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科版科学四下 第三单元 知识点整理与精练(含答案)
展开第三单元 生物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动物与环境
(1)空气、水、食物等
(2)季节变化:冬眠、迁徙、换毛等
(3)动物的形态结构适应环境:鸟的喙和爪
2.植物与环境:植物形态
(1)植物的向光性
(2)植物的四季变化
(3)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
(4)草原植物、沙漠植物、海洋植物等
3.互相依存的动植物:互相帮助、互相依存
(1)渡渡鸟和大栌榄树
(2)缝叶莺、啄木鸟、蜂乌和植物
(3)灰喜鹊和海棠树
(4)益蚁和蚁栖树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1)大型采矿、乱砍滥伐、非法盗猎等
(2)动植物数量发生变化
精选练习:
第1课 动物与环境
1.填一填
(1) 、_ _、__ 等发生变化时,会对动物的生存产生影响。
(2)面对草原冬季的来临,黑颈鹤向 迁徙到温暖的云南;而狼则留守原地,采取__ __的方式抵御寒冷。它们这样做,都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选一选
(1)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
B.大雁迁徙,是为了躲避敌害
C.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一致,有保护作用
(2)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动物适应环境
B.动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
C.动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动物
(3)北极熊喜欢生活在__ __的环境中;大象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
①寒冷 ②热带草原 ③沙漠 ④温暖
A.②① B.①② C.③②
3.辨一辨
(1)不下雨时,蚯蚓也喜欢钻出土壤。 ( )
(2)蚕卵的孵化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 ( )
(3)同一种类的动物,即使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形态结构也是相同的。 ( )
(4)喙是鸟类特有的器官,都长得尖尖的,便于获取食物。 ( )
(5)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 )
4.连一连:根据下面的鸟的喙的特点,判断它们所吃的食物。
5.查一查
与夏天相比,下面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查阅资料了解一下。
6.做一做
制订实验计划研究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在括号中打“√”。
要改变的条件 | 环境阴暗与光亮( ) 环境的湿度( ) 蚯蚓的种类( ) |
不改变的条件 | 环境阴暗与光亮( ) 环境的湿度( ) 蚯蚓的种类( ) |
实验方法(用文 字、画图等方式 说明) |
|
第2课 植物与环境
1. 填一填
| 绿萝 | 仙人掌 | |
形态特点 | 茎 | 细长,圆柱形 |
|
叶 |
|
| |
生活环境 |
| 沙漠,干旱少雨的地方 |
2.选一选
(1)骆驼刺生活在于旱的沙漠,水葫芦生活在水里,这说明( )。
A.骆驼刺的生存本领强
B.水葫芦的生活空间小
C.各种植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椰树、松树、杨树三种植物的叶子形状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植物的根系不同 B.生长的环境不同 C.土壤中的养料不同
(3)都是喜水植物的一组是( )。
A.小麦和水稻 B.大豆和莲 C.莲和水藻
3.辨一辨
(1)冬天到了,许多植物纷纷落叶,这是植物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 )
(2)在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时选择的两株植物需是同一种植物且长势一样。 ( )
(3)松树的叶子又尖又细,像针一样,它适合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
(4)当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自身会做出调整,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 )
(5)不同环境中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分布是不同的。 ( )
4.连一连
观察下列植物,思考它们分别适宜生长在哪种环境地带,并连线。
寒带 沙漠 热带 沼泽
5.做一做
(1)当光照方向发生变化时,植物幼苗为了____也不断调整生长方向,朝向 倾斜。
(2)在一个长条形花盆两端各种一株绿豆芽,在为期一个月的实验中,只给花盆的中间点浇水,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两株豆芽的根各会向哪边生长,并将猜想简单地画在图中。我们可以把绿豆芽根的这种特点称为 性。
6.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奇特的植物?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的环境吧!
第3课 互相依存的动植物
1.填一填
(1)蜂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 。
(2)益蚁保护蚁栖树,而蚁栖树供给益蚁 和 。
(3)由于_ ___,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2.选一选
(1)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对植物来说,其主要作用是( )。
A.供人欣赏 B.采蜜 C.为植物传粉
(2)下列生物中能说明动物和植物互相帮助的是( )。
A.啄木鸟和树 B.苍蝇和捕蝇草C.虫和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还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菜粉蝶和植物是敌对关系
C.鸟类会捕食危害植物的昆虫,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
3.答一答
(l)灰喜鹊和海棠树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植物相互依存的事例?写出两个。
4.读一读
水雉分布在我国的南方,是一种依赖湿地的鸟类。它们长着长长的脚趾,最适宜于行走在挺水植物的叶片之上。南方的芡实田就是它们最好的栖息地,但随着广东等地的芡实田逐渐被填掉开发成工厂或者房地产用地,水雉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芡实田的减少给水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给我们怎样的肩示?
第4课 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1.填一填
(1) 1980-2002年白暨豚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等。
(2) 2008年,银杏因为数量逐年增多而退出 名录。
银杏树逐年增多的原因有 、 等。
2.选一选
(1)下列行为能给生物带来有利影响的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建立生态区
(2)下列行为会导致动物数量减少的是( )。
A.爱护鸟类 B.毁林开荒 C.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3)下列做法中,( )不能保护地球。
A.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B.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C.蛇是有害动物,把它们全部消灭
3.辨一辨
(l)将长满灌木的丘陵改造成梯田,既能多生产粮食,也不会对动物造成影响。 ( )
(2)我们要保护珍稀动物、濒危植物,其余动植物可以白由处置。 ( )
(3)银杏日前在我国处于濒临绝种的状态。 ( )
(4)打击非法盗猎有助于保护野生动物。 ( )
(5)不保护植物,它们也不会灭绝。 ( )
4.答一答
人类下面的行为会对动植物产生什么影响?
5.想一想
作为小学生,我们能为保护动植物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第1课.动物与环境
2.(1)B (2)C (3)B
3.(1)×(2)√(3)×(4)×(5)√
第2课.植物与环境
2.(1)C (2)B (3)C
3.(1)×(2)√(3)×(4)√(5)√
5.(1)获得更多的阳光阳光 (2)画图略向水
第3课.互相依存的动植物
2.(1)C (2)A (3)B
3.(1)灰喜鹊啄食海棠树上的果实,消化不了的种子会被带到远方,随粪便排出。海棠树为灰喜鹊提供食物,而灰喜鹊帮助海棠树传播种子。
4.水雉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启示示例: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保护动植物对大自然的和谐非常重要。
第4课.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2.(1)C (2)B (3)C
3.(1)×(2)×(3)×(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