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第19课时燃烧和灭火(17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第19课时燃烧和灭火(17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考点1燃烧及其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氧气或空气,着火点,其中之一,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相同温度,间歇通入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时 │ 燃烧和灭火
第19课时 燃烧和灭火
第19课时 │ 知识网络
第19课时 │ 考点聚焦
1.概念:燃烧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2.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____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__________。
[注意]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______个条件,缺一不可。
考点2 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注意] ①降低温度和降低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指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只能是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②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______________就可灭火。
考点3 安全常识及自我防护
1.易燃物与易爆物: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常见的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酒精、有机溶剂、石油产品、硫、磷、面粉、棉絮等。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铵等。2.自燃和爆炸:自燃是指有些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使温度升高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如白磷自燃。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如,不纯的氢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都会发生爆炸。
[注意] (1)爆炸的条件:①有限的空间;②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③明火。(2)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
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
第19课时 │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
命题角度: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的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解析]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是可燃物,同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变式题 [2010·绵阳]图19-3中Ⅰ、Ⅱ是研究燃烧的条件的装置,试分析后填空:
图Ⅰ实验是利用不同物质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燃烧和不燃烧,来证实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仅用图Ⅱ所示装置就可以证实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对比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
► 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命题角度: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所运用的原理。
例2 [2011·雅安]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 灯帽盖上后可以隔绝酒精与空气的接触,达到灭火的目的。
变式题 [2011·绵阳]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方法点拨]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或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题时要注意分辨所采用的方法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一个条件。
[解析] Mg(OH)2这种阻燃剂的主要灭火原理是分解吸热从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是不随外界条件改变的。
► 类型三 防灾安全常识
命题角度: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例3 [2011·眉山]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跳楼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且匍匐前进可以减少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高层楼房跳楼会直接导致伤亡。
变式题 [2010·苏州]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降低燃料着火点
[方法点拨]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燃烧往往会发生爆炸。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是否有可燃性的物质遇到明火或加热时的情形。另外,对一些安全图标的含义也应有所了解。
[解析] 加油站周围汽油分子浓度较大,遇到明火或电磁信号产生的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燃料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降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第23课时气体的抽取干燥和净化(17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2气体的制取,考点3气体的干燥,考点4气体的净化,长颈漏斗,铁架台,图23-2,氨气极易溶于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第15课时粒子构成物质(19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考点1原子结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考点3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原子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第13课时中和反应溶液的ph(19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玻璃片,玻璃棒,标准比色卡,图13-2,弱碱或碱,弱酸或酸,酸或中,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或氯化铜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