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1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2页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益阳三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23页。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人的身高与体重B. 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 兔的短毛与黑毛D. 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
    B. 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实现全能性的难易程度具有较大差异
    D. 参与氧化反应的酶活性越高,有氧呼吸越旺盛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 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 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
    C. 雌、雄配子相互分离D.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 E与EB. A与bC. Y与yD. f与f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这是选择其作为实验材料的关键理由
    B. 孟德尔根据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总结并提出分离定律
    C. 测交实验能检测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
    D. 孟德尔根据豌豆的表现型来判断其是否纯合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
    A. 杂交B. 测交C. 自交D. 基因测序
    下列对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B. 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
    C. 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正、反交实验
    D. 预测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
    下列生物中适用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
    A. 噬菌体B. 大肠杆菌C. 肺炎双球菌D. 蝗虫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光滑×光滑→光滑
    ②光滑×有毛→光滑
    ③光滑×光滑→426光滑:137有毛
    ④光滑×有毛→85光滑:79有毛
    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
    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测交得到的子代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B. 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C. 通过测交得到的子代都能稳定遗传
    D. 通过测交得到的子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下列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 荧光标记人和鼠的细胞并让二者融合,提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和一个双眼皮的女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B. 这对夫妇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C.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为
    D. 这个双眼皮的女儿携带隐性遗传因子的概率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纯合子杂交,F2中性状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 )
    A. B. 或C. D.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将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F2中与亲本(甲与乙)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则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 )
    A. RrMm×RrMmB. RRmm×rrMMC. RrMm×rrMmD. RRMM×rrmm
    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代紫花植株中有的个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代白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C. 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D. 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紫花:白花=1:3
    木瓜素有“岭南果王”的称号,如设其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X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植株”的基因型是;( )
    A. WwddB. wwDDC. WwDdD. wwDd
    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在进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 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对维持人类亲代和子代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A.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 基因突变
    C. 基因重组D. 遗传变异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bb的抑制效果大于Bb).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
    B. 双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双杂合子自交所产生的后代是白色:粉色:红色=7:6:3
    D. 双杂合子测交所产生的后代是红色:粉色:白色=1:1:2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 ①②③B. ①⑤C. ④⑤⑥D. ⑥⑦
    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如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B. 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灰身和黑身,则灰身:黑身之比为3:1
    C.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
    D. 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就一个四分体而言,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 2、4和4B. 2、8和4C. 4、4和4D. 2、4和8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卵细胞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精子
    B. 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子宫
    C. 在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质相融合
    D.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若控制色觉正常与色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一个色盲女性与一个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的儿子中患色盲的几率是( )
    A. 0B. 25%C. 100%D. 50%
    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现有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中雌雄性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
    B. 芦花性状是伴性遗传的显性性状
    C. F1中的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
    D. 如果交换亲代表现型,则F1中雌性个体均为非芦花鸡
    如图是孟德尔利用豌豆所做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进行的操作①是 ______,操作②是 ______。
    (2)操作②完成后需要对母本的花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 ______。
    (3)据图分析,若母本植株自交,子代是否会出现性状分离,并说明理由:______。
    (4)若F1高茎植株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如表为小麦3个不同杂交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的情况,种皮颜色用B或b表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1)分析比较第 ______组杂交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______是显性性状,原因是后代中 ______。
    (2)杂交组合第1组中红种皮与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第2组红种皮和第3组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_____。
    (3)第1组子代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有 ______种,其中基因组成为Bb的植株数目理论上应有 ______株。
