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配套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8.1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配套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2年),共9页。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教案)第一课时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课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单元第八单元第一节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认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3、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4、通过分析文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并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特点和不同的人口政策。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难点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提问:你知道全球第70亿个婴儿出生在哪里吗?展示资料: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70亿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能源、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等等,70亿的概念是你们每个人所能想得到的一切,乘以七十亿倍”。思考:为什么世界70亿人口日备受关注?学生回答。观看资料 学生发言。这样导入来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新知详解(一)世界人口增长师:你知道地球上人口已经有多少人吗?师:截止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特点。师总结:1.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在不断增长。2.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有差异的:①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缓慢增长;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③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迅猛增长,使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加。小视频:世界人口的增长读图活动: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然后说说从计算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人口每增加10亿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提问: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用什么来表示?师: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再提问: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别代表什么?师总结:大于零表示人口增长;等于零表示人口停止增长;小于零表示人口负增长。点拨: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学以致用:2010年,某地的总人口为6562万,出生率为1.15%,死亡率为0.68%,请你计算一下,2010年度该地自然增长的人口有多少?展示七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提问:读图,说一说哪些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慢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关系?师总结: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就目前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普遍较高。想一想: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到自然增长影响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师总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到自然增长影响外,还与人口迁移有很大关系。当今社会,人们寻求新居住地的迁出、迁入活动十分普遍。读图活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图1.根据地图,指出人口迁入地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迁出地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迁入地主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家;迁出地主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意大利、希腊、土尔其等国家。)2.说一说,图中的人口迁移对欧洲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口迁移会使欧洲的人口数量增加)3.这些地区人口的迁入会对该地区的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请至少列举三个方面。①提供大量劳动力②加重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③引发交通、居住、教育、卫生等社会问题,增加政府管理难度。(二)世界人口问题引导学生阅读94页印度和日本的人口资料图讨论与探究:师总结:特点:印度人口过多,人口增长快;日本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严重。问题:印度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带来资源环境的压力,还给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日本人口增长过慢,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点拨:印度和日本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思考:你认为印度和日本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措施使其人口与社会经济达到协调发展?师总结:印度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日本应鼓励生育,发展经济,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师小结: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问题和矛盾,人口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回答:人口自然增长率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计算回答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地球上人口总量已突破70亿,很庞大的数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讨论探究能力,语文表达能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除了自然增长,还有人口的迁移。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堂练习1.世界人口从20亿增加到30亿,经历了30年;从30亿增加到40亿,经历了15年;从40亿增加到50亿,经历了13年;从50亿增加到60亿,经历了12年。这说明( D )①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不断缩短②世界人口总量增加③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在不同的国家是有差异的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加快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到自然增长的影响外,还与什么有很大关系( B )A.经济发展 B.人口迁移C.环境变化 D.粮食供应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会直接导致( B )A.劳动力过剩 B.人口老龄化C.生活贫困 D.劳动力资源紧缺4.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水、土地、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起( A )A.资源问题 B. 环境问题C. 土地问题 D. 能源问题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板书设计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教案)第二课时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课题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单元第八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2、在讨论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重点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提问:通过这两张图片,你有何感受?学生回答:人山人海通过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新知详解(一)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的基本国情展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图,提问: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达到多少?明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不同阶段人口的变化特点展示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图,读图活动:根据折线图,描述我国人口数量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明确:1949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落后,战乱),1949年至1982年,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至今人口持续增长,但速度减缓(实行了计划生育,但人口基数仍然很大)。思考与讨论:对于我国人口控制的目标,有一些不同看法。请你仔细观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说说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观点1:现在,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只有4.79‰,在本世纪把我国人口控制在 15亿以内的目标不难实现。观点2:尽管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 口仍较多,要在本世纪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任务还很艰巨。明确:观点2比较符合我国人口实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人口总数还会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5亿以内,任务还很艰巨。(二)我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由来师:人是生产者,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工具,创造更多的财富。人又是消费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提问:人口过多或过少会产生什么后果?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师明确:如果人口太少,就会人口老龄化,缺少劳动力,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经济难以发展。我国采取的措施是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如果人口太多,增长过快,自然环境就会因负担太重遭到破坏,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如: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提问: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口观?明确: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展示三幅图:中国人口占世界百分比图、五国每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图、1982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提问:结合上图,说说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明确: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3)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展示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图、乱砍乱伐、水污染、地面下陷图,提问:以上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由于我国人口过多,对资源需求增加,导致出现乱砍乱伐、水污染现象,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我国已有三十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下陷、裂缝、坍塌等现象。展示有关“人口老龄化”的三幅图,提问:结合材料,说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明确: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家庭的负担,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大,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播放小视频:小视频:人口老龄化小结:根据以上资料,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国情对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到破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带来就业、教育、住房、交通、医疗保健等社会问题,制约经济的发展。对家族的影响: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阻碍生活水平的提高。(4)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提问:目前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什么?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效: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了人口对资源、教育、就业、医疗条件等的适应性。播放小视频:计划生育提问:除了计划生育,还有哪些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对策?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实施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13.7亿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计划生育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讨论回答 了解我国人口总数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分析讨论探究能力,并从此讨论中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增长快的现状。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三个特征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 视频更加形象直接,全球理解 了解我国计划生育从产生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并讨论了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通过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以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堂练习1.截止到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 A )A.13.7亿 B.12.95亿C.15亿 D.16亿2.造成我国新增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基数大 B. 出生率太高C. 人口素质低 D. 计划生育成效不大3.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数的20%,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2040年以后( C )①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 ②减轻政府就业压力③社会劳动力缺乏 ④医疗保健支出增加A.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4.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比例仅为1.98%,而粗文盲率高达6.72%,这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 C )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多C.人口素质偏低 D.人口分布不平衡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知识点的目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