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83136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崛起与并立,战争与和平,《澶渊之盟》,宋夏和约,课堂总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知道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掌握辽宋战争及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及影响。认识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960年 陈桥驿兵变 赵匡胤黄袍加身 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tàn)昌、邓至后,党项始强。”
11世纪初,党项族在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下,已经向封建制转化,后元昊模仿宋朝制度,逐步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中央王朝。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
10世纪初(916年)
11世纪前期( 1038年 )
上京 临潢府
元昊
兴庆(银川)
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帝位,联合契丹灭后唐,建立后晋,后以幽云十六州之地为酬谢,并认辽太宗为父。自此,中原王朝失去了燕山山脉和长城一线的有利地形和屏障,幽云十六州成为辽朝南下攻略中原的基地,致使北方社会经济屡遭契丹军队的蹂躏和破坏。
收复失地,是战?是和?
失败,北宋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
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20万大军南下,沿途遭到北宋军民的抵抗,只攻下少数城池,但因为北宋政府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各城孤军作战,于是契丹乘虚深入,一直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澶渊)。
保卫国土,是战?是和?
宋真宗与寇准一行在前往澶州的途中,契丹大将萧挞凛(览)在前线被宋军埋伏的床子弩射死,契丹士气大挫,有议和之意。
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6、影响: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签订“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元昊先辈因利益需要与各王朝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冲突。其父德明时期,鉴于长期对宋作战,消耗巨大,且为了向西发展,与宋议和,受宋册封,宋以其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辽则封其为夏国王。
元昊即位后,在处理与辽和北宋的关系上呈现出越来越强硬的自主倾向。尤其是向宋要求“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被拒后,宋夏关系破裂,元昊不断对宋发动战争,多数以宋的失败而告终。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银5 万两,绢13 万匹,茶2 万斤。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辽宋之间进入了一个很长的相对稳定时期,经济上,双方在边境陆续开放了雄州、霸州等四处榷场,互通有无。政治上,双方使节往来不断,呈现出:“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的局面。
宋夏和议后,重开保安军和高平寨榷场,恢复民间商贩往来。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宋夏人民和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和开发边疆地区。
问题:分析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利与弊?
利:赢得长期和平,有利于各民族友好交往。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深了北宋朝廷的畏战情绪。
综合以上内容反思:我们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是在北宋还是辽与西夏?对否?
讨论: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内部战争和外来战争?
对内:力求和平,但对阴谋分裂者,也绝不姑息。对外:不好战,也绝不畏战。
战:高梁河之战 雍熙北伐 澶州之战
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和睦相处是主流。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府)
辽(契丹)(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北宋(960,汉族,赵匡胤,开封)
战--------------->和 (澶渊之盟)
1.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2.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契丹的兴起,游牧和渔猎,辽国的建立,游牧生活,党项族,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建立者,建立时间,政权建立,民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契丹族与辽的建立,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赵匡胤,开封东京,世纪前期,党项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评课ppt课件,共1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