    如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图象;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乙细胞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
    如图是某家族血友病遗传系谱图(此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Ⅱ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血友病是一种受 ______染色体(填“常”或“X”)上的 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是 ______,若Ⅱ5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______。
    (3)若Ⅲ7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则两人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______。
    (4)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 ______上,所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身高中的高与矮、体重中的胖与瘦能构成相对性状,A错误;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白粒与黄粒对应,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兔的短毛和黑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家兔和北极狐,不是同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答案】A
    【解析】解:A、蚕豆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中心体,A错误;
    B、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核基因)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B正确;
    C、植物的体细胞同动物细胞相比,分化程度较低些,全能性更易实现,C正确;
    D、参与氧化反应的酶活性越高,有氧呼吸越旺盛,线粒体越容易衰老,细胞衰老的也就越快,D正确。
    故选:A。
    1、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进行自我复制,但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2、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与有丝分裂有关。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全能性,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B
    【解析】解: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属于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从而使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
    D、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答案】C
    【解析】解:A、E与E属于相同基因,A错误;
    B、A与b属于非等位基因,B错误;
    C、Y与y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
    D、f与f属于相同基因,D错误。
    故选:C。
    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②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及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答案】C
    【解析】解:A、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A错误;
    B、孟德尔通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以及通过假设与验证,最终总结并提出分离定律,B错误;
    C、测交实验能检测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C正确;
    D、不能根据豌豆的表现型来判断其是否纯合,如果是高茎碗豆,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方法等,掌握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C
    【解析】解: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省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故选:C。
    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关键词“最简便”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掌握其操作步骤及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解答】
    A.孟德尔并没有说明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实验现象,B错误;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实验,C错误;
    D.预测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过程,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解: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
    BC、大肠杆菌和肺炎双球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C错误;
    D、蝗虫属于高等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正确。
    故选:D。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而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及原核生物细胞中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内容,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明确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①光滑×光滑→光滑,不能判断光滑和有毛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①错误;
    ②光滑×有毛→光滑,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说明光滑相对于有毛为显性性状,②正确;
    ③光滑×光滑→426光滑:137有毛,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光滑相对于有毛是显性性状,③正确;
    ④光滑×有毛→85光滑:79有毛,这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光滑和有毛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④错误。
    故选:C。
    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0.【答案】B
    【解析】解:A、通过测交得到的子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可能同时出现,A错误;
    B、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B正确;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不一定能稳定遗传,如Aa×aa→Aa、aa,C错误;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如Aa×aa→Aa、aa,D错误。
    故选:B。
    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
    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方法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答案】A
    【解析】解:A、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C正确;
    D、科学家用不同颜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并将标记后的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2.【答案】C
    【解析】解:A、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A正确;
    B、这对夫妇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是杂合体,B正确;
    C、这对夫妇都是杂合体,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概率为,C错误;
    D、这个双眼皮的女儿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携带隐性遗传因子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文: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和一个双眼皮的女儿,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这对双眼皮夫妇都是杂合体.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P:AABB×aabb→F1:AaBb→F2:9A_B_:3A_bb、3aaB_、1aabb,则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为3A_bb、3aaB_,概率为。
    P:AAbb×aaBB→F1:AaBb→F2:9A_B_:3A_bb、3aaB_、1aabb,则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为9 A_B_、1aabb,概率为。
    故选:B。
    设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为A与a,B与b,则AABB×aabb与AAbb×aaBB杂交的子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都为AaBb,F2为9A_B_:3A_bb:3aaB_:1aabb.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亲本类型有双显性和双隐性、一显性一隐性和一隐性一显性.
