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提优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提优试题-人教版-含答案,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提优测评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澎湃(bài pài) 迟钝(dùn tún) 繁衍(yǎn xíng)效率(lǜ shuài) 开辟(pì bì ) 隧道(suì shuì)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1.为了jiàn kāng( ),我们xū yào( )制订一个xiáng xì( )的跑步jì huà( ),并且要长期坚持执行。2.辽西发现的带羽毛的化石让科学家的tuī cè( )有了证据,在千百万年前,bèn zhòng( )的恐龙和灵巧的鸽子有可能是一家。3.这篇课文miáo shù( )了最先进的yǐn xíng( )战机是怎样制造的。三、词语练习。(16分)1.同音字辨析。(4分)[cè]( )身 推( ) ( )面 ( )量[jiàn]( )康 ( )设 看( ) 关( )2.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使意思不变。(4分)(1)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的消息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高兴到了极点。( )(2)数量很多、数不胜数的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3)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 )(4)辽西发现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传神绝妙之笔。( )3.结合语境,用“然”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4分)(1)蜘蛛刚扑过去,( )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2)( ),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3)王强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是他长期坚持锻炼的( )结果。(4)真没想到,他( )做出这样的事情。4.选词填空。(4分)簇新 崭新(1)今天他穿了一套( )的西装。(2)恐龙的一支最终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 )的生活天地。精美 美妙(3)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 )的恐龙化石。(4)经过太空旅行的植物种子可以有很多( )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1.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改变句子的顺序,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概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松脂在______里______地发出______的光。(把句子补充完整)4.许多古老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渗出厚厚的松脂。(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写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11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1)根据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______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科学家推测琥珀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老松树滴下的松脂正好包住两只小虫,形成_________;第二,地壳发生变化,_____被埋在泥沙下,形成了_____________。(2)《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指出,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______前,它和_______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__________。2.默写古诗。(4分) 江畔独步寻花[ ] ____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懒困倚_____。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深红爱_____?六、口语交际。(5分)班级最近要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要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上台发布,并谈谈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新闻的来源可以是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现在,就请你先来展示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理解。(22分)(一)课内阅读(9分)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晴之笔。1.读画“_”的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3分)(1)“这一假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一假说”是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之后的推测,句中的“_____”一词也说明科学家们在没有找到证据前无法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2.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了( )(2分)A.鸟类与恐龙有亲缘关系。B.鸟类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C.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3.“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填序号) ( ) (2分)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的恐龙的画像。B.古生物学家们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4.“点睛之笔”是指( )(2分)A.鸟类与恐龙有亲缘关系的假说。B.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C.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件事。(二)课外阅读( 13分)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三十年以后,由于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现在的飞机设计师通过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那些头又又圆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轮船。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此外,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造了外壳坚固的坦克……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1.引号的作用有:①引用;②特定称谓;③特殊含义;④强调作用。文章标题中引号的作用是( ),文章画线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2分)2.“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在这句话中,“终于”体现了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仿照第5自然段的句式,概括第3、4自然段的内容。(4分)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的例子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文章是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向自然学习——找到解决的方法”的顺序来写的,这种写法条理非常清晰。你能用这种方法试着写一写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和是如何解决的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习作。(25分)同学们,你看过《哆啦A梦》吧?里面的机器猫随手一掏,就会出现神奇的物品,具有想象不到的功能。现在,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未来的发明创造,记得要写清它的样子和功能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