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一.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 余音绕梁 B. 尘土飞扬 C. 桂花飘香 D. 大雪纷飞2.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关于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B.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势能不可能为零C.等质量的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D.冰熔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变大3.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变小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D.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4. 在下列四个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B. 夏天在马路上洒水可以降温C. 沿海地区比沙漠昼夜温差小D. 暖气管道中用热水散热供暖5.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喝一口热茶,胃暖暖的 B. 两手用力摩擦,手感到热C. 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很烫 D.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变热6. 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B. 乙图: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 丙图: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 丁图: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8.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工具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甲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量比乙液体温度升高量大9. 如图所示,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内能减小 B. 动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增大10.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4.2×103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砂石0.92×103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相同B.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11.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放在同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同时取出,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冷水中,在分别达到平衡时,放甲金属的杯中水温较高,则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是(  )A. 甲的比热容大 B. 乙的比热容大 C. 甲、乙比热容相同 D. 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增加B.加热时管内的水不断汽化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其内能减少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1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14.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水中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 2.52×105J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3:2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 2:3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 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 2:315.将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可判断(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m0:m=1:28B.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m0:m=1:32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m0:m=1:24D.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m0:m=1:20二、填空题16.春夏季节,漫步公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  现象。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17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小萱常用手给奶奶搓背,搓背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18.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软木塞冲出试管口,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木塞的_____能。19.如图所示,“水地暖”是在地面下安装散热管,用燃气壁挂炉加热水在散热管中循环流动向地面散热从而使房间暖和起来,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用燃气壁挂炉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是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0.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两杯水吸收的热量Q    Q,两金属块比热容cA    cB(均选填“>”“<”或“=”)21.用天然气灶烧水时,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如果这个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了1.26×106J的热量,这些能量可以使     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c=4.2×103J/(kg•℃)]三、实验题22. 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23. 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明做了2个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了,说明玻璃筒内气体的___________升高,___________增大。(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瓶口出现白雾。瓶塞跳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3)上面2个实验说明,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最后温度/℃加热时间/min10025455食用油10025655(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装置,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都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若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升高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       (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这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强。(3)若小明实验前。用温度计测出初温不同的水和食用油的温度,然后加热相同的时间,用温度计测出水和食用油末温也不同,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大小关系。(4)同组的小华又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分别用质量均1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另外一种液体的比热容,并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水10min放出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四、计算题25.茗茗将一块质量是2kg的金属块放入92℃的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迅速取出放入另一个装有5kg水的绝热容器中,容器中水温为40℃,放入金属块后水温最终上升到44℃,不计热量损失。(c=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该金属的比热容。    26. 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36℃,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 余音绕梁 B. 尘土飞扬 C. 桂花飘香 D. 大雪纷飞【答案】C2.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关于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B.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势能不可能为零C.等质量的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D.冰熔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变大【答案】D3.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变小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D.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答案】AB4. 在下列四个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B. 夏天在马路上洒水可以降温C. 沿海地区比沙漠昼夜温差小D. 暖气管道中用热水散热供暖【答案】B5. 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喝一口热茶,胃暖暖的 B. 两手用力摩擦,手感到热C. 反复弯折铁丝后,弯折处很烫 D.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变热【答案】A6. 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B. 乙图: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 丙图:抽出玻璃板,两瓶内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说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 丁图: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答案】B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答案】B8.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工具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甲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量比乙液体温度升高量大【答案】A9. 如图所示,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内能减小 B. 动能不变 C. 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增大【答案】D10.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4.2×103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砂石0.92×103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相同B.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D11.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放在同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同时取出,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冷水中,在分别达到平衡时,放甲金属的杯中水温较高,则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是(  )A. 甲的比热容大 B. 乙的比热容大 C. 甲、乙比热容相同 D. 无法判断【答案】A12.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冲出,同时管口附近产生“白气”。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温上升时,水的内能增加B.加热时管内的水不断汽化C.管内气体对橡皮塞做功,其内能减少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答案】D1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饮食习俗,关于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粽子时,粽子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B.高压锅煮粽子,利用了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C.刚出锅的粽子,不能直接用手拿,是由于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剥粽子时,粽叶与糯米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C。【解析】解: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正确;B.高压锅内气压高,所以液体的沸点也会升高,故B正确;C.热量是过程量,可以说吸收、放出,但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D.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14.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纯净水,并用不同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杯水中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 2.52×105J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3:2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杯水升高的温度之比 2:3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从 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 2:3【答案】D15.将质量为m0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了3℃,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上升了2.8℃.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可判断(  )A.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87℃,m0:m=1:28B.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69℃,m0:m=1:32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54℃,m0:m=1:24D.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为48℃,m0:m=1:20【答案】A二、填空题16.春夏季节,漫步公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  现象。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答案】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7 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性质。小萱常用手给奶奶搓背,搓背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答案】    ①. 大    ②. 做功18.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软木塞冲出试管口,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木塞的_____能。【答案】    ①. 内    ②. 机械19.如图所示,“水地暖”是在地面下安装散热管,用燃气壁挂炉加热水在散热管中循环流动向地面散热从而使房间暖和起来,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用燃气壁挂炉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是   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比热容;2.52×10520.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两杯水吸收的热量Q    Q,两金属块比热容cA    cB(均选填“>”“<”或“=”)【答案】<;<。21.用天然气灶烧水时,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如果这个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了1.26×106J的热量,这些能量可以使     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c=4.2×103J/(kg•℃)]【答案】热传递;3.75。三、实验题22. 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______。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2~8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答案】    ①. 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②. 小于    ③. 2.1×10523. 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明做了2个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了,说明玻璃筒内气体的___________升高,___________增大。(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瓶口出现白雾。瓶塞跳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3)上面2个实验说明,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    ①. 温度    ②. 内能    ③. 内    ④. 机械    ⑤. 做功24.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最后温度/℃加热时间/min10025455食用油10025655(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装置,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和初温都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若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升高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       (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这表明,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强。(3)若小明实验前。用温度计测出初温不同的水和食用油的温度,然后加热相同的时间,用温度计测出水和食用油末温也不同,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大小关系。(4)同组的小华又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分别用质量均1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另外一种液体的比热容,并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水10min放出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答案】(1)B;(2)相同;水;大于;水;(3)能;(4)4.2×104;1.8×103J/(kg•℃)。四、计算题25.茗茗将一块质量是2kg的金属块放入92℃的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迅速取出放入另一个装有5kg水的绝热容器中,容器中水温为40℃,放入金属块后水温最终上升到44℃,不计热量损失。(c=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该金属的比热容。【答案】(1)水吸收热量为8.4×104J;(2)该金属比热容为0.875×103J/(kg•℃)。【解析】解:(1)水吸收热量:Q=cm(t﹣t)=4.2×103J/(kg•℃)×5kg×(44℃﹣40℃)=8.4×104J,(2)不计热量损失,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Q=8.4×104J,由题意可知,金属的初温为92℃,末温为44℃,则该金属的比热容:c0.875×103J/(kg•℃),答:(1)水吸收热量为8.4×104J;(2)该金属比热容为0.875×103J/(kg•℃)。26. 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温度为36℃,放入836℃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5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不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c=4.2×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1)此刀具在火炉中吸收了多少热量?(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答案】(1)3.36×105J;(2)36℃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创新,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十三章 内能第2节 内能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