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1 力(课件+教案+练习+学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7.2 力的描述(课件+教案+练习+学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7.4 重力(课件+教案+练习+学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7.5 摩擦力(课件+教案+练习+学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8.1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教案+练习+学案) 课件 16 次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观察 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跳板和弹簧,有什么共同点?
变弯的跳板把运动员弹起来
拉长的弹簧对手有向下的拉力
压缩的弹簧对手有向上的推力
当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变弯,发生形变。跳板给运动员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把运动员弹起来。
用手拉(或压)一个弹簧,弹簧受力而形变,就会对手施加一个拉(或推)的力。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橡皮筋、皮球、轮胎等物体,它们在受力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叫做弹力(elasticfrce)。
产生弹力的条件:(一)受力发生弹性形变(外力撤去,物体可以恢复原状);(二)接触。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推力
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根据实验数据思考:问题1: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_____cm。问题2:分析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________。问题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若不在____________。需调节使其在_________;(3)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下端的钩,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_______,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问题1: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________,F2=________。问题2:用力F向右拉可以看到:无论力的大小如何变化,左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始终跟右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_,这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_________。
[方法指导]对弹力的分析物体在受力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弹力。由弹力的定义可知:(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受力物体:与产生弹力的物体直接接触的物体。(3)弹力的方向:与产生弹力的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类型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解析]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分度值是0.2 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例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一个力,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一个力,小明想:这两个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为了探究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连在一起(如图7-3-4所示),用手拉弹簧测力计A,此时,弹簧测力计A对弹簧测力计B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弹簧测力计B可以读出,同时弹簧测力计B对弹簧测力计A也有一个拉力F′,大小从弹簧测力计A可以读出。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_______(选填“同一个”或“两个”)物体上,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并且在一条直线上。(2)以鸡蛋碰石头为例,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却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_______(选填“大小”“小于”或“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解析] (1)根据小明的实验,可以得出: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以鸡蛋碰石头为例,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却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方法指导]相互作用力的特点(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同时减小。(3)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
产生原因:发生弹性形变
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1.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它的测量范围B.应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然后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外壳碰撞D.必须在竖直方向上使用弹簧测力计
2.测一个约4 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最恰当的是( )A.10N,0.2N B.5N,0.1N C.20N,0.5N D.上述三个都可以
3.用一对3N的水平拉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 )A.3N B.6N C.0N D.无法确定。
4.用5N的竖直向上拉力拉弹簧测力计,则测力计的示数一定是( )A.5N B.0N C.可能小于5N D.可能大于5N。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配套免费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配套免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体弹性形变大小,外力大小,弹力的三要素,说明书,读一读,动动手,信息快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72弹力-课件pptx、72弹力-练习docx、72弹力-教案doc、72弹力-学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弹力pptx、弹力--练习docx、弹力--学案doc、弹力--教案doc、弹簧测力计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