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六)
展开章末检测试卷(六)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图示地区是我国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出,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该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第2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易侵蚀大堤,该措施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下表示意“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3~4题。
地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粤 | ☆☆☆☆ |
|
| ☆☆☆☆ |
川 |
|
|
| ☆☆☆ |
新 |
| ☆☆ | ☆☆☆☆ |
|
内蒙古 |
| ☆☆☆☆ | ☆☆ | ☆ |
3.丙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4.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广东省( )
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势平坦
C.降水丰沛 D.纬度位置低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甲自然灾害在广东危害程度最高,而其他省区则不受其危害,可知甲为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乙在内蒙古危害大,四川和广东受其影响小,应为寒潮;丙在新疆危害最大,应为干旱;丁在南方地区危害较大,为洪涝。第4题,由上题可知,乙为影响我国的寒潮,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而广东纬度位置较低,所以对广东影响小。
(2020·湖北省黄冈市期末)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5~7题。
5.下列气象灾害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冰雹
6.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答案 5.A 6.A 7.B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西北、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地区都有干旱发生,相对冰雹、洪涝和台风而言,干旱在我国的分布是最广泛的。第6题,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春季雨带移到该地区,多阴雨天气,会出现低温的状况。若冷空气势力强大,也会对纬度较低的华南地区产生影响。农事活动较早,属于人类活动。我国的梅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7题,图中自然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不符合现实情况。
读“某年5月各省级行政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回答8~10题。
省级行政区 | 广西 | 广东 | 湖南 | 四川 | 湖北 | 江西 | 浙江 |
数量 | 91 | 44 | 21 | 20 | 16 | 9 | 7 |
省级行政区 | 甘肃 | 山东 | 辽宁 | 云南 | 重庆 | 福建 | 青海 |
数量 | 6 | 5 | 5 | 5 | 4 | 3 | 3 |
省级行政区 | 山西 | 新疆 | 黑龙江 | 贵州 | 西藏 | 其他省级行政区 |
|
数量 | 2 | 2 | 1 | 1 | 1 | 0 |
8.根据材料,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上述19个省级行政区外,其他省级行政区从没有发生过地质灾害
B.5月份地质灾害造成广西91人死亡
C.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D.我国的地质灾害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
9.广西地质灾害数量多于广东。但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广东远大于广西,其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地势低洼,受灾严重
B.广东易遭受台风等灾害的侵袭,受灾严重
C.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喀斯特地貌可以减缓地质灾害的影响
10.地质灾害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下列组合正确的是(前者引发后者)( )
A.台风—干旱、泥石流
B.泥石流—地震
C.地震—滑坡
D.水土流失—洪涝
答案 8.C 9.C 10.C
解析 第8题,材料只表明该年5月份其他省级行政区没有发生地质灾害,而不是从没有发生过,A错误。材料中的数据是指发生地质灾害的数量,不是死亡人数,B错误。由材料可知,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很广,但相对集中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地,C正确。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区大部分或者全部在第三级阶梯,且地质灾害发生次数较多,D错误。第9题,广东地质灾害遭受的经济损失大于广西,原因是广东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第10题,地震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20·河南省新乡市模拟)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各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北海道资料暂缺)”。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降水 D.气温
12.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
B.受低压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高压的影响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月份变化不大,故A、B错误。降水越多,渗入坡体的地表水也会越多,使软化岩土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C正确。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错误。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各种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得以迅速集合形成强大合力。据此回答13~14题。
13.灾后恢复的目的是( )
A.修复、重建生命线
B.恢复生活、生产秩序
C.修复、重建生产线
D.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
14.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是( )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依靠群众,依靠集体
C.生产自救,互助互济
D.加强灾后重建
答案 13.D 14.A
解析 第13题,灾后恢复的目的,一方面是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另一方面是增强对未来灾害发生的抵御能力。第14题,我国多年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
(2020·河南豫西名校联考)2018年11月25日,长约近千千米的甘肃河西走廊自西向东遭遇大风沙尘天气袭击,多地遭冬季鲜见的强沙尘暴侵袭,呈现巨型“沙墙”。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区域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监测沙尘暴移动路径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6.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冬春季多大风 ③北偎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 ④南依祁连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5.B 16.D
解析 第15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错。遥感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远距离的探测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沙尘暴进行监控,B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第16题,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包括沙源和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疏;北边为腾格里、巴丹吉林两个大沙漠,为沙尘暴天气提供沙尘源;南边有祁连山,中间平坦且狭长,易产生“狭管效应”,多大风;冬春季多大风属于该地气候因素,不是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故D对。
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1 | 1 | 0 | 0 |
1 | 1 | 1 | 1 |
①
1 | 1 | 0 | 0 |
1 | 1 | 0 | 0 |
1 | 1 | 0 | 0 |
1 | 1 | 1 | 1 |
②
1 | 1 | 0 | 0 |
1 | 1 | 0 | 0 |
1 | 1 | 1 | 1 |
0 | 1 | 1 | 1 |
③
1 | 1 | 0 | 0 |
1 | 1 | 0 | 0 |
1 | 1 | 1 | 0 |
