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述类
    一、(广东梅州2020届高三质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实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实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
    B.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又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河南省2019届高三统考二卷)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4-5题。(9分)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注】
    唐珏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注】元灭宋后,词人参加西湖吟社在绍兴浮翠山房的吟咏活动,写下这首词。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淡妆”二句以花喻人,与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异曲同工。
    B.“娇红敛避”,将娇媚红花与洗净铅华腻粉的白莲相比,进一步衬托白莲的清雅之美。
    C.词的下阕主要写白莲凋落之后的萧索景况,秋天月夜,露凉如水,白莲凋残悲凉至极。
    D.本词“赋白莲”,而不明写“白莲”二字,构思精巧,曲折往复,开合多变,意境清幽深远。
    5.这首词借赋白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中相关语句简要分析。(6分)
    三、(河南省2020届高三阶段考)名篇名句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写自己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蜀道开辟之前极长时间里交通隔绝的境况。
    (3)苏轼《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湖北黄冈2020届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_________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地表现生活。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但“全”和“粹”是______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似乎就不应“拔萃”,(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______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所正确______的那样。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C.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提出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矛盾之中,很难又全又粹。B.又全又粹,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矛盾之中,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D.又全又粹,这不矛盾吗?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表现,完成艺术的美。
    C.“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形成艺术的表现。
    D.“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的美。
    10.(浙江之江教育联盟2020届高三联考)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五个关键词。(5分)
    北京时间4月10晚,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台湾和台北、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首张黑洞照片。不同于普罗大众对黑洞照片的“戏谑狂欢”,天文学家表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曾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世界而形成的阴影,其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11.(浙江金华十校2019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类似兰花的香味,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如其中一种风格比较尖锐,香气霸,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的基准。
    (1)怎样品鉴铁观音,概括其要点,不超过12个字。
    (2)请你写一段品茶的文字,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0字左右。
    答 案 与 解 析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作出判断。A项,“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错,根据原文第二段可知,王国维写出了《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将对德国古典美学各家思想的借鉴和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加以融会贯通。C项,“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错,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D项,“但他们还没实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错,原文倒数第二段的表述是“这种……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故选B。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第二步,比对选项提及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论证方法的分析是否到位。B项,“超越”错,原文只介绍了中西方美学的“互鉴互融”,并未提到二者有高下之别。故选B。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时需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D项,“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错,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是由“学西”到“化西”,是中西方美学互鉴互融的特殊形态,文章并未就中西方美学的“包容性”进行比较说明。故选D。
    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 项,“淡妆”二句是以人喻花,从外部形象上写白莲本色。紧扣“白”字,花中有人,风姿绰约。《爱莲说》中通过对莲生存环境的交代,写出了莲花不随世俗、洁身自好和纯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二者技巧不同。故选A。
    5.
    【参考答案】抒发了沧桑易代的哀思。以白莲喻南宋王朝,在对白莲的由盛而衰的痛惜中,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①词中“太液池空”三句,借唐喻宋,一“空”一“倦”,暗示了南宋的灭亡。②“翠舆”一句,“翠舆”借绿荷暗指皇帝的车驾,“难驻”暗喻皇帝的颠沛流离。③“珠房”三句,写白莲衰败后的悲凉,暗指作者哀悼故国的泪与恨。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这首词抒发了沧桑易代的哀思。以白莲喻南宋王朝,在对白莲的由盛而衰的痛惜中,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①词中“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借典故来追述白莲受宠的史迹,曾经的华美盛景,如今却一转为“空”“倦”。以“不堪重记”收束繁华往昔,点明白莲已凋、盛时已往的今朝。②“翠舆”喻指荷叶,翠舆难驻,玉簪轻坠,是指时序更换,指白莲凋零,狼藉池塘,众芳芜秽,“翠舆”借绿荷暗指皇帝的车驾,“难驻”暗喻皇帝的颠沛流离。③“珠房”即莲蓬,“珠房”三句,写“泪湿”“恨远”,渲染纷华失去之后的悲凉,写白莲衰败后的悲凉,暗指作者哀悼故国的泪与恨。
    6.
    【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是情境式默写,考生既要记住名句,又要能够理解其含意。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所给的语境,扣住关键性语句。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理解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本题中,第一处:美学和艺术美学,是总体及其具体分支的关系,用“运用”较为合适。第二处:该句转折,提出问题,只提到了“全”与“粹”矛盾的一面,没有提及统一的一面,所以应是“相互冲突”而非“相反相成”。第三处:浪漫主义,指一种运用想象、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与原文内容不匹配;形式主义,指一种脱离现实内容,只关注表现形式的艺术思潮,符合原文中过于讲求“抽象”“提炼”的意思。第四处:提出,语气普通,强调观点从无到有生成的过程,这并不是原文特别想强调的:指出,则强调观点及其方向立场上的正确性,观点的权威性更强,因此更符合文章末尾收束的意图。故选B。
    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该句用到两处“似乎”,表意模糊,用以提出问题,留待后文反驳,故不可选B和C两个不留余地的断言。先有“全”和“粹”两个关键点,与“又全又粹”的要求,其并行兼有之后才产生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故顺序上应是“又全又粹”在前,照应“全”“粹”,将条件更进一步,“矛盾”在后,抛出结果与问题。D项表达与衔接恰当。故选D。
    9.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中,“美”与“表现”不能用同一个动词恰当地搭配,需要拆开分述;“完成”某项工作,可与“表现”搭配;“形成”某种抽象结果,可与“美”搭配;“美”应是最后结论,放在“表现”之后。故选A。
    10.
    【参考答案】首张,黑洞照片,发布,验证,广义相对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提取语段关键词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将语段分层,总结每层意思,然后综合起来归纳出语段的主要信息,最后从主要信息中提取主干部分,作为关键词。第一层说的是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第二层说的是天文学家认为首张黑洞照片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三层说的是爱因斯坦对黑洞的预言。综合三层意思,可得出主要信息: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据此提取主干可得出答案。
    11.
    【参考答案】(1)观形、听声、察色、嗅香。(2)青瓷托于掌心,沸水灌注其中,几片茶叶在清澈碧绿的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茶叶沉入杯底,似笔尖直立。观一杯清茶,犹如人的一生,当我们终于学会如何在逆境中将忧伤嬗变成美丽,我们的精神定然也会随之升华,迈向永恒。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概括品鉴铁观音的方法,然后浏览材料,圈出优质铁观音的特点以及品鉴铁观音的内容,并进行概括。如“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从外形上界定优质铁观音,故方法是“观形”;如“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这是从声音上界定,故方法为“听声”;如“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这是从色上界定,故方法为“察色”;“铁观音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高扬的类似兰花的香味,常见的兰花香有两种风格,如其中一种风格比较尖锐,香气霸,具有很强的冲力,刚性十足,令人印象极深,普遍被茶友作为衡量产品是否高档的基准”,这是从“香味”上界定,故方法为“嗅香”。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要求“写一段品茶的文字,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0字左右”,考生需要联系“茶”“品茶”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拟写的时候要注意使用修辞,如人生像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热闹后的落寞。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4):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