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片ppt课件
展开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 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
2.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 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 。
3.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 (1)设计思路:将提纯的S型细菌的 、 和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2)实验过程及结果:
(3)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 ,而不是 、多糖及DNA的水解产物。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 (1)结构:
(2)生活方式: 。 (3)增殖特点:在 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2.实验方法 法。
3.过程及现象:(1)标记噬菌体:
放射性很高 放射性很低
放射性很低 放射性很高
4.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来遗传的。 5.结论 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四、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 和 。(2)侵染过程:
(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 控制其性状,即 是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仔细观察并分析教材P43图3-2、P44图3-3肺炎双球 菌的转化实验,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中有无设计对照实验?若有,则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第几组?怎样设计的?提示:有对照设计。对照组是第一至三组,分别向健康小鼠体内注射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实验组是第四组,向健康小鼠体内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
(2)在艾弗里第一组(S型细菌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实验中,所有R型细菌全部都转化为S型细菌吗?提示:没有。大多后代是R型细菌,因转化效率很低,只有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艾弗里实验第三组,设计了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加DNA酶混合培养,分析设计该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提示:DNA酶将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其功能。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从对照实验设计角度分析:①艾弗里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提示:向R型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从S型细菌提取的不同物质。②将可能作为“转化因子”的各种物质,分别进行实验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提示:进行相互对照,可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可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5)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提示:将DNA与蛋白质、多糖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种物质的作用。
2.判断正误:(1)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证明DNA是遗传物 质。 ( )(2)艾弗里实验中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S 型菌。 (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 质不是遗传物质。 ( )
二、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仔细观察教材P45图3-6,探讨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能利用14C和15N同位素进行标记吗?试说明理由。提示:①因为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主要存在于DNA中,故用35S和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②不能。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这两种元素,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2)请根据噬菌体的代谢特点,分析能否直接利用分别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说明原因。提示:不能。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其体内缺少完整的独立生活的酶系统,专营活细胞内寄生生活,病毒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生存。
(3)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需经过短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分析控制短时间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短时间,防止已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干扰实验结果。(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能得出哪些结论?提示:本实验还能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特点:①DNA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即DNA复制)。②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2.判断正误:(1)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实验中搅拌不充 分,会造成上清液中有很高的放射性。 ( )(2)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 原料来自自身携带的物质。 ( )(3)用含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标记噬菌体的 DNA。 ( )
三、生物的遗传物质(连线)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1)实验思路:
(2)实验结论: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两个实验体现出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①具有稳定性。 ②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④具有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的能力。
[特别提醒] (1)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这两个实验的关键之处都是设法将各成分分开,单独观察各自的作用。 (3)在艾弗里的实验中,导致小鼠死亡的真正原因是S型活细菌,而不是其DNA。
2.不同生物的核酸种类及其遗传物质
[特别提醒] (1)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2)染色体不是遗传物质,但却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例1] (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
A.①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意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由①、②、③组相比较可知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再通过④组可进一步证明DNA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水解产物都不是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A错误、C正确;从表中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表中信息不能说明DNA是S型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D错误。 [答案] C
[例2]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35S B.可在DNA中找到32P、15N、3H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解析] 3H、15N均可同时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32P只标记噬菌体的DNA,35S只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其侵染细菌过程中,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细胞内,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DNA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所以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DNA分子上有3H、15N、32P,蛋白质外壳上没有35S。 [答案] B
同位素标记法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的应用分析 (1)用哪种标记元素。若用32P和35S,则分别标记了DNA和蛋白质,若用C、H、O等,则同时标记了DNA和蛋白质。 (2)注意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标记对象不同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
课间活动请同学们注意安全
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DNA病毒,RNA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的要求,格里菲思的实验,艾弗里的实验,科学方法,减法原理,加法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烟草花叶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致病,败血症,有毒性,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S型死细菌,患败血症死亡,有致病性的,可以遗传的,某种转化因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