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9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9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319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生物的多样性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生物的多样性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多样性
一、单选题
1.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 B. 乱砍滥伐 C. 疯狂捕杀 D. 生物入侵
2.下列不是我国举世闻名的特有物种的是( )
A. 大熊猫 B. 白鳍豚 C. 银杉 D. 东北虎
3.下列关于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不同的物种 B. 是不同的品种 C. 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D. 具有共同的祖先
4.下列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建立种质库 C. 制作标本 D. 颁布、实施相关法律
5.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
A. 它们的食量要相同
B. 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 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
D. 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能育后代
6.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是( )
A.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B.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7.目前野生的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200头,且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如不抓紧保护,很可能步白鳍豚后尘,在10~15年间出现功能性灭绝。下列关于江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猩猩相比,江豚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 B. 保护江豚应该和保护江豚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
C. 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其转移到水族馆 D. 气候变化是导致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8.下列不属于东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的是( )
A. 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 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C. 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 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9.下列现象属于森林锐减而导致的是( )
A. 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B. 干旱加剧,洪涝减少 C. 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D. 耕地增多,粮食丰产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 乱砍滥伐 B. 随意排放 C. 乱捕滥杀 D. 植树造林
11.下列人的特征中,不属于人的差异性的是( )
A. 直发和烫卷发 B. 单眼皮与双眼皮 C. 有耳垂与无耳垂 D. 挺鼻与塌鼻
12.市售荔枝的品种很多,形态、味道、果核大小、成熟时间都各有不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 B. 味酸核大的品种应该淘汰,只保留味甜核小的
C. 这些荔枝的基因略有差别 D. 优良的荔枝品种是经过人们长期培育选择才产生的
13.下列两种生物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 马和驴 B. 青蛙和蟾蜍 C. 柴犬和马尔他犬 D. 黑藻和红藻
14.下列不是生物体的性状的是( )
A.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B. 生物体的生理特征
C. 生物体的行为方式 D. 生物体的生殖发育方式
15.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 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C.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D.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16.下列关于砂糖橘和黄岩蜜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不同的物种 B. 是不同的品种 C. 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D. 具有共同的祖先
17.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 )
A. 繁殖速度降低 B. 栖息地气候不正常 C. 自然灭绝速度加快 D. 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18.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
C.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
19.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同时建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维护区,费用达八千万元,你认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移入海洋馆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完善法律法规 D. 加大宣传力度
2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21.国庆假期,阳阳同学来到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甚是可爱。下列关于大熊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是珍惜的哺乳动物
B. 大熊猫对坏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C. 在动物园圈养是保护大熊猫的唯一措施
D. 大熊猫被誉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22.下列哪一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A. 退耕还林 B. 植树造林和改善植被 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毁林,开垦草原,广种粮食
23.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生物物种进行移地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移地保护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C. 建立野生动物园 D. 建立水族馆
24.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偷猎 B. 栖息地丧失 C. 外来物种 D. 其他原因
25.目前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人类过度捕捞
③鱼的产卵量过低 ④鱼的食物短缺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6.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从生态角度看,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A. 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
B. 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
C. 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
D. 旅游开发有利于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无需考虑
27.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
A. 高杆水稻种的矮秆(抗倒伏)的变异 B. 从野生猪到家猪的变异
C. 从原鸡到肉用鸡的变异 D. 玉米白化苗的变异
28.下面这幅漫画的题目是《越卖胆越大》,图中人类的行为会直接导致( )
A. 破坏生物多样性 B. 降低人的寿命 C. 造成环境污染 D. 破坏动物栖息环境
29.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 B. 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
C. 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 D. “南橘北枳”的口味色泽性状
