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 排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 排球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宗旨,通过排球对墙垫球技术和排球专项体能的测量,对其数据分析后将学生按层次分组。实施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教学干预,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梳理出班级学生心理表现特征,在发展排球技术、体能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进行体育品德培养。
本课主要分为技能干预、体能干预和心理干预三个部分,通过排球辅助教学手段和功能性训练方法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干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自我暗示、同伴鼓励、教师激励、小组评价等有效的心理干预,使学生在学练中提高排球技术水平,发展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为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教学内容,排球垫球是排球运动技术的基本技术之一,而对墙垫球技术掌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课前测试发现学生存在不易将球垫至测试区域内,不会利用前期学习步伐调整自己位置,不容易控制球导致失误后学生出现恐慌、焦急和不自信等心理问题。本课针对以上问题分为技能干预、体能干预和心理干预三个部分,课堂中对学生分层并利用辅助教具,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排球垫球的基本动作和控制球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身体的灵敏性和动作的稳定性,培养学生自信,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
体育精神,适应中考体考的排球垫球技术。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为第四次课,授课对象为初一九班的学生,通过前面 3 次课的学习和课前对学生技能、体能测试与心理问卷的调查分析得出。
技能方面:课前对学生 40 秒内对墙垫球进行了测试,一部分学生能够精准垫到位,主要是对球的控制力度掌握得较好而且能利用步伐调整垫球;一部分学生失误次数过多,主要是对球控制的力度不够,脚下移动不够灵活;未垫到有效区域的学生主要是对球力度控制不够和步伐移动不到位。
体能方面:根据课前对学生 30 秒 3 米折返跑体能进行了测试, 学生体能存在男女差异性,并且男女生中一部分学生体能较好,移动反应快,肌肉耐力较好,另一部分学生体能一般,主要是灵敏性不够, 肌肉耐力不够。根据体能情况将学生分成AB 两层学生。
心理方面:根据对学生课前做的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存在紧张、恐惧和缺乏自信等心理因素,学生希望在练习和比赛中得到同伴的帮助和教师的激励。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学生心理情况设置对应的心理干预,培养学生自信,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等体育精神。
四、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A 层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对墙垫球技术并能将已学的步伐运用到垫球技术中;B 层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对墙垫球技术,并能调整身体位置。C 层学生通过练习,能较正确的判断来球方向,能尽自己努力控制好球减少失误。
体能目标:A 层学生通过训练,动作稳定性和灵活性等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全身协调能力。B 层学生通过训练,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灵敏和协调性。
体育精神:通过心理干预,学生学会自我暗示、并能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对同伴进行激励,培养学生自信,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材重点:正确的垫球技术
教材难点:垫球时对球的力度控制以及移动步伐的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心理干预有效方法提升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心理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挂图法、分层教学法、激励法学法:观察法、合作探究法、评价法
二、正面双手垫球单元计划(水平四:初一年级排球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
学习内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手段与方法
预计练习密度与强度
1. 讲解排球准备
重点:明确准备
1. 掌握正确
讲解示范法
密度:
姿势与熟悉球性
姿势的重要性
的准备姿势和
分解练习法
50% 左
1
2. 学习自垫球与
难点:基本步法
移动步法,明
循环练习法
右
基本步法
移动灵活性
确准备姿势的
重复训练法
强度:
重要性
小
1. 学习正面双手
重点:插、夹、
1. 掌 握 正 确
讲解示范法
密度:
垫球
提、移、蹬、跟。
垫球姿势
探究学习法
50% 左
2
2. 复习移动步伐
难点:上下肢协
2. 发 展 学 生
合作学习法
右
调配合
上下肢协调用
强度:
力
中
1. 巩固强化正面
教材重点:正确
1. 准 确 掌 握
挂图法
密度:
双手垫球技术
的垫球技术
垫 击 球 的 位
合作学习法
50% 左
