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化学能的利用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气 B.酒精 C.汽油 D.氢气2.科学家最近研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使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B.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吸收巨大的能量C.水分解和氢气燃烧都不会产生污染D.该技术现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3.能源是社会发展展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D.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5.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是A.液氢 B.煤炭 C.汽油 D.柴油6.下列常见的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酒精 C.木柴 D.天然气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A.混合物:合金、海水、空气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高锰酸钾C.金属:铁、铜、汞 D.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8.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A.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B.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D.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10.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11.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 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且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C.原料紧缺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济效益欠佳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3.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能源问题B.认识粒子①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②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③天然气清洁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①原子比分子小②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③分子由原子构成C.环境问题D.燃烧条件①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②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③二氧化碳无毒,对环境不会有影响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A B.B C.C D.D1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H2 B.CO C.CH4 D.CO215.据报道,某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 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16.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 D.太阳能电池路灯二、综合应用题17.“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天和升空、蛟龙潜海、高铁纵横,都离不开化学。(1)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g月球土壤成功着落。①因为N2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故被用于保存月球土壤。②嫦娥探月重要目的是寻找新能源He-3,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则He-3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氯化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和煤油作为推进剂,利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生产煤油的原料是___________。(4)蛟龙号耐压球壳使用了钛合金,下图是以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制取钛(Ti)的部分流程图。①步骤I中反应时要先将钛铁矿和焦炭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②物质X为一种有毒气体,反应II合成甲醇(CH3OH)时,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应调节原料中X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③反应III中分出TiCl4的蒸馏法是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不同④反应IV需在氩气(Ar)环境下进行,Ar的作用是___________。(5)制造高铁使用了许多金属材料,现烧杯中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2.8g,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稀硫酸全部反应完时,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8g,剩余固体质量为4.8g。①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A 37.5% B 62.5% C 80% D 无法确定②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18.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较多污染物的排放,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______ 的主要原因。(2)“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排放会造成 ______ ,为了减缓大气中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B 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C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D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3)下图是有关等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和均为碳酸盐,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下列转化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______ 。19.(一)气体制取: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 A 装置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 ___ 。(2)B 和 C 装置均可制取 O2,写出用 B 或 C 装置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与 B 相比较,C 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___ 。(3)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还生成硫酸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用试管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H2,请在 D 处方框内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 ________ 。(4)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 H2,请简述操作步骤 _______ 。(二)利用化学式计算:尿素[CO(NH2)2]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可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氮元素。(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 。(3)农民用尿素给耕地的玉米施加氮元素,刚好需要 120kg 尿素,若改用碳酸氢铵[NH4HCO3]达到相同的肥效,则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是 ___ 。(4)硝酸铵也是农业上常见的一种氮肥,某农业站 提供的硝酸铵化肥(不纯)标签如图所示,则该化肥 中硝酸铵的纯度 ___ 。20.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付入列,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制造”让世界震撼。建造舰艇需要钛、铝等金属材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铁制品长期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铝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生成物“NaAlO2”读作偏铝酸钠,物质分类上它属于_____(填酸或碱或盐)。(3)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利用下列各组中的试剂,不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A Al、Cu、FeSO4溶液 B Fe、AlCl3溶液、CuCl2溶液C Al、Fe、Cu、HCl溶液 D Cu、Al(NO3)3溶液、Fe(NO3)2溶液(4)我国南海贮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1.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物质世界中最庞大的家庭,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碳家族。让我们一起走进“碳家族”了解一下它们的成员吧。(1)高铁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在高铁上常用石墨作电刷,原因是石墨很软,有滑腻感,熔点高,还具有优良的______。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根据一项新研究,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专注力和决策力,导致人类的智力下降。科学家们正努力研究,采用各种方法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有些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工作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这种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充分利用太阳能B.不需要能源C.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D.可全天候使用(3)还有些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如图)。①氢氧化钠溶液喷淋的目的是______。②图中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写出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 。③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 。(4)近日,日本石油开采业巨头投身燃气循环工程,试点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技术。将石油开采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相结合,产生化学反应,最终合成出甲烷,投放到现有的城市燃气管道中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1)北京冬奥会的理念中的“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___(2)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①请写出火炬接力时,奥运圣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绿电与使用燃煤发电相比,其优点是什么_________?(答一条即可)(3)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玉米、薯类不仅可用于做餐具,而且发酵可制得乙醇,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作为北京市区唯一新建的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炼钢的原材料是生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5)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实验室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①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依次是_________。你选择上述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②向盛有12g大理石(杂质不参与反应)的反应容器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反应容器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1.D2.D3.D4.C5.A6.D7.B8.C9.D10.B11.B12.D13.D14.C15.C16.A17. 稳定 1 RbCl 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无污染 石油 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1:2 沸点 防止Ti在高温下被氧化(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 B 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12.8g-4.8g=8g设参加反应的H2SO4质量为x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9.8%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18. 酸雨 温室效应 A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19. 2KClO32KCl + 3O2 ↑ 2H2O2 2H2O+ O2↑ 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Zn+H2SO4=ZnSO4+H2↑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H2从g口通入 60 46.7% 316kg 80%20. 水和氧气 H2O 盐 D 21.(1)导电性(2)AC(3) 增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若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 氢氧化钠和氧化钙(4)CO2+4H2CH4+2H2O22.(1)二氧化碳排放(2) 无污染(3)(4)(5) BC 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12g)-107.6g=4.4g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为x。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