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复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复习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仔细观察地球仪,不同颜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复
习
题
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第5课 地球
一、填空。
1.最初,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3.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是一颗 蓝色的(星球)
4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5.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物),特 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
二、判断。
1.地球仪是个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3.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x)
4.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x)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B)
A.高原 B.海洋 C.沙漠 D.草原
2.人们在海边嘹望天边驶来的帆船时,总是先看到(B)
A.船体
B.船的桅杆和风帆。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C)上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二
4.(B)带领船队朝一个方向航行,最后又回到了出发地。
A.哥伦布学
B.麦哲伦
C.爱因斯坦
四、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答: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航海家麦哲伦绕 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1961年,人类发射了 第一艘人宇宙飞船,宇航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 是一个略扁的球体。
五、仔细观察地球仪,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什么?
答:在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各种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
六、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什么?蓝色部分可能是什么?咖啡色和 绿色部分可能是什么?比较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
答:白色部分表示雪原、冰川,也表示云层;蓝色部分表示海洋;咖啡色部分表示山地、 高原和沙漠戈壁;绿色部分表示植被。其中,蓝色区域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绝大部分,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約占71%。
第6课 月球
一、填空。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 众多的(环形山入(高地)和(“月海”)。
2.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3.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4.(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它还是 至今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5.上半月的月相是(由缺到圆),下半月的月相是(由圆到缺)
6.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二、判断。
1.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2.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按农历日期进行。(√)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上面是没有空气的。(√↵)
4.月球上的月海盆中有大量的海水。(x)
5.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的循环周期是(C)
A.24小时
B.半个月
C.1个月
2.模拟制造月球上的环形山时,我们将细沙平铺在托盘中,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撞击细沙。平铺的细沙代表(A)
A.月球表面
B.沙准
C.沙漠
3.月球上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下列关于环形山叙述错误的是(C)
A.环形山大多数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目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样的
四、怎样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答: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从不同的高度和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 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成、不同位置丢大小不的石子。4.环形山形成
五、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答:有规律。上半月由亏到圆,月亮亮面逐渐变大;直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 圆到亏,月亮亮面逐渐变小,直至新月,亮面在左侧。
六、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 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 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 会看到月相的变化。
七、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正常顺序是什么?
答:新月→上蛾眉月→上孩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孩月→下蛾眉月
第7课 太阳
一、填空。
1.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 可达(1500万℃它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2.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
3.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颗恒星。4.太阳离地球约有(1.5亿千米),光每秒的传播距离约为(30万千米)
5.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二、判断。
1.由于地球是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所以一天当中太阳是东升西落。(√)
2.看起来很小的星星—定比太阳小得多。(×)
3.太阳和月球离地球—样远。(×)
4.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有关。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小。(×)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天之中,我们感觉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时间是(B)
A.9 : 0
B.12 : 00
C.15 :
2.太阳和月球共有的特点是(C
A.会发光
B.表面有水
C.都是球体
3.下列节气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最大是(B)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四、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太阳的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一年之内,同一地点,夏至太阳高度角最大,春分或秋分太阳高度角次之,冬至太 阳高度角最小。
五、说说怎样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最后做出结论。
答:实验步骤∶
1.—名同学背对太旧站定。
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
实验记录∶分别记录一天之内9:00、12 : 00、15 :00太阳的高度。
实验结论:一天之内,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正午时分的太阳 高度角最大。
第8课 太阳钟
一、填空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人
2.古代人早就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暑”)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射的程度 越大,影子(越长)
5.日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暑针)和(暑面),以及(暑面上的刻度线)
二、判断。
1.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2.从不同侧面照射同一物体得到的影子都一样。(×)
3.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正好相反。(V)
4.日暑只有一种赤道日暑。(×)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卜面(C)不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屏
B.遮挡物
C.电源
2.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工具是(A)
A.日暑
B.钟表
C.沙漏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C)
A.短一长一短
B.长一长一短
C.长一短一长
4.小明早晨在学校做早操时,有如下发现,其中与实事相符的是(B)
A.早操后,影子变长
B.周围人的影子方向都朝西
C.太阳和影子总是在同一侧
四、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挡光物和屏。
五、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
答:影子的长短不是一直相同的。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 化。
六、“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答:“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不够准确,还有遇到阴天和晚上就无法使用了。
七、一天之中,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早晨,日出东方,照在物体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太阳渐渐升高,影子渐渐变短; 到了正午,影子最短,然后影子又渐渐变长,直到傍晚,太阳落山,影子消失。影子的 变化,是一个长一短一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始终相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6 月球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空题,我会选择正确答案,我会判断对错,填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5 地球优秀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