2.体验对墙垫球
教材难点:垫球
置,明确腿部
探究学习法
右
时对球的力度控
蹬伸动作的重
分层教学法
强度:
制以及移动步伐
要性
中
的运用
2.发展学生上
教学重点:通过
下肢协调配合
3
心理干预有效方
发力
法提升学生技术
动作掌握
教学难点:合理
运用心理干预培
养学生良好的体
育品德
1. 巩固强化对墙
重点:灵活运用
1. 提 高 移 动
讲解示范法
密度:
垫球
移动垫球技术
垫球的成功率
合作学习法
50% 左
难点:上下肢协
2. 发 展 学 生
情景法
右
4
调配合发力
上下肢协调用
分组学习法
强度:
力,并能用垫
中
球完成锻炼
5
1. 移动垫球技术
重点:灵活运用
1.发展学生上
讲解示范法
密度:
的运用
移动垫球技术
下 肢 协 调 用
合作学习法
50% 左
难点:上下肢协
力,并能用垫
情景法
右
调配合发力
球完成锻炼
分组学习法
强度:
2.培养学生团
中
队协作的能力
以及追求卓越
的品质
三、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垫球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强化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体验对墙垫球
课次
第三次课
授课班级
7 年级 9 班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A 层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对墙垫球技术并能将已学的步伐运用到垫球技术中;B 层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对墙垫球技术,并能调整身体位置。C 层学生通过练习, 能较正确的判断来球方向,能尽自己努力控制好球减少失误。
体能目标:A 层学生通过训练,动作稳定性和灵活性等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全身协调能力。B 层学生通过训练,一定程度上提高身体灵敏和协调性。
体育精神:通过心理干预,学生学会自我暗示、并能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对同伴进行激励,培养
学生自信,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重点
教材重点:正确的垫球技术
教学重点:通过心理干预有效方法
提升学生技术动作掌握
难
点
教材难点:垫球时对球的力度控制以及移动步伐的运用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心理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流
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
间
运动
量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 1 ) 教师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
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教师利用口头鼓励的方式动员学生,调动学生激情。
1、师生问好;
2、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做好见习安排;
3、教师语言铺垫, 引出本课主要内容;
4、教师精神饱满, 利用自己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1、师生问好;
2、学生认真听取本堂课的内容及要求;
3、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带动下调整心态,进入课堂状态。
组织形式:(图 1)
2
分钟
小
:教师:学生
:球框
准备部分
一:热身
组织形式:
(图 2)
1、慢跑+排球移动步伐
1、教师讲解练习要求;(动作幅度适中、动作到位)
1、精神饱满,动作整齐一致;
①滑步
②并步
③小碎步
④跳步
2、口令提示清晰, 精神饱满,积极调动学生。
2、注意力集中听清教师
的口令提示;
3、积极投入到热身操的中,调整好身心,进入上课状态。
3
分钟
小
: 教 师 : 学 生要求:认真完成准备活动,听清教师口令,动作标准规范
2、绳梯快速移动
①绳梯左右移动
②绳梯小碎步
③开合跳步
④绳梯单脚跳
1、强 调 动 作 规范,监督学生完成练习。
2、提醒学生动作要领。
1 、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相互鼓励。
2、认真完成练习。
组织形式:(图 3)
3
分钟
小
每个角落设置一个绳梯, 总共 4 个,第二圈热身跑
时每经过一个绳梯留8 人排队做绳梯练习,做完得人往下一个绳梯等待进行下一个项目等待练习, 依次类推。
流
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及要求
时
间
运动
量
基
本
部
分
一、复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一):分层训练
1.根据课前学生对墙垫球技能测量与分析,按技能掌握情 况将 学生 分 成ABC 层(A 层技能较好,B 层技能中等, C 层技能一般)
2、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数据图了解自己技能情况,并到相 应的 组进 行练习。
1、讲解规则动作;
2、利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3、教师布置任务, 设置升组的要求, 引导学生用于突破自我。
4、练习过程中巡回观察,务必强调步伐的标准性,切忌为了接球而乱了脚下移动的正确步伐。
1、学生根据树状图的颜色了解自己技能掌握的情况,根据自身水平选择相应的练习项目;
2、认真观看展板,明确练习要求;
3、积极投入到动作练习中,充分感受负重动作给肌肉带来的刺激。
4.学生相互提醒,配合默契。
组织形式:(图 4) A 层:
(抛)
(垫)(垫) A 层练习项目:移动垫球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一名同学随机抛球,垫球同学根据来球方向,通过标准规范的脚下步伐移动到位将球垫回,完成垫球后回到原,准备下一次移动垫球,完成 20 次抛接后交换练习。
B层:
(抛)
(垫)
