忆。
(4) 语境识字。创造语境,学习虚词“又”和“向”。
(5)适当运用字理识字。如,展示“贝”的字形演变,激发学生的识记兴趣。“笑”是会意字,可以给学生讲讲为什么这个字上面是竹字头。
三、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课件出示5)白 的 又 和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
2.练习组词。
3.学习新偏旁。(课件出示6)
认识“禾木旁”,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禾”的字多与庄稼禾木有关,指导写好偏旁“禾木旁”,注意“禾”作偏旁时,捺变成点。
4.指导书写。
“白”撇画短小,竖略往左倾斜,横折钩的横较长,折向左略斜。最后一横封 口,“曰”中空白匀称。
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
“的”“白”横折钩的横画宜短,“勺”撇画长,撇尖收于左半格,钩画有力,点从中心点起笔。整个字左窄右宽。
“又”横撇注意撇的走势,捺画的起笔位置在横略下,撇尖和捺脚齐平。
“和”左右等宽,左高右低。注意第四笔撇画舒展,“口”在右半格的中部。
5.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7.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8.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春”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介绍给小伙伴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精读领悟,重点突破
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8)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4)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呢?
(第一段:写了大海、沙滩、浪花的特点;第二段:小娃娃用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他的脚印为大海配上了金色的项链。)
2.学习第一段。
(1)(课件出示9)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段,师生评价。
(2)思考:本段共几句话?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三句话。让我们感觉到大海很美。)
(3)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描述大海景色的美?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雪白雪白)
(4)词语积累。(课件出示10)
蓝蓝的(AAB)(慢慢的)(胖胖的)(白白的)
又宽又远(又……又……)(又惊又喜)(又大又圆)(又蹦又跳)
雪白雪白(ABAB)(暖和暖和)(考虑考虑)(打扫打扫)
(5)“哗哗地笑着”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浪花的调皮,它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伙伴。)你也来体验一下这位小朋友的心情,带着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
3.学习第二段。
(1)(课件出示1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指名朗读这一段,师生评价。
(2)思考:短文共几句话?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两句话。让我们感觉到小娃娃很快乐。)
(3)“彩色的项链”指的是什么?
(“彩色的项链”是小娃娃用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4)“金色的项链”又指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金色的项链”指的是小娃娃落在沙滩上的脚印。从这里看出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师小结,指导朗读。小娃娃给大海做了金色的项链,大海也很快乐。让我们带着快乐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
4.拓展延伸。
是啊,我们用海螺和贝壳做成项链,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沙滩,把快乐的笑声永远珍藏在童年的记忆里。你的童年生活里有哪些快乐的事情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写几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本文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三、升华主题,书写大海
让学生谈谈到海边玩时的感受?可以编出小儿歌。
学生编出小儿歌:(课件出示12)
(一)
浪花浪花多美丽,
像一朵朵白色的云,
在海中唱着哗哗哗,
一会儿仰头又低头,
浪花浪花你多美,
真像美丽的蓝海豚,
浪花浪花我真羡慕你!
(二)
蓝蓝的大海,软软的沙滩,
绿绿的海藻,白白的珊瑚,
大海真美呀!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自主识记生字,学会及时总结识字的方法,积累方法。把识字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作业
布置
写生字
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
1. 写出下列字的声母。
蓝( ) 着( ) 挂( ) 活( ) 金( )
2.写一写。
白
白
的
的
又
又
和
和
3.根据提示填一填。
(1)大海,蓝蓝的,又( )又( )。
(2)这些苹果真是又( )又( )。
(3)这些小苗真是又( )又( )。
教 学反 思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主持人:
时间
参加人员
地点
一楼办公室
主备人
课题
语文园地七
教学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掌握表示称呼的词语。
2.了解“日字旁”“女字旁”表示的意思。
3.比较字形相近的笔画,写好笔画。
4.练习看图写词语,并练习说话。
5.积累8字成语,初步理解意思。
6.读短文,理解意思,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1.掌握表示称呼的词语,认识相同偏旁的字,写好字形相近的字。
2.练习看图写词说句子,积累名言谚语,能够读懂短文。
学 情分 析
学生处于低年级,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喜欢新奇直观的东西,因此要让课堂充满童趣。
课时
安排
2
教具
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开头导入,富有儿童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
导语:在神秘谷,有一个美丽的百花园,那里不但鲜花盛开,还有很多宝贝等我们去寻找呢!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去寻宝,开启百宝箱,获得宝物,你们准备好了吗?
