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第1页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第2页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 需要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
    1.(2020鄂州,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冰棒周围冒白气
    C. 冰雪消融 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
    2.(2020广州,3)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3.(2020黄冈,1)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吉林雾淞 B.草上露珠 C.浓雾消散 D.冰雪融化
    4.(2020株洲,4)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

    A. 升华 B. 凝华 C. 液化 D. 汽化
    5.(2020菏泽,6)下列生活情景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滴水成冰 D.湿手变干
    6.(2020常德,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7.(2020盘锦,3)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露珠是霜熔化形成的
    B. 露珠静止不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 风吹叶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露珠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8.(2020赤峰,4)下面四幅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9.(2020广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B.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相对于窗外的树是静止的
    C. 春天扑鼻而来的花香,是一种扩散现象
    D.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的聚变获得电能
    10.(2020咸宁,2)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11.(2020 阜新,4)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 B. 雾凇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 降雪
    12.(2020海南,4)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13.(2020娄底,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新化的腊肉、猪血丸等食材广受娄底人青睐,其中“三合汤“更是以麻、辣、嫩、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B.切腊肉前,需把刀磨快,是为了增加压力
    C.制好的猪血丸,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三合汤”的山胡椒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时才运动
    14.(2020福建,17) 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是        的。
    15.(2020云南,10)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高度时___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6.(2020襄阳,14)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____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
    17.(2020南宁,25)在古代为了使箭射得更远,通常把箭头做得质量较大,使箭的重心前移。在开展“让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兴趣活动中,放飞前,当我们对着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就可以使纸飞机飞得更远,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哈气”能使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原因。



    18.(2020黔西南,13)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0齐齐哈尔,15)小华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高原地区需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低,水的沸点   (选填“低”或“高”)。
    20.(2020达州,12)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热过程。
    21.(2020凉山,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戴的护目镜往往会因为起了一层水雾而看不清,形成这层水雾的物态变化是   ;护士们在护士站听到病床呼叫器的蜂鸣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
    22.(2020丹东,27)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________;
    (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________;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 只填字母);
    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评估 D.分析与论证 E.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______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____(选填 “AB”、 “BC” 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23.(2020通辽,20)小强对有关热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1)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画出了图象甲,由图象甲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他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温度-时间”图象乙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C,其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24.(2020南京,23)如图甲所示,用100g初温为90℃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c水=4.2×103J/(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下同)加热,______记录温度计示数。分析数据,完成实验。
    25.(2020衡阳,23)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6.(2020山西,3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
    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
    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
    (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列举一例即可)。

    27.(2020临沂,22)2019年12月31日7时10分,随着G1587次列车(如图)缓缓驶出站台,鲁南高铁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
    (1)站台上标有黄色安全线,与列车高速驶过时车体附近气体面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有关。
    (2)乘坐该趟列车的小明进入温暖的车厢时,眼镜片上立即蒙上了一层“水雾”,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用列车上的插座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属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28.(2020荆门,15)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3)图乙、丙是朵朵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分析该图除可知水的沸点外,还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29.(2020呼和浩特,17)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C的甲、乙液体加热( m甲< 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 ,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C;
    (2)甲液体第100s的内能______第110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30.(2020广东,23)为了“探究水满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水进行实验。

    (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选填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九:汽化和液化参考答案
    1.(2020鄂州,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 B. 冰棒周围冒白气
    C. 冰雪消融 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
    【答案】B
    2.(2020广州,3)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答案】C
    3.(2020黄冈,1)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吉林雾淞 B.草上露珠 C.浓雾消散 D.冰雪融化
    【答案】B
    4.(2020株洲,4)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理现象(  )

    A. 升华 B. 凝华 C. 液化 D. 汽化
    【答案】C
    5.(2020菏泽,6)下列生活情景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滴水成冰 D.湿手变干
    【答案】B。
    6.(2020常德,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答案】B
    7.(2020盘锦,3)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露珠是霜熔化形成的
    B. 露珠静止不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 风吹叶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露珠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C
    8.(2020赤峰,4)下面四幅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 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答案】B
    9.(2020广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B.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人,相对于窗外的树是静止的
    C. 春天扑鼻而来的花香,是一种扩散现象
    D.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的聚变获得电能
    【答案】C
    10.(2020咸宁,2)医护人员所戴的护目镜容易起水雾。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与下列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A.玻璃上的“冰花” B.嘴里呼出“白气” C.湿衣服变干了 D.雪人直接变小
    【答案】B
    11.(2020 阜新,4)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 B. 雾凇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 降雪
    【答案】A
    12.(2020海南,4)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答案】B
    13.(2020娄底,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新化的腊肉、猪血丸等食材广受娄底人青睐,其中“三合汤“更是以麻、辣、嫩、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B.切腊肉前,需把刀磨快,是为了增加压力
    C.制好的猪血丸,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
    D.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三合汤”的山胡椒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时才运动
    【答案】C。
    14.(2020福建,17) 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导航卫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是        的。
    【 答 案 】液化;静止
    15.(2020云南,10)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规范要求调整铁圈高度时___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需要 (2). 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6.(2020襄阳,14)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____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
    【答案】 (1). 吸热 (2). 比热容
    17.(2020南宁,25)在古代为了使箭射得更远,通常把箭头做得质量较大,使箭的重心前移。在开展“让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兴趣活动中,放飞前,当我们对着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就可以使纸飞机飞得更远,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哈气”能使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原因。