B 层练习项目:移动回原点垫球
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一名同学只向正前方抛球, 垫球同学通过移动摸一侧标志物后返回原点将球垫回,完成垫球后再摸另一侧标志物然后返回原点将球垫回,完成 20 次抛接后交换练习。
C层:
(抛)
(抱)(抱)
8
分钟
中
基
本
部
分
(二)组内比赛
1、进行组内比赛。
2、第二次比赛开始时,水平相差大的组设置起始数。
3、每组组长对比赛小组进行评价。
1、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大胆突破, 自己。2、比赛过程中相互合作,配合默契。
3、比赛中教师设置难度。
4、教师语言与肢体语言激励学生。
1、小组长组织本组队员进行比赛。
2、小组合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移动垫球技术。
3、比赛过程中自我暗示我能行;同伴相互鼓励,利用加油、我们能胜利等语言来鼓励同伴,努力突破。4、每小组组长在展板上对小组从自我暗示、同伴鼓励、教师激励三个方面对本组进行评价打分。
评价等级:
较好(5 个赞):能自我暗示我能行并能调节自己状态,在练习中能鼓励帮助队友, 在教师的激励中能努力突破自己。
中等(4 个赞):能与队友合作,鼓励帮助。在在教师的激励中能
C 层练习项目:移动抱球两人一组,一抛一垫,一名同学随机抛球,抱球同学根据来球方向,通过标准规范的脚下步伐移动到位将球双手抱住然后抛给抛球同学,完成抱球后回到原点准备下一次抱球,完成 20 次抛接后交换练习。
:排球
:抛球路线
:跑动路线
要求:抛球稳定,跑动积极,准确判断来球方向, 完成移动垫球
组织形式:(图 5)
:比赛区域
A层比赛项目:两人对垫球
在规定时间内以两人对垫的个数多者为胜。
B层比赛项目:5人跑动抛垫球
在规定时间按内,抛垫步掉地前提下,垫球个数多者为胜。
C 层比赛项目:定点一抛一垫
在规定时间内,抛垫球个数多者为胜。
要求:积极练习,发现问
5
分钟
强
中
A 层
B 层
C 层
基
本
部
分
(三)体 验对 墙垫球
1、组织ABC层学生进 行对 应项 目练习。
2、学生通过练习、比赛过程中,技能达到一定水平的C 层学生进行对墙垫球体验。
1、教师讲解要领, 示范动作;
2、利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3、巡回观察时务必强调力度控制以及垫球高度。
突破自己。
一般(3个赞):能自我暗示我能行,和同伴有一定的帮助协作。在教师的激励中能够得到提升。
1 、认真听取关卡规则,明确练习要求; 2 、积极投入到闯关中,体验在移动中如何判断来球,并用正确的垫球姿势将球垫回。
3、练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鼓励。4 、同伴之间相互鼓励、纠错。
5、每轮练习完后组长对本组进行评级。评价方式同比赛评价方式。
第一轮练习:A层学生进行对墙垫球,两名学生在后面鼓励,指导纠错。B层学生练习抗阻垫球。C层学生进行移动抛垫软式排球。结束后A层组长对练习进行评价。
第二轮练习;A层和B 层学生交换练习,C层学生改为抗阻垫球。结束后B层组长对练习进行评价。
第三轮练习:C层晋级的学生尝试对墙垫球, A层学生进行指导,其他各组学生为自己队员加油打气。
题并解决问题,努力提升个人技术能力。
组织形式:(图 6)
对墙垫球
弹力绳抗阻垫球
移动抛垫球
:排球
:运动路线
要求:持球者时机多变, 接球者注意力集中,全身协调发力下蹲接住软式
排球。
8
分钟
强
(四):体能训练
1.根据课前学生体能 30 秒 3 米折返跑测量与分析,按体能情况将学生分成男女 AB 层(A 层体能较好,B 层体能一般)
2、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数据图了解自己体能情况,并到相 应的 组进 行练习。
1、讲解规则,示范动作;
2、口令清晰,手势到位;
3、利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刺激学生进行爆发,完成后进行表扬。
1、明确规则和要求;
2、小组协调配合,准确判断教师的提示方向。
3、相互提醒教师的手势方向,给同伴报准确信息。
4、积极主动完成练习,进行自我鼓励, 坚持完成训练。
5、同伴相互鼓励。
组织形式:(图 7) A 层:
A1
A2
男生(女生)A 层:
A1A2 两人一组,两根(女生一根)弹力绳。A2 腰间缠住弹力带,原地半蹲小碎步, 双手自然置于体前,双眼注释前方;A1 相聚同伴 1.5 米原地蹲下, 双手握紧弹力带。当教师发出口令时,A2 根据教师指示触摸标志物后返回并进行下一次练习,10S 为一组,每人完成 3 组之后交换练习。
B 层:
A1
A2
男生(女生)B 层:
A1A2 两人一组,两根(女生)弹力绳。A2 腰间缠住弹力带, 原地半蹲小碎步,双手自然置于体前, 双眼注释前方;A1 相聚同伴 1 米原地蹲下,双手握紧弹力带。当教师发出口令时,A2 根据教师指示触摸标志物后返回并进行下一次练习,10S 为一组, 每人完成 3 组之后交换练习。
6
分钟
:弹力带 :标志物
:跑动路线
要求:明确跑动路线,积极跑动,听清口令,看清手势。
结束部分
一、拉伸放松:(图示9) 1、进行身体放松;
2、根据本堂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根据学生情况布置课后作业;
4、宣布下课,师生道别;
5、回收器材。
1 、引导学生进入放松;
2、根据本课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以鼓励为主。
1、认真完成放松练习;
2、跟随教师放松;
3、仔细听取教师的总结, 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
组织形式:(图 9)
:教师:学生 要求:调整呼吸,松弛肌肉。
5
分钟
小
场地器材
场地:操场
器材:音响设备、标志物、排球
预计负荷
次/每分
150
130
110
90
70
(m)
10203040
课后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章 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 排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及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 排球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