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
展开1、理清全文的结构。
2、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中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重点: 掌握本文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学习本文中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是初中咱们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形象传神,深情感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他的另一篇抒情散文经典《荷塘月色》,看一看与流行歌曲《荷塘月色》意境有何不同。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1924年出版诗与散文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48年病逝于北京。
2、时代背景
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但他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
3、基础积累 词语
幽僻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宛然 凝碧 斑驳 峭楞楞
4、借助注释读懂《采莲赋》。
整体感知
5、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3)写夜赏的缘由。
第二部分(4—6)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
第三部分(7--尾)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回到现实生活。
合作探究
6、作者怎样设色着墨描写景物的?
荷塘曲折、 荷叶田田、 荷花袅娜、 荷香缕缕、 荷风微微、 荷下水脉脉 第四段传神地描写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第五段写如水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轻纱的梦、光与影的旋律,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第六段写荷塘四面。
品味语言
7、写月光为什么用“泻”而不用“照”、“铺”?
8、本文共用了三十多个叠字,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
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荷塘月色》的景:美、静、幽、朦胧,情:惬意、喜悦、陶醉、超脱忘我,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具有意境美。
作业设计
9、背诵课文四五六段。
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观荷缘起 引子
荷塘月色 主体
工笔荷塘
朦胧月色
写意杨柳
写景中之人 尾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
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3.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3.请同学思考,在这或幽僻或朦胧或安静或热闹的景色当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 朦胧 热闹
不平静 自由 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失落向往回归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1 故都的秋教案,共11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4.2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赏析第四段,赏析第五段,齐读第6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