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297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297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5页。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单元测试卷-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不属于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是( )。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旅运、水运D.大气降水2.下列不属于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是( )。A.旱灾B.台风C.流行感冒3.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会造成( )。A.固体废弃物污染B.水土流失,土壤条件恶化C.重金属污染4.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干旱B.地震C.溺水D.洪涝二.填空题1.旱灾、台风、洪涝、地震等是我国主要的( )。2.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地球出现了( )、( )和( )等问题。3.15世纪初期和末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 )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 )的传播。4.气象灾害严重的预警信号是( )色。三.判断题1.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地震时若正在搭乘电梯,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电梯一旦停下,就迅速离开电梯。( )3.地震时应打开出入的门。( )4.环境被破坏了没什么,我们还可以重新建设。( )四.连线题1.对应连线(把观点与相应的感悟连起来)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旱涝君子和而不同 尊重自己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宽容保护环境 学会反思严重自然灾害 人人有责五.简答题1.观察图画,回答问题。(1)图片中的现象会导致什么自然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2)引起这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请写出你的防治建议。(至少写出两条)2.说一说你所知道或经历过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谈一谈你的感想。六.材料题1.2020年春节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也是我们最长的寒假。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斗,从一月份全国人民开始打响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人人都是战斗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你所在的家乡在哪个省哪个市或县?你关注家乡的疫情报告了吗?(2)在抗击疫情战争中,你是如何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3)写两条抗击疫情的宣传标语。七.综合题1.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你知道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有哪些?(至少列举2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C二.填空题1.自然灾害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3.各个大陆;人类文明4.橙三.判断题1.√2.√3.√4.×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1)洪涝灾害。危害:冲毁房屋;淹没田地;造成人员伤亡……(2)森林被破坏,无法涵养水源,造成洪涝灾害。河道被破坏,无法疏通水道,造成洪涝灾害。(3)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河道,及时疏通清理河道……2.地震、洪水、泥石流;重大自然灾害大部分都是由于我们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引起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六.材料题1.(1)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疫情被确定为高风险。(言之有理即可)(2)响应政府号召,我坚持居家隔离。支持爸妈到社区值班值守,我在家自觉上网课,认真做笔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坚持课间锻炼,多喝水,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七.综合题1.(1)青藏高原铁路下,人们专门为藏羚羊开了一条迁徙的道路,并禁止人类捕杀。(2)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