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钟》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23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一段话的大意。
3.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
4.感受观察的乐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一段话的大意。
2.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
【教学难点】
感受观察的乐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多媒体播放花的图片,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2.学生自由谈感受。
3.教师引入课题:这么多的花竞相开放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其实啊,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花的文章。
4.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1.检查词语
(1)课件出示:
芬芳 凌晨 苏醒 干燥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修建 昆虫 展示
(2)指名读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3)听写词语。
芬芳 苏醒 修建 昆虫 组成
2.生思质疑,提出问题。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
(3)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美妙、神奇)
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1.默读课文,练习概括。
(1)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的问题回答。
(2)学生汇报交流。
文章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叫“关键句”,也叫“中心句”。
2.精读感悟,学习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美妙、神奇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①读一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②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出示句子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结合课后小练笔练习表达,生生互评。
3.继续追问,了解原因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2)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
(3)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4.深入探究,留心观察
(1)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2)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在生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自主阅读《花钟》
1.哪几种花做成了花钟?花钟给作者带来什么帮助?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体会作者对牵牛花、蒲公英的细致观察。
五、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回忆一下自己观察过的植物,学着《花钟》的写法,写一个片段吧。
【作业布置】
1.将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留心观察身边的动植物,用最精彩的语言写一写。
【板书设计】
13.花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 留心观察
昆虫活动时间
运用:修建“花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 花钟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交流,揭题导入,检查预习,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小练笔,学习第二段,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识字解词,再读课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13 花钟教案,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