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知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2418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说课,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原子核的构成,质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The part ne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了解钠、镁、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了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重点: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演变;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镁和氧气发生化学的本质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比如: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食盐分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结合而成的;水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组成的。你知道这些微观粒子是如何发现的吗?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总结了一些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质量比例关系,提出了原子学说。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部分α粒子直线穿过金箔,有少数发生一定的偏移,极少数反弹回来。他推测原子的内部结构并不是均匀的,而存在一个中心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在周围高速运动。这就是卢瑟福的“有核模型”或“行星模型”。
玻尔引入量子论观点,大胆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具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表2-3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和带电荷量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且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三种原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到的数值。常用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表示。
1.将下列有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填入下表,并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作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用 表示各原子。
表2-4 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2.请总结出原子的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和质量数之间的关系。
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观察下面的元素,你有什么发现?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思考:元素、同位素与核素有什么关系?
元素、同位素、核素的关系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2.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相称谓,不指具体的原子。核素是指具体的某一原子
1.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和其它原子形成不同分子,如:D2O重水、T2O超重水
2.同种元素的核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3.同种元素的各种核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不变
1.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2.人们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序数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 、M 、N 、O 、P 、Q……电子层
3.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一定的,电子在核外排布时,总量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4.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5.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有2个电子是稳定结构;当原子有多个电子层时,最外层有8个电子为稳定结构
图2-23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从里到外依次为K层、L层、M层)
阅读课本P49图2-5,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画出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过程中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情况如图2-24,将Mg2+、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图2-24 氧化镁的形成示意图
1.Na、Mg分别与O2、Cl2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这些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
Na2O MgO NaCl MgCl2
1.根据Na、Mg、O、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在反应过程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推断生成的氧化物和氯化物中元素化合价,将结果填入下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堂教学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评优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活动方案,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备课ppt课件,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