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师大科学八上运动与力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8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华师大科学八上运动与力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8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华师大科学八上运动与力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8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2 力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2 力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动与力
一、单选题
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电梯上升 B. 树木的生长 C. 月球绕地球转动 D. 空气的流动
2.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 1.3米/秒 B. 1.3千米/时 C. 13米/秒 D. 13千米/时
3.铅球被推出到落地,并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在丁处。此过程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4个位置,其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
B.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
C.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D. 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 B.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和水面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C. 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D. 皮带打滑时,可以把皮带拉紧一点
6.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7.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 成熟的苹果不会落向地面 B. 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C. 用力将鸡蛋扔在地上不破 D. 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
8.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C.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图是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F向下,F=mg B. 摩擦力F向上,F<mg
C. 摩擦力F向上,F=mg D. 摩擦力F向下,F>mg
10.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 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 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 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C. vA>vB D. 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2.下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上碰到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B. 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C. 钢球在斜槽上向下滚动时,它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D. 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4.如图所示是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由0逐渐变大
D.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5.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 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 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 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 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6.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 B. F1F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7.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大小为2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速度为0.1m/s。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撤去拉力后,物块会越来越慢,摩擦力变小
B. 若在物块上加一砝码,如果拉力仍为2N,物体运动情况不变
C. 不管物块运动速度如何变大,其摩擦力始终是2N
D. 若在运动过程中增大拉力,摩擦力将变大
18.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面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 无法确定
1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并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物块压在弹簧A上,用一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与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相连。现用手握住弹簧B的右端使其位于c点时,弹簧B恰好呈水平且没有形变,将弹簧B的右端水平拉到d点时,弹簧A恰好没有形变。已知:k2vB ,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A物体的速度为3m/s,因此A处于运动状态,故D错误符合题意。
12.【答案】 B
【解析】在地面附近,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而“竖直向下”其实就是沿地球半径的方向指向地心,故B正确,而A、C、D错误。
13.【答案】 B
【解析】
A.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相等,根据公式W=fs可知,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故B正确;
C.钢球在斜槽上向下滚动时,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因此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因此它的机械能越来越小,故C错误;
D.木块原来是静止的,受到铁球的撞击后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即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14.【答案】 D
【解析】
A.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于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所以惯性也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于实心球与手分开,所以不受推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故B错误;
C.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它在水平方向上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在b点时它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而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且运动轨迹为曲线,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