30.南京中山陵一带有一种不起眼的小草—琉璃草,最新研究证实琉璃草具有抗淋巴结核的功效。这一发现说明许多现在还不了解的野生生物( )
A. 具有直接价值 B. 具有间接价值 C. 具有潜在价值 D. 没有价值
二、填空题
31.请填写表中三大人种人的头部性状差异。
特征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肤色
浅色和黝黑色常为淡黄色
________
________
鼻梁
低和中等(印第安人)
________
________
唇厚
________
薄和中等
________
32.表中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表中的“百分比”是我国已知种类占世界已知种类的百分比),据表回答:
类群
我国已知种类(种)
世界已知种类(种)
百分比(%)
哺乳类
581
4342
13.38
鸟类
1244
8730
14.24
鱼类
3862
19056
20.3
(1)在已知种类中,我国占世界百分比最高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
(2)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其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
(3)上述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33.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的多样性。
34.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在15世纪以前,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动物严重危害了渡渡鸟的生存,致使渡渡鸟灭绝了。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果实中的种子才能正常萌发。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________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________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卡尔瓦利亚树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35.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36.浙江森林公安在“2020 雷霆行动”中,开展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的活动,首次查获用濒危盔犀鸟的头骨制成的艺术品。
(1)开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助于保护生物的________。
(2)盔犀鸟头骨可以制成艺术品,因它是实心的,易雕刻且外洪内黄,色彩艳丽,这种性状是由________ 决定的。
37.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2019年曾有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麂踪迹。黑鹿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鹿科属,体型较大,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鹿类之一,很多地区的这些珍稀保护动物都临灭绝。
(1)黑麂属于哺乳动物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___。
(2)黑鹿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瀕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8.浙江森林公安在“2020雷霆行动”中,开展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的活动,首次查获用濒危盔犀鸟的头骨制作的艺术品。
(1)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的结构;
(2)开展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的活动有助于保护生物的________;
(3)盔犀鸟头骨可制成艺术品,因它是实心的,易于雕刻,且外红内黄,色彩艳丽,堪比象牙。盔犀鸟头骨的这种性状是由________决定的,头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 。
39.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利用下表,回答问题:
危害其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它原因
对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
31%
32%
17%
20%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
(1)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40.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5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________呼吸;
(3)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麻雀会飞行,蝙蝠也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________的特征。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41.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50年代后期,华南虎还可能有4000个个体。由于受政府收购虎皮的鼓励和华南虎被认定为害兽的原因,导致华南虎被大量捕杀,数量急剧下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毁林种粮等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华南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同时由于林木资源无节制的砍伐,华南虎所捕猎的动物(如鹿、麂、山羊等)种群数量减少,使华南虎数量进一步下降。直到1977年,华南虎才被宣布为保护动物,但为时已晚,华南虎只剩不到200个个体。由于分布过于散乱,加上偷猎屡禁不止,1991年调查估计,野外只剩不到20只华南虎,且分散于各省。据调查,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就有华南虎的踪迹。当地政府为拯救它,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百山祖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野生豢养和人工繁育,扩大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
(1)华南虎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
(2)华南虎现处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大为减少的状态,潜在的危险是将丧失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3)简要写出造成华南虎数量下降的原因(写出两点):________。
(4)写出庆元县百山祖政府为拯救华南虎所要采取的措施:________。
42.阅读下面资料,并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三亚沿海自然环境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资料二 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而东寨港就有19种,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青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资料三 为了保护三亚的珊瑚礁和东寨港的红树林及其生态环境,海南省建立了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如今三亚珊瑚礁保护区内的珊瑚礁覆盖率已逐步回升,昔日荒凉的“海底沙漠”又迎来一批批“新住客”;曾经因为村民挖塘养鱼、过度捕捞而被破坏的东寨港红树林也恢复了昔日生机,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
(1)资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的多样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________。
(2)生活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生动物“鱼、虾”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
43.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今天,地球上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大约每300年灭绝1种鸟,每8000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人类出现以后,大约80年就有1种鸟灭绝,1000年就有1种哺乳动物灭绝;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300年间,平均每4年灭绝1种鸟,每6年灭绝1种哺乳动物;20世纪以来,每年就要灭绝1种鸟和1种哺乳动物;而在今天,地球上每天就有一个物种永远地消失了,有人估计,也许不久的将来,物种的消失速度将是每小时1种!