0 | 1 | 1 | 1 |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8.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下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1 | 乙 | 0 | 0 |
1 | 1 | 丙 | 0 |
甲 | 1 | 丁 | 0 |
1 | 1 | 1 | 1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答案 17.B 18.A
解析 第17题,距离河流1千米范围内均符合选址条件,大致画出符合条件的范围,经简化之后作出评估图,符合条件的范围用1表示,不符合的用0表示。第18题,根据上题可知,评诂值为1的为甲、乙两点,故选A。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19~20题。
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9.D 20.B
解析 第19题,由题干“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可知,D项正确。第20题,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形式,目前的技术还很难准确预报,该次地震并没有做到提前预报,故应选B。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防震减灾是减轻灾害的重要前提。据此完成21~22题。
21.各地在制定建筑防震标准时,应主要考虑(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22.遇到地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逃向高处,登上坚固的屋顶
B.在平房或一楼时,可迅速跑至安全空地
C.在室外时,应迅速跑到建筑物内
D.抓住漂浮物,等待救援
答案 21.C 22.B
解析 第21题,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是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考虑的主要因素。第22题,地震发生时若在平房或一楼,可迅速跑至安全空地。
(2019·湖北武汉检测)2018年9月16日至17日强台风“山竹”于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对相关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此完成23~25题。
23.“山竹”造成巨大危害,成灾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正值高温多雨期
B.带来狂风、暴雨
C.受灾区人口稠密
D.受灾区经济发达
24.下列关于“山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 ②为减少“山竹”的灾害可借助遥感技术 ③在山区可能引发泥石流 ④“山竹”可带来益处 ⑤可借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山竹”的登陆地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5.当遭遇“山竹”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房屋里,小心关好窗户,将零散的东西在墙上挂好
B.如果是开车,立即将车停住,锁好车门,原地不动
C.如果在街上,找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避风避雨
D.如果住在低洼地区,要及时转移到高处或安全住所
答案 23.B 24.C 25.D
解析 第23题,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引起的。第24题,台风“山竹”形成于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为减少“山竹”的灾害可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但不能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山竹”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山区可能引发泥石流;“山竹”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助于缓解伏旱。第25题,挂在墙上的物品遭到破坏后会成为潜在危险;台风带来的大风可能会刮跑车辆,容易使车内人员受伤;大风会导致树木折断、广告牌等设施刮倒,会使避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大树下的人受到伤害。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给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某时段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区 | 旱灾频次(次) | 水灾频次(次) |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区 | 32 | 219 |
松辽平原 | 169 | 357 |
环渤海平原 | 415 | 799 |
黄淮海平原 | 846 | 1 407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 949 | 2 151 |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6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灾为主,北方地区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多,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两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
27.下图示意某次台风期间海南岛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指出台风在甲、乙两地诱发的不同自然灾害,并说明乙地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6分)
(2)说出甲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 (1)甲地:风暴潮、洪涝灾害;乙地:滑坡、泥石流。
原因:乙地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
(2)①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②建立应急机制,实行防灾保险;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民众;⑤加强交通、通信和供电等设施的维护;⑥渔船靠港,船只停开;⑦加固建筑物和堤坝;⑧建设海防林工程;⑨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28.(2020·北京市东城区期末)2018年12月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专家预计,最寒冷时段出现在9日至10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降温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北京的降温幅度为________℃,市民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2)寒潮来临时,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有(多选)( )(2分)
A.广州市雪花飞舞
B.呼和浩特市航班延误
C.哈尔滨市部分高速封路
D.武汉市感冒患者增多
在霜冻来临前,北方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3)运用大气的组成、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他影响。(5分)
答案 (1)6~8 防寒保暖 注意大风刮落物体
(2)BCD
(3)原理:“烟熏法”产生的二氧化碳、尘埃、固体杂质等可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热量损失减少,提高地面温度。燃烧产生一定的热量,提高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减少霜冻危害。
其他影响:造成大气污染。
29.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4分)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4分)
(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据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4分)
答案 (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运动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
(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解析 我国泥石流分布区主要是山地集中且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A地位于我国的西南横断山区,地形崎岖。B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泥石流的发生与当地的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状况、气候特点等关系密切。防治泥石流的措施主要从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科学监测等方面分析。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共11页。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一),共9页。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五):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五),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