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精品达标测试,共6页。
A.电视机B.电冰箱C.洗衣机D.空调
2.工业化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下列现象符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社会的有( )
①人们爱穿简朴方便实用的服装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
③人们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
④休闲娱乐活动还未打破传统的等级界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工业化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资本家无视工人的权益
②巧克力,茶叶等成为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食品
③工人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④无视消费者健康,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1871年12月,日本岩仓使团访问欧美12国,参观考察欧美各国先进文化和制度,以备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参考。岩仓使团访问欧美期间,可能会看到的新生事物有( )
①人们使用洗衣机洗衣服
②妇女们在广场庆祝妇女节
③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④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学,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牛顿力学的确立创造条件牛顿力学强调科学理性,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启蒙运动批判宗教神学,解放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最相符合的是( )
6.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
B.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
C.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D.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7.100多年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让德国克服了资源贫乏的难题,技术精湛的德国工人能将原料的价值加几倍甚至几十倍,使“德国制造”享誉全球。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教育
③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政治基石
④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8.福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可能经历的情况有( )
①乘火车外出旅行
②到城市出差,打电话向家人报平安
③晚上住进宾馆后,在电灯下读书
④工作结束后上网聊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
B.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
C.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D.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10.历史学习注重事件内在联系的分析,下列事件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茶馆、酒楼、戏园大大增加
B.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
D.“铁血政策,武力统一”→奠定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
11.清谭嗣同《仁学》二三:“况轮船、铁路、电线、德律风之属……更乌从而绝之乎?”茅盾《机械的颂赞》:“交通停顿了,马达不动了,电灯不亮了,德律风不通了,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上海,便将成为死的黑暗的都市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德律风”是( )
A.电子计算机B.电话C.电梯D.地铁
12.图示法是概括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给下面图中的“?”处填上合适的选项:(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非选择题
13.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总体上看,1830~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几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芙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2)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四 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14.世界近代史上,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两个全球性的技术飞跃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选自任世江《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材料二:从1851年到1900年,德国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的成果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
(2)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居世界第一的是哪个国家?请列举该国的两项重大发明(要写出发明者)。
材料三:科技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科技革命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实例描述工业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5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故A项错误。B.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诞生于1918年,是由美国的卡尔·维纳特公司的E·J科伯兰德工程师设计制造的,故B项错误。C.1858年,美国人史密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故C项正确。D.空调的发明者是威利斯·开利,1928年,他开发了第一台家用空调,故D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①②③.三项所述属于工业化影响所导致的社会变迁不同侧面的体现,与题干主旨相吻合。故①②③正确。
3.【答案】C
【解析】①③④.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追求高额利润,压榨工人剩余价值,工人权益被忽视,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包括以次充好,无视消费者健康,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等问题,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①根据“1871年12月,日本岩仓使团访问欧美12国,参观考察欧美各国先进文化和制度”此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人们可能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故①正确。②此时还没有设立妇女节这一节日,故②错误。③在当时欧美的教育制度相对先进,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故③正确。④流水线与1913年开始使用,时间不符,故④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据题干“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学,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牛顿力学的确立创造条件牛顿力学强调科学理性,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启蒙运动批判宗教神学,解放思想,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起到了推动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解放。故选:C。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南美的解放者”,结合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故选:B。
7.【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①④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错误;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但不是政治基石,③错误;故B正确。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没有出现网络,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C项正确。
ABD.选项中都有④工作结束后上网聊天,当时还没有网络,故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煤炭的大量开采,轮船的发明促进了水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火车的发明促进了陆上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电的广泛应用,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只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是正确的。故选D。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相关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重农抑商,不利于商业的发展,会阻碍茶馆、酒楼、戏院等的发展,A不存在因果关系。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中的工厂。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是中心和象征。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城市化的发生,也出现了各种城市病:环境污染、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B的因果关系成立。哥白尼的“日心说”,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了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C的因果关系成立。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武力统一了德国,奠定德国未来军国主义的传统。D的因果关系成立。故选A。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茅盾《机械的颂赞》:“交通停顿了,马达不动了,电灯不亮了,德律风不通了,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上海,便将成为死的黑暗的都市了”判断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律风是电话,故B正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依据题干图中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可知,在19世纪60——7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内战,这是工业革命引起的变革;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是指英国宪章运动,因为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的生活却得不到改善,开始反抗。英国在工业革命后向外国扩张和掠夺,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是指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这都与工业革命有关。故选B。
13.【答案】
(1)内燃机的发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使用(任意两点可得2分)(只写第二次工业革命只给1分)
(2)“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说明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贫困(1分)“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说明环境污染严重(1分)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说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创造巨额财富,推动了工业文明进程(1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内燃机,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大量石油资源。所以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
(2)本题考查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影响:“工人阶级的状况,明显要比法国糟糕”说明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贫困。“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说明环境污染严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说明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创造巨额财富,推动了工业文明进程。
14.【答案】
(1)蒸汽机的使用提高了煤铁的开采能力或机器的广泛使用,对煤铁的需求量增加。
(2)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成功研制有线电话;福特建造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等。
(3)积极影响:①蒸汽机的应用,提高了煤铁等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使用,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电报、电话的使用,使人们通信更加便捷,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④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如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材料一所示时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核心动力——蒸汽动力的应用促使煤使用量增加,英国煤产量也随之迅速增长。蒸汽机或机器生产被运用于煤炭开采领域,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
(2)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从1851年到1900年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居世界第一的是美国,具体成就联系所学可知,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成功研制有线电话;福特建造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等。
(3)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材料三“科技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科技革命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积极和消极影响,故联系所学,紧扣“生产、生活”的题意一分为二辩证分析作答。积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对生产力、交通运输、电讯等方面,消极方面,主要是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精品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优秀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谭嗣同《仁学》二三,图示法是概括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精品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