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共2页。
第6课时 圆锥的体积(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例4,练习九第3~7题。第(6)课时教学目的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3.在探究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2)回答,体积公式:V=1/3Sh并简要叙述圆锥的推导过程。 复习,加深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合作探究 1.教学例4出示例2。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点拨。反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题意。教师抽学生叙述思考过程,要求语言简洁,思路清晰。 教师抽学生上台板算。 教师:最后的结果为什么要取整数部分再加1? 师: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底面积的情况,这时怎样求圆锥的体积?2.小结 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底面周长和高,要先算出圆锥的底面积,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理解题意:(1)这道题讲的是什么事情?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要求这堆煤的质量,必须先求什么?(3)要求煤的体积应该怎么办?(4)这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进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巩固练习1.第42页第3题2.解答教科书第42页第4题3.解答练习九第6题观察图形,独立解答。二生上台板算。独立解答,订正时说出思考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展示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熟练地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练习有一个底面周长是31.4 dm,高9 dm的圆锥形容器里装满了黄豆,现在要把这些黄豆放入另一个高9 dm的圆柱形容器里,刚好装满。这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有多大?读题,理解题意。 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根据条件寻找中间问题。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小组内交流,探讨解决方案。 反馈:学生用完整清晰的语言叙述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圆锥的体积计算更熟悉了。知道圆锥和圆柱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有序思考,灵活运用知识。回顾、反思、评价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作业设计教科书练习九第5题,第7题。 加强训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圆锥第4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