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科学华师大地球上的生物同步练习第1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地球上的生物同步练习第2页
    初中科学华师大地球上的生物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球上的生物
    一、单选题
    1.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这是为了适应(    )
    A. 浅海环境                   B. 深海或海底环境                   C. 海洋中层环境                   D. 海洋上层环境
    2.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或熟悉的一些物体,是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钟乳石                               C. 珊瑚                               D. 冬眠的青蛙
    3.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包含生命现象(  )
    A. 春眠不觉晓                       B. 处处闻啼鸟                       C. 夜来风雨声                       D. 花落知多少
    4.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   )
    A. 共生者                             B. 寄生者                             C. 生物因素                            D. 非生物因素
    6.中国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B. “大树底下好乘凉”,形象地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C.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
    7.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影响                                    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 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海马                         B. 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D. 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
    9.人用手触摸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合拢,这说明了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 对刺激发生反应                            B. 遗传                             C. 多样性                             D. 适应性
    10.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能够繁殖                  B. 能生长、发育                  C. 能运动和发声                  D. 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11.衢州物产丰饶,下列特产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常山索面                             B. 江山蜂蜜
    C. 龙游发糕                            D. 开化青蛳
    12.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你认为如图所示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变黄的杨树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 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 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 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14.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弹钢琴         B.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馒头上长出“白毛”
    15.云南曾遭遇百年罕见大旱,但森林覆盖率较高的西双版纳旱情却不重.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影响生物
    16.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智能机器人                      B. 变形金刚                      C. 溶洞中的石笋                      D. 石头上的青苔
    17.极地狐的耳朵比沙漠狐的小,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食物
    18.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 生物能自身制造养料,而非生物不能
    C. 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                         D. 生物对环境变化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
    19.人类首次发现的抗生素为(    )


    A. 红霉素                                 B. 青霉素                                 C. 化脓菌                                 D. 霉菌
    20.下列动物中,摄取和排泄是同一开口的是(    )
    A. 草履虫                                    B. 水螅                                    C. 蚯蚓                                    D. 海星
    21.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是(    )
    A. 惊弓之鸟                           B. 飞蛾扑火                           C. 望梅止渴                           D. 蜻蜓点水
    22.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耐受程度,这5种鱼中,只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和可在全球水域分布的分别为(    )

    A. 1、2、3                             B. 5、3、4                             C. 3、4、2                             D. 2、1、5
    23.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 繁殖                          B. 排出废物                          C. 遗传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4.不同的生物的适应能力不同。下列哪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范围极为狭窄? (    )
    A. 北极熊和家蝇                   B. 大熊猫和家蝇                   C. 蟑螂和麻雀                   D. 袋鼠和大熊猫
    25.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荔枝龙眼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寄生虫                                     D. 水
    二、填空题
    2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能进行呼吸的一定是生物,但生物不一定能进行呼吸。_______。
    (2)珊瑚能由小长大,所以珊瑚是—种生物。_______。
    27.找出对应项(填符号)
    (1)猫生小猫,小猫长成大猫________
    猫看到老鼠会有追赶,老师看到猫会躲避________
    一窝小猫崽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________
    猫吃老鼠________
    植物到了秋天要落叶________
    A.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能生长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E.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雷鸟的羽毛冬天是白色,夏天是黑棕杂色________
    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漠化________
    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________
    在人行道树下比在烈日下凉爽________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________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28.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特化成刺状,这说明了生物能________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环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和豆的关系主要是关系________.
    29.如图是某生态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
    ③图中食虫鸟和昆虫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
    ④图中细菌等微生物分析动植物遗体,净化环境,说明生物________环境.
    30.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两项)
    3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_。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
    (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32.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唯一露出过真面目的。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约12~15m,头部宽1.5m,重达2~3t。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
    (1)“水怪”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________。
    (2)“水怪”的体表覆盖________,有保护作用。
    (3)“水怪”之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因为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这说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________的。
    三、实验探究题
    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4)“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34.图2—6—6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________ 。

    (2)图中的结构[  ________  ]  ________ 具有运动作用,具有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________   ]________ 

    (3)食物由[ ________  ]________ 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________  ] ________ 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 ________ 有一定的作用。