请你总结:
(1)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的因素为________。
(2)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可以做些什么?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极高,引发不法分子疯狂捕杀藏羚羊,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2.【答案】 D
【解析】银杉、大熊猫、白鳍豚都是我国特有的物种,东北虎则不是我国特有物种,D符合题意。
3.【答案】 A
【解析】由分析可知,红富士苹果和国光苹果是同一生物,具有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因此有共同的祖先,故A错误。
4.【答案】 C
【解析】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
B、种质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子)的低温保存设施,因此建立种质库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制作标本以动植物为材料,故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颁布、实施相关法律贯彻落实保护生物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5.【答案】 D
【解析】如果两个群体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则这两个群体的动物必为同一物种
6.【答案】 A
【解析】
A、四川的卧龙、王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大熊猫等生物(金丝猴,藏雪鸡,牛羚,白唇鹿,珙桐,水青树,连香树).符合题意。
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为保护对象的.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已绝迹)、穿山甲、苏门羚、小灵猫.重要经济兽类有赤麂、野猪、果子狸、豹猫、豪猪等,B不符合题意。
C、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保护区总面积4.19万公顷,1978年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为保护对象,D不符合题意。
7.【答案】 B
【解析】
A、猩猩是类人猿与人类关系最近,因此与猩猩相比,江豚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远而不是更近,A错误;
B、江豚是哺乳动物,因此刚初生的长江江豚通过母乳获取营养,B正确;
C、保护江豚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而不是将其转移到水族馆,C错误;
D、导致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偷猎和水污染,而不是气候变化,D错误。
8.【答案】 D
【解析】东海休渔制度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以利于幼鱼生长,减少鱼类捕捞,能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该制度是以保护鱼类为出发点的,并不是为了让渔船、渔民得到休整。
9.【答案】 C
【解析】
A、森林锐减,气候会变得更加干燥,A不符合题意。
B、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锐减会导致洪涝频发,B不符合题意。
C、森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森林锐减会使多种生物失去栖息地、失去食物,从而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C符合题意。
D、森林变成单一的农田后,许多物种会失去家园,从而导致物种丧失,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 D
【解析】乱砍滥伐、随意排放、乱不滥杀等都会破坏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植树造林则可以实现绿色发展。
11.【答案】 A
【解析】
A、 烫卷发与直发不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 单眼皮与双眼皮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 有耳垂与无耳垂 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挺鼻与塌鼻 符合“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 B
【解析】市售荔枝的品种很多,形态、味道、果核大小、成熟时间都各有不同.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味酸核大的品种如果淘汰,只保留味甜核小的,生物的多样性将会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减少.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因此味酸核大的品种应该保留一部分,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保留其潜在价值,为荔枝的遗传育种保留遗传材料;而不是味酸核大的品种应该淘汰,只保留味甜核小的,B符合题意。
13.【答案】 C
【解析】
A、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没有繁殖能力,二者属于两个物种,A不符合题意。
B、青蛙和蟾蜍不能交配产生后代,二者属于两个物种,B不符合题意。
C、柴犬和马尔他犬属于狗的不同品种,C符合题意。
D、黑藻和红藻存在生殖隔离,二者属于不同物种,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 D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 生物体的生殖发育方式属于生物的繁殖,不属于生物的性状, D符合题意。
15.【答案】 C
【解析】
A、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人们总是通过性状来区分出不同的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C符合题意。
D、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因此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 A
【解析】由分析可知, 砂糖橘和黄岩蜜桔是同一生物,具有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因此有共同的祖先,A符合题意。
17.【答案】 D
【解析】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是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或者大量的利用野生动物,可见归根结底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的,故D说法正确。
18.【答案】 B
【解析】
A: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故A错误;
B:就地保护指以各种类型的最新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故B 正确;
C:引进外来物种会对我国植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丰富我国的植物资源要从保护环境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做起。故C错误;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就地保护。故D错误。
19.【答案】 B
【解析】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0.【答案】 D
【解析】
A、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并不矛盾,A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让珍稀野生动植物在适宜它们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与繁衍后代,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任何生物都离不开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种生物的数量、种类发生剧烈变化都会影响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反之,生态系统若是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因为外来物种可能因在当地没有天敌制约其数量而疯长,进而侵占当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以及养料,最终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1.【答案】 C
【解析】
A、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因此要特别珍惜,A不符合题意。
B、大熊猫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它常会随着季节搬家,比如春天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迁移到阴凉的竹林中,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温暖的向阳山坡 ,B不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的最有效措施,比如另外的措施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植物园,进行专门的保护,也叫异地保护,所以在动物园中圈养其实并不是保护大熊猫唯一的措施,C符合题意。
D、大熊猫确实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物以稀为贵,D不符合题意。
22.【答案】 D
【解析】毁林,开垦草原,广种粮食会破坏、减少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3.【答案】 A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把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4.【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且要将知识与图形的转换相联系,难度中等,属于掌握层次。
25.【答案】 A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鱼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原因。
26.【答案】 B
【解析】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了一条观光小路,这一行为会使得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威胁到它的生存,B符合题意。
27.【答案】 A
【解析】A、高杆水稻种的矮秆(抗倒伏)的变异,是对水稻的生长有利的,属于有利变异;B、从野生猪到家猪的变异,家猪跑的慢,不适应野外环境,因此是不利变异;C、从原鸡到肉用鸡的变异,肉用鸡飞行能力差,不适应野外环境,因此是不利变异;D、玉米的白化苗,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属于不利变异。