    【答案】当我们对着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机头纸面时,液化成小水珠,水珠附着在机头上,增大了飞机头的质量,使飞机重心前移,于是飞行更远。
    18.(2020黔西南,13)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蒸汽凝华;放热;水蒸气液化;放热
    19.(2020齐齐哈尔,15)小华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高原地区需用高压锅才能将食物煮熟,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低,水的沸点   (选填“低”或“高”)。
    【答案】大气压;低。
    20.(2020达州,12)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______热过程。
    【答案】 (1)汽化 (2)吸
    21.(2020凉山,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我们最可爱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戴的护目镜往往会因为起了一层水雾而看不清,形成这层水雾的物态变化是   ;护士们在护士站听到病床呼叫器的蜂鸣声是由物体   产生的。
    【答案】液化;振动。
    22.(2020丹东,27)小明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器材时,图甲和图乙两套实验装置器材的组装顺序都是由下至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酒精灯用________;
    (2)小明用图甲实验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海波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海波________;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书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完整展示了探究实验要经历的七个探究要素。请把下列五个探究要素按照探究实验过程的顺序正确排序______( 只填字母);
    A.设计实验 B.猜想与假设 C.评估 D.分析与论证 E.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如图乙,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中,中心有孔的纸板,除了有固定温度计的作用,还有______的作用,从而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5)如图丙,小明完成实验后,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中____(选填 “AB”、 “BC” 或“CD”)段图象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外焰加热 (2). 受热均匀 (3). BAEDC (4). 减小热量的损失 (5). CD (6). 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变
    23.(2020通辽,20)小强对有关热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1)先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时画出了图象甲,由图象甲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他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温度-时间”图象乙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C,其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答案】 (1). 晶体 (2). 热传递 (3). 低于 (4). 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24.(2020南京,23)如图甲所示,用100g初温为90℃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c水=4.2×103J/(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下同)加热,______记录温度计示数。分析数据,完成实验。
    【答案】 (1)95 (2)2.1×103 (3)继续 (4)继续
    25.(2020衡阳,23)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3)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
    (5)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1)自下而上;(2)扩散;汽化;(3)低于;(4)试管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5)升高。
    26.(2020山西,3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的水纯化技术,可以为世界解渴
    全世界18亿人常年缺水,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是人类水资源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33岁的南京大学教授朱嘉及其团队,模仿蘑菇的碳基吸收体,设计制作了集热蒸发一体化的人工蒸腾器件,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供水通道利用毛细效应,把水供应到碳基吸收体上,碳基吸收体具有吸光性强且内部热导很低的特性,使其只能给界面处的水加热,让水一层一层蒸发。顶端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这种材料和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光蒸汽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在供水通道与海水接触处,团队受睡莲叶启发,设计了多级结构。成功实现水蒸发后,盐全部躺在容器底部,让水和盐溶质完全分离。保障器件不结垢,能长效利用。
    这项变革性水纯化技术,便携、高效、低成本、无污染,让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产业化,为世界解渴,造福全人类。
    (1)通过器件收集到大量的水蒸气,还要经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才能变成淡水,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人工蒸腾器件在提高光蒸汽转化效率方面的做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这项新的水纯化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   (列举一例即可)。

    【答案】(1)液化;放热;(2)碳基吸收体的顶端制成像蘑菇一样的伞状结构;污水处理。
    27.(2020临沂,22)2019年12月31日7时10分,随着G1587次列车(如图)缓缓驶出站台,鲁南高铁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
    (1)站台上标有黄色安全线,与列车高速驶过时车体附近气体面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有关。
    (2)乘坐该趟列车的小明进入温暖的车厢时,眼镜片上立即蒙上了一层“水雾”,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用列车上的插座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属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答案】(1)小;(2)液化;(3)用电器。
    28.(2020荆门,15)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下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3)图乙、丙是朵朵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分析该图除可知水的沸点外,还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答案】(1). A处向上 (2). 减少从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3). 乙 (4).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9.(2020呼和浩特,17)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C的甲、乙液体加热( m甲< 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 ,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C;
    (2)甲液体第100s的内能______第110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答案】 (1). 58.0 (2). 小于 (3). 正确 (4).由图可知,在0﹣30s内,甲乙变化图象是重合的,即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根据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小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30.(2020广东,23)为了“探究水满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水进行实验。

    (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选填 “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 []
    【答案】 (1). 自下而上 (2). (3). 99 (4). 不可行 (5).


    相关试卷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三十二:力: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三十二:力,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十六:汽化与液化: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十六:汽化与液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红外线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十五:光的反射: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专题十五:光的反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增大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