    35. 周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减小研究.
    (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
    (2)张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的蒜瓣的数量应________ ,然后将甲花盆分子阳光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气体体积应________ ;
    (3)根据假设预测,甲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绿色的,乙盆中长出的蒜苗叶子是________ 的;
    (4)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的特性。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进化的角度定义为“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现象”,生物体在构造上或功能上能产生变化适应环境。深海环境更加复杂,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这是为了适应深海或海底环境,B符合题意。 
     2.【答案】 D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冬眠的青蛙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3.【答案】 C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春眠是指睡觉,睡觉属于生命现象,啼鸟是指鸟的叫声,属于生命现象,夜来风雨声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花的凋零属于生命现象.
    4.【答案】 C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本题考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只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额原因,就能准确做题。
    5.【答案】 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鼠妇生活的其他生物.光照、土壤湿度、温度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其他生物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草是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因此草是属于影响豆苗生长的生物因素.
    6.【答案】 B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A正确.B、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森林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C、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C正确.D、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D正确.
    7.【答案】 D
    【解析】根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解题。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8.【答案】 D
    【解析】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A错误;
    B、机器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B错误;
    C、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C错误;
    D、细菌、丹顶鹤、水杉、鲨鱼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D正确.
    9.【答案】 A
    【解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人用手触摸含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
    10.【答案】 C
    解:据分析可见:A、B、D都属于生物基本特征,A、B、D不符合题意;
    C、能运动发声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发出声音.C符合题意;
    【解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 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11.【答案】 D
    【解析】根据生物的概念解题即可。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A.常山索面,不属于生物;B.江山蜂蜜,不属于生物;
    C.龙游发糕,不属于生物; D.开化青蛳,属于生物;
    12.【答案】 C
    【解析】①草履虫、③病毒、④衣藻都具有生命的共同特征,如生殖现象等,因此属于生物;但②机器人没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3.【答案】 D
    【解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答案】 D
    【解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以此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机器人的行为受人的操纵,它无生命现象;火山喷发和钟乳石长大是自然现象;馒头上的“白毛”是霉菌,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长。
    15.【答案】 C
    【解析】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16.【答案】 D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智能机器人、变形金刚、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石头上的青苔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要熟记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7.【答案】 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光、温度、水、空气等。极低狐的耳朵比沙漠狐的小,可以减少身体散热,适应极地寒冷气候。所以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18.【答案】 C
    【解析】要判断某一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最根本就是判断它有无生命,即能否与外界自主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就是新陈代谢),在此基础上,生物还同时具有能生长、繁殖、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自然界的物体都是不断运动的,不存在不动的物体;生物对环境变化能作出一定的反应,但非生物在环境条件改变后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水蒸气在外界温度降低时会液化成水滴。
    19.【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霉素的发现案例。1928年,弗莱明在他简陋的实验室了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现培养细菌的琼脂上附着了一层青霉菌,并且在青霉菌的周围,葡萄球菌不见了。就再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青霉素被发现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青霉素的发现案例。
    20.【答案】 B
    【解析】可根据八大类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判断选项
    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属原生动物,A错误;
    B、水螅,是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是同一开口,身体辐射对称,B正确;
    C、蚯蚓,是环节动物,摄食和排泄是分两个开口,C错误;
    D、海星,是棘皮动物,摄食和排泄是分两个开口,D错误。
    故选B
    21.【答案】 D
    【解析】本题考察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知识点。生物能对其他生物、阳光、水分、温度等等外界因素作出反应。惊弓之鸟指受弓箭惊吓的鸟,是鸟对外界刺激弓箭作出反应;飞蛾扑火是指飞蛾的趋光性,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将卵产在水面上,属于蜻蜓的繁殖现象;望梅止渴是人对梅子的刺激作出流口水的反应。因此应该选D。
    22.【答案】 D
    【解析】分析题图:1生活在温度最高,盐分最低的水域;2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最低的水域;3生活在盐度最高,温度适中的水域;4生活在温度较低,盐分较低的水域;5生活在盐度和温度都适中的水域。 由以上分析可知,2生活在北极海域,1只能生活在热带湖泊
    23.【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繁殖现象。每到春末夏初,是蛙类的繁殖季节,雄蛙有鸣囊,能够发出鸣叫声,吸引雌蛙前来交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蛙鸣的行为本质。蛙类通过鸣叫声进行求偶,进而完成交配过程,属于繁殖现象。因此,本题应该选A。
    24.【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北极熊对温度的要求高,主要分布在北冰洋;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保护动物,对环境的要求高,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袋鼠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家蝇、 蟑螂和麻雀的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广。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由生活常识可知,家蝇、蟑螂的无处不在,分布范围极广。A、B项有家蝇,C项有蟑螂均可以排出掉。
    25.【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我过幅员辽阔,从北方往南跨越了北温度、亚热带、热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影响着生物的分布。本题中,苹果说不宜在热带栽种是因为热带的温度过高,不适宜苹果说的生长;而荔枝龙眼必须生活在温度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环境中,不适宜在温度低的北方生长。因此,说明的是温度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二、填空题
    26.【答案】(1)对;(2)错