28.【答案】 A
【解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由于人类对野生动物滥捕滥杀,造成某些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A符合题意。
29.【答案】 D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0.【答案】 C
【解析】考查生物的利用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二、填空题
31.【答案】 浅色;深色;高;低和中等;中等和厚;厚和很厚
【解析】白色人种的肤色为浅色,黑色人种肤色为深色,白色人种的鼻梁高,黑色人种的鼻梁为低和中等,黄色人种的唇厚为中等和厚,低和中等,黑色人种的唇厚为厚和很厚。
32.【答案】 (1)鱼类
(2)哺乳类;胎生、哺乳
(3)物种
【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从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占世界百分比最高的动物类群是鱼类。
(2)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哺乳类,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3)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上述资料列举出不同的物种,说明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33.【答案】 遗传
【解析】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实用意义。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的杂交稻利用的遗传多样性,从而选择出高产的水稻。
34.【答案】 (1)物种
(2)遗传
(3)生态系统;物种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是种内基因的变化,并反映在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上。一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现存的多种多样生物,经过漫长进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适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渡渡鸟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
(2)渡渡鸟消失了,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库也随之消失,人类的活动也破坏了遗传多样性。
(3)渡渡鸟灭绝后,卡尔瓦利亚树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致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环境,导致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
35.【答案】 移地保护;就地保护
【解析】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采取了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移地保护、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文件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包括:就地保护、移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36.【答案】 (1)多样性
(2)基因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1) 开展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的活动,有助于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物种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37.【答案】 (1)胎生、哺乳
(2)栖息地丧失
【解析】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哺乳动物 最重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黑麂 是哺乳动物,所以最重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在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 ,2019年曾有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麂踪迹 。自然保护区是依法划出的给一些珍稀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从另一侧面也反应了,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38.【答案】 (1)消费者
(2)多样性
(3)基因;器官
【解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_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器官就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应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了生态系统。
(1)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结构,因为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开展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的活动,保护了生物就是保护了动物的多样性。
(3)盔犀鸟头骨可制成艺术品,因它是实心的,易于雕刻,且外红内黄,色彩艳丽,堪比象牙。盔犀鸟头骨的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头骨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
39.【答案】 (1)栖息地丧失;偷猎;栖息地丧失
(2)栖息地丧失
【解析】应当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1) 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为偷猎31%,栖息地丧失32%,外来物种入侵17%,其它原因20%, 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和偷猎;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栖息地丧失为60%,因此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2) 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中栖息地丧失32%,对鸟类的危害程度中栖息地丧失为60%,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丧失。
40.【答案】 (1)软体;D
(2)鳃
(3)B
(4)胎生哺乳
(5)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包括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
(1)A是蜗牛,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蝴蝶是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其他均为脊椎动物;故答案为:软体;D;
(2)E是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答案为:鳃;
(3)上述5种动物,只有属于鸟类的麻雀体温恒定;故答案为:B;
(4)哺乳类的特有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这是其他动物不具备的;故答案为:胎生哺乳;
(5)动物最大的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因此保护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解答题
41.【答案】 (1)华南虎的数量本来就已经很少了,而且在不断地减少
(2)物种
(3)大量捕杀华南虎;华南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4)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百山祖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野生豢养和人工繁育,扩大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
【解析】
(1)由上述资料可知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由于人为破坏,华南虎只剩不到200个个体,华南虎的数量原本很少,但仍然还在不断减少,因此物以稀为贵是华南虎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主要原因。
(2)生物的多样性包含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华南虎现处于一个隔离的且数量大为减少的状态,潜在的危险为丧失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3)由上述资料可知,人类大量捕杀华南虎以及破坏华南虎的栖息地是华南虎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4)由上述资料可知,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就有华南虎的踪迹。当地政府为拯救它,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百山祖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野生豢养和人工繁育,扩大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
42.【答案】 (1)物种;鱼
(2)鳃
【解析】
(1)资料一中"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这句话体现了物种多祥性。若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那么与珊瑚虫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是鱼,鱼属于有脊椎动物,虾、贝、珊瑚虫属于无脊椎动物。
(2) 生活在两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水生动物“鱼、虾”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
43.【答案】 (1)人类的偷猎,栖息地的丧失等
(2)举报偷猎行为,宣传保护政策等
【解析】从以上资料可以发现,人类不珍惜生物,人为的破坏,比如人类的偷猎、生物的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的因素。
举报偷猎行为,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地球的运动课后复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