15.【答案】 D
【解析】两个物体都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们肯定受到平衡力,即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那么P受到的摩擦力为5N,Q受到的摩擦力为3N,故D正确;
由于不知道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因此不能确定它们重力的大小关系,自然不知道它们质量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
摩擦力的大小由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共同决定,由于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未知,因此桌面的粗糙程度也未知,故A错误;
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拉力的大小无关,因此P的速度不一定大于Q,故B错误。
16.【答案】 A
【解析】根据甲图可知,甲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一条斜线,因此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甲=F1;根据乙图可知,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它也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乙=F2。同一物体在同一地面上运动,那么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f甲=f乙 , 那么拉力F1=F2。
故A正确,而B、C、D错误。
17.【答案】 C
【解析】
物体在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摩擦力为2N。
如果撤去拉力,物体会越来越慢,但是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故A错误;
如果在物块上加一砝码,那么压力增大,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会增大。由于拉力小于摩擦力,所以物体会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
不管物块运动速度和拉力如何变大,但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不变,所以摩擦力始终保持2N不变,故C正确,D错误。
18.【答案】 B
【解析】通过速度计可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船和乙船的速度都是30km/h;
木桶的运动速度与水流速度相同,这时可以木桶为参照物,那么相当于水流速度为0,甲船和乙船的速度都是30km/h,根据公式s=vt可知:
1h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s=vt=30km/h×1h=30km,故B正确,而A、C、D错误。
19.【答案】 A
【解析】现用手握住弹簧B的右端使其位于c点时,弹簧B恰好呈现水平且没有形变,说明弹簧B没有受到拉力,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A的形变量△xA= mgk1 ;将弹簧B的右端水平拉到d点时,弹簧A恰好没有形变,说明弹簧B受到的拉力等于mg,弹簧B的形变量△xB= mgk2 ;C、d之间的距离为x=△xA+△xB= mgk1+mgk2=k1+k2k1k2mg 。
20.【答案】 A
【解析】
A.观察图像可知,汽车第一次收到信号时,超声波传播了0.3s,那么这时汽车到测距仪的距离为:s超=v超t超=340m/s×0.3s=102m,故A错误不合题意;
B.汽车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是1.6s,第二次测距仪发射信号时间是1.4s,那么超声波第二次传播了:t=1.6s-1.4s=0.2s,这时汽车到测距仪的距离为:s'超=v'超t'超=340m/s×0.2s=68m,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t=1.6s-0.3s=1.3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02m-68m=34m,汽车的速度为:v=st=34m1.3s=26.15m/s ,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时间是0.3s,第二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是1.6s,那么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6s-0.3s=1.3s,故D正确不合题意。
二、填空题
21.【答案】 (1)增大摩擦(2)60
【解析】(1)图甲为车内的应急锤,其锤柄表面凹凸相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式增大摩擦力。
(2)根据乙图可知,轻轨的出发时间为9:00,到站之间为9:30,那么轻轨的行驶时间为:t=9:30-9:00=30min=0.5h,轻轨的平均速度为:v=st=30km12ℎ=60km/ℎ。
22.【答案】 船;岸
【解析】“青山相对出”是说青山在运动,因为青山相对诗人乘坐的船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此时的参照物可以是船。“日边来”是说船在运动,因此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此时选择的参照物可以是岸。
23.【答案】 12.5;0.125
【解析】小球从A到F运动的路程:s=12.5cm-0.0cm=12.5cm;
从A到F共有5个间隔,那么运动时间:t=0.2s×5=1s;
那么小球从B到F的平均速度:v=st=0.125m1s=0.125m/s。
24.【答案】 5;4;7.5
【解析】(1)前100s内甲通过的路程:s甲=400m+100m=500m;
那么甲的速度为:v甲=s甲t甲=500m100s=5m/s;
(2)甲跑完全程的总时间:t甲总=s总v甲=1000m5m/s=200s;
乙在冲刺阶段用的时间为:t乙=200s-10s-100s-50s=40s;
乙在冲刺阶段经过的路程:s乙=1000m-400m-6m/s×50s=300m;
乙在冲刺阶段的速度:v乙=s乙t乙=300m40s=7.5m/s。
25.【答案】 (1)不是
(2)A
(3)不能
【解析】(1)铅笔对左手的压力作用在左手上,铅笔对右手的压力作用在右手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
(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但是左手的受力面积比右手小,因此感觉更疼痛,故选A。
(3)探究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相同而改变受力面积。如乙图中,下面手指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手指受到的压力与铅笔的重力之和,二者大小不同,因此不能验证。
26.【答案】 保持在B点静止
【解析】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此点为右边的最高点,此时小球重力势能最大,而动能为零,即小球的速度为零。如果绳子断裂且外力全部消失,那么由于惯性,它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即保持在B点静止。
27.【答案】 (1)匀速
(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甲在相邻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基本相同,故甲球的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
(2)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都为G,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匀速;(2)小于;甲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它受的阻力等于其重力,即f=G;乙球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受的阻力小于其重力,即f′<G,所以f′<f,即甲球受到的阻力较大。
28.【答案】 4;静止;2;4
【解析】(1)木块从原地开始移动以后,改用4N的水平拉力,就可以使木块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相互平衡,即滑动摩擦力f=F=4N;
(2)如果开始时用2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因为2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物质的分类测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同步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华师大科学八上 第一单元 运动与力 质量评估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