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每课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总结
【精】四年级科学下册10.养昆虫(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展开四年级科学下册10. 养昆虫(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养蚕(1)在春天天气变暖后,留意蚕卵的变化,等待蚁蚕孵出。(2)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打几个小洞。(3)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4)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2. 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3. 观察蚕卵和蚁蚕的样子(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2)刚孵化出的小蚕是褐色或黑褐色的,很小,外形像蚂蚁,叫蚁蚕。4. 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1)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头部、尾部的位置做记号。(2)连接两点,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5. 观察蚕宝宝(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青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2)蚕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体节,胸部有3个体节,腹部有10个体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气门(9对):呼吸腹足(4对):运动尾足(1对):固定身体胸足(3对):协助进食口器:进食蚕宝宝蜕皮(1)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2)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3)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7. 蚕宝宝吐丝结茧(1)蚕宝宝吐丝结茧前的表现:它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还有些透明,开始摇头晃脑。(2 )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蚕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3)观察蚕蛹①蚕蛹是会动的。②蚕蛹的头部长出了触角,胸部长出了翅膀。8.飞蛾破茧(1)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2)观察蚕蛾①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以及口器,但口器已退化,不再进食。③胸部:有3对足2对翅膀,翅膀短小,不能飞行。④腹部: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9.蚕的一生(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蚕的孵化期:10-11天。幼虫期:25天左右。期期:14~18天。蛾期:3~5天。(3)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到蚕蛾死亡约56天左右。①蚕的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②蚕和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10. 养菜青虫(1)找几只菜叶上的菜青虫,用刷子轻轻刷到盒子里。(2)找一个洗干净的玻璃瓶,在瓶底放些小石子,铺上土,再把菜青虫放进去。(3)用锥子在瓶盖上扎几个洞,让瓶子内外的空气流通。(4)每天用新鲜的菜叶等喂养菜青虫。11. 菜青虫的一生12.昆虫的两种发育形式(1)菜粉蝶与蚕一样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发育形式叫完全变态发育。(2)蜻蜓一生不经历蛹的阶段,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这种发育形式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常考题型背记*判断题1.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时,能看到它的中心处是凸起的。( × )解析:蚕卵的中心有“卵涡”,是凹下去的。2.蚕在生长过程中,身体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 )3.蚕在蜕皮前,食欲会大大增加。( × )解析: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4.蚕变蛹后,生命也就结束了。( × )5.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虽然长短不同但都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 )选择题1.下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蚁蚕吃的桑叶可以切成碎片或条状C.蚕宝宝一定要在密封的盒子里饲养,以防被虫咬2.蚕宝宝幼虫阶段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长到( C )时就要准备结茧了。A.三龄 B.四龄 C.五龄解析:刚出生的蚁蚕是一龄蚕,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即五龄蚕。3.“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对蚕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 C )。A.卵 B.幼虫 C.蛹4.吐丝结茧对蚕来说,主要的作用是( C )。A.为人类提供丝绸 B.使自己更漂亮 C.保护自己5.小明给蚕蛾喂桑叶,结果蚕蛾点都没有吃,这是因为( C )。A.蚕蛾眠了 B.蚕蛾不喜欢吃桑叶 C.蚕蛾不吃食物6.蚕的进食阶段是( A )。A.幼虫 B.成虫 C.幼虫和成虫7.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 B )的伟大发明。A.美国 B.中国 C.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