(出示课件1)百花园图和宝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七”。(板书:语文园地七)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激趣:看,这就是第一个宝箱,你们一定想知道宝箱里有什么吧?但是,要打开宝箱可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三把钥匙才能打开。如果能正确读出亲人称呼的字词,你就会得到它的第一把钥匙。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识记生字,积累语言。】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出示课件2)
1.读一读词语。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注意读好轻声,表示称谓的叠字后一个字都读轻声:读时,短而快、轻。(板书:表示亲人称谓的叠词:后一个字读轻声)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自主识记生字,学会及时总结识字的方法,积累方法。把识字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课内课外都可以进行。】
2.学习生字新词。
(1)你有哪些家人,给大家介绍一下。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词语,读好翘舌音“叔”。
(2)自主识字。
偏旁归类法:如“爸爸、爷爷”都是上下结构,都是父字头。
“妈妈、妹妹、姐姐、奶奶”都是女字旁。
性别分类法:爸爸、爷爷、哥哥、弟弟都是男性;奶奶、妈妈、姐姐、妹妹都是女性。
(3)打乱顺序读,去掉图片读。
(4)用开火车的方法读词语。
(5)小结:大家真棒,把字读得又快又准,恭喜你们,获得了第一把钥匙,加油!
三、学习“我的发现”。
板块二:我的发现(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学习同偏旁的字,弄清形旁表义的规律。积累不同的偏旁。】
1.出示两组生字,读一读。
2.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第一组字的部首都是“日字旁”,第二组字的部首都是“女字旁”。带有“日字旁”的字与时间有关,带有“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板书:日字旁和时间有关 女字旁和女性有关)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这些部首的字。
带有“日字旁”的字有“春、早、最”等。
带有“女字旁”的字有“姨、姑、娘”等。
4.小结: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又获得了第二【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把钥匙,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了,加油啊!
四、学习“字词句运用”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第1题:(出示课件4)
1.先读读这些生字。
2.比一比,每组生字,读准标红笔画的名称。
第一组:弯钩、竖提 第二组:竖钩、竖折
第三组:竖弯钩、竖弯 第四组:斜钩、卧钩
【设计意图:认识和区分相似的笔画 ,会书写笔画和相应的汉字。】
(板书:弯钩、竖提 竖钩、竖折
竖弯钩、竖弯 斜钩、卧钩)
3.写一写。
指导读帖,教师范写,学生临帖,感受每组笔画的不同。
第2题:(出示课件5)
1.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画,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及近的顺序,也可以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
(板书:从上到下,从远及近)
2.说一说,观察图画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学会看图写词语,说句子。这是学生书面和口语表达的训练。】
景物?
天上:白云、小鸟、蓝天
地上:小山、牛羊、朋友、我们、开心
3.根据图画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幅图上有些什么?是什么样的?认真看一看,说一说。指导学生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说一说。
示例:(出示课件6)
蓝天上有几朵白云。
远处有一座小山。
草地上有几只牛羊在静静地吃草。
两个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5个生字,认识了两个部首表示的意义,还积累一些词语。通过大家的努力集齐了三把钥匙,让我们打开百宝箱吧!
2. 布置作业:搜集几个八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会读、会背八字成语,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了解成语的意思。】
1.教师引导。上节课,大家开动脑筋,打开了百宝箱,真了不起!下面,我们要走入字词句乐园,去那里玩耍,我们出发吧!
2.板书课题:字词句运用
二、学习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出示课件8)
1.出示四个八字成语,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栽、足”,翘舌音“乘”,前鼻音“进、竿”,后鼻音“乘、行、更”等。
3.背一背。
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熟读成诵。
4.说说词语的意思。只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即可,即使说不上也没有关系,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
三、合作学习,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设计意图: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
板块五:和大人一起读(教材102、103页《猴子捞月亮》)(出示课件9、10)
1.指名读短文,展示和大人读后的成果。
2.思考问题:
(1)猴子为什么捞月亮,他们捞到月亮了吗?
小组内讨论。
反馈:猴子发现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去捞,结果却没有捞到月亮。
(2)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因为井里不是真正的月亮只是月亮的倒影,月亮也没有掉到井里。
3.再读课文,感受阅读的快乐。
4.表演故事。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我们比较了几个笔画,学习了看图写词语,说句子,感受到了投身大自然的快乐。另外,还读了课文《猴子捞月亮》,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掌吧!
2.作业:把看图说的话写下来。
作业
布置
背诵日积月累
重、难点及考点巩固性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ē ge dì di bó bo
( ) ( ) ( )
二、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日
女
三、 组词。
爸( ) 了( ) 心( )
爷( ) 子( ) 必( )
教 学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