    【解析】(1)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进行呼吸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个别生物不能呼吸,如病毒,因此生物不一定能进行呼吸;
    (2)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因此珊瑚是生物的说法是错误。
    27.【答案】 (1)C;D;E;A;B
    (2)A;B;B;B;A
    【解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1)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生物能够生长.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生长现象;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猫看到老鼠会有追赶,老师看到猫会躲避现象属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一窝小猫崽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属于变异现象;猫吃老鼠是为了获得营养.植物到了秋天要落叶是为了排出废物.(2)雷鸟的羽毛冬天是白色,夏天是黑棕杂色是对环境的适应.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漠化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人行道树下比在烈日下凉爽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8.【答案】 适应;影响;竞争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仙人掌适应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荒漠干旱缺水,叶特化为剌,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根和茎都有贮水功能,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因此仙人掌的叶变成叶刺,根和茎都有贮水功能,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  影响环境;“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和豆的关系主要是关系  竞争.
    29.【答案】 阳光;空气;水;土壤;禾谷类;捕食;影响
    【解析】(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光、空气、水和土壤等.(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①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 水、空气等非生物条件.②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兔直接以禾谷类为食,因此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禾谷类.③昆图中食虫鸟以昆虫为食,二者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④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微生物分析动植物遗体,净化环境,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30.【答案】 前肢变为翼;身体呈纺锤形
    【解析】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有:1、鸟的体重:鸟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轻;鸟没有牙齿,而且不储存粪便,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2、鸟的体形:鸟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3、鸟的内部结构:鸟类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双重呼吸提高呼吸的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4、鸟的生理特点:鸟的食量特别大,可以保证飞行时能量的供应.鸟类的循环系统发达,供血充足,可以保证肌肉中氧气和能量的供应。鸟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以滑翔很远的距离。所以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特征是:前肢变为翼;身体呈纺锤形。
    31.【答案】 (1)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和繁殖
    (3)营养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4)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2.【答案】 (1)游泳
    (2)鳞片
    (3)适应
    【解析】材料中的“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唯一露出真面目的,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因此具有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结合鱼类的特征答题即可。 鱼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和水中生活相适应的,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根据分析可知“水怪”属于鱼类,具备鱼类的特征:
    (1)“水怪”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水的阻力,这种体形有利于游泳。
    (2)“水怪”的体表覆盖鳞片具有保护作用。
    (3)“水怪”之所以有很强的攻击性,是因为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它可以吃掉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动物,这说明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三、实验探究题
    33.【答案】 (1)应激性
    (2)新陈代谢
    (3)繁殖
    (4)生长
    (5)生物
    【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能进行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应激性);能遗传和变异;有严整的结构(细胞);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1)生物的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因此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2)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指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新一代,这体现了生物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特征;(4)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5)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故红杏属于生物。
    (1)生物的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因此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2)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指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新一代,这体现了生物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特征;(4)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5)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故红杏属于生物。
    34.【答案】 (1)倒置的草鞋
    (2)7;纤毛;8;表膜
    (3)9;口沟;6;胞肛;净化污水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如图。


    (1)草履虫的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因而叫做草履虫。草履虫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培养液的上层含氧丰富,因此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培养液的上层.要观察草履虫,应从上层取样。
    (2)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旋转前进;草履虫靠身体的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在 细胞内慢慢消化吸收,残渣由一个叫胞肛的小孔排出。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 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35.【答案】 (1)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
    (2)相同;相同
    (3)黄色
    (4)对照实验
    【解析】(1)针对张丽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故而做出的假设应该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2)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因而此实验设置时除了光以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3)因为甲盆是放在光下的,应该有叶绿素形成,故而是绿色的;而乙组是放在密闭的纸箱里的,不见光,应该没有叶绿素形成,故而呈现黄色.
    (4)此实验探究的是“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因而设置的变量应该是光.甲组和乙组一个是光照,一个是黑暗,只存在这一个变量,其他的条件都相同,这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相关试卷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测试(含解析):

    这是一份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单元测试(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华师大版1 艳丽多姿的生物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华师大版1 艳丽多姿的生物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地球的运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地球的运动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