    14.【答案】B
    【解析】解:A、若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RrMm×RrMm,则F1的基因型不全是RrMm,A错误;
    B、若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RRmm×rrMM,F1的基因型是RrMm,F1自交得F2,F2中亲本(甲与乙)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与题意相符,B正确;
    C、若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RrMm×rrMm,则F1的基因型不全是RrMm,C错误;
    D、若亲本甲与乙的基因型是RRMM×rrmm,F1的基因型是RrMm,F1自交得F2,F2中亲本(甲与乙)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1-,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文:F2中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分离比之和等于16,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1的基因型是RrMm,F1自交得F2为R_M_、R_mm、rrM_、rrmm=9:3:3:1。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题干中讲的是F2中与亲本(甲与乙)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并非是基因型相同的。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生要能够明确9:7为9:3:3:1的变形;明确亲本植株基因型为AaBb,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难度适中。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是9:3:3:1的变形,是AaBb自交的结果,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紫花植株用A_B_表示,其它均为白花。
    【解答】
    A.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有的个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A错误;
    B.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B错误;
    C.子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错误;
    D.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为1:3,D正确。
    故选D。
    16.【答案】D
    【解析】解:已知南瓜中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
    则纯合白色圆形果(WWdd)和黄色扁形果(wwDD)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是WwDd,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分析子代中白色:黄色=1:1,扁形果:圆形果=3:1,说明前者是Ww×ww,后者是Dd×Dd,所以与WwDd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wwDd。
    故选:D。
    纯合白色圆形果WWdd和纯合黄色扁形wwDD杂交,F1为WwDd.F1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说明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白色:黄色=1:1,扁形果:圆形果=3:1,分别是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类型,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17.【答案】D
    【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复制形成的相同染色体,B错误;
    C、该细胞中着丝点已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要能够根据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的情况判断细胞的名称;明确减二时期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8.【答案】A
    【解析】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9.【答案】C
    【解析】解:A、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共有5种,A错误;
    B、双杂合子(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有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红色、粉色、白色),B错误;
    C、双杂合子(AaBb)自交所产生的后代是红色(1AABB、2AaBB):粉色(2AABb、4AaBb):白色(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3:6:7,C正确;
    D、双杂合子(AaBb)测交所产生的后代是AaBb(粉色):Aabb(白色):aaBb(白色):aabb(白色)=1:1:1:1,因此后代粉色:白色=1:3,D错误。
    故选:C。
    分析表格: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bb的抑制效果大于Bb),即红色的基因型A_BB,有2种,粉色的基因型,有2种,白色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_,有5种.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表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0.【答案】B
    【解析】解:①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①正确;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②错误;
    ③着丝点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
    ④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④错误;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
    ⑥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复制后染色体联会,⑥错误;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的末期.⑦错误。
    故选: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的变化: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答案】B
    【解析】解:A、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3对,性染色体1对,A正确;
    B、该果蝇(Bb)与多只灰身(bb)雄果蝇杂交,则子代灰身:黑身=1:1,B错误;
    C、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所以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C正确;
    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
    题图分析:图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相同,属于雌果蝇。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XWXw。
    本题结合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考查细胞的伴性遗传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中果蝇的基因型进行相关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2.【答案】A
    【解析】解: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即2条染色体,共含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故选:A。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互换。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本题考查四分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3.【答案】D
    【解析】解:A、一个卵细胞只能接受一个精子,A错误;
    B、人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B错误;
    C、在受精作用中,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头部主要是细胞核,因此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这也是受精作用的实质,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D正确。
    故选:D。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具体过程及结果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4.【答案】C
    【解析】解: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Y=1:1,可见他们的儿子中患色盲的几率是100%。
    故选:C。
    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伴X隐性遗传)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尤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5.【答案】C
    【解析】解:A、分析题意可知控制鸡羽毛的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记芦花基因为A,非芦花基因为a,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且F1均为芦花鸡,可知雄性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AZA,雌性非芦花鸡为ZaW,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
    B、据题意可知,控制芦花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性状,B正确;
    C、结合A项分析可知,F1个体的基因型ZAZa和ZAW,可知雄性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雌性芦花鸡不携带芦花基因,C错误;
    D、若交换亲代表现型,则为雄性非芦花鸡(ZaZa)与雌性芦花鸡(ZAW)杂交,后代中,雄性全为芦花鸡(ZAZa),雌性全为非芦花鸡(ZaW),D正确。
    故选:C。
    由芦花鸡与非芦花鸡杂交后代均为芦花鸡可知,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性状;由F1芦花鸡雌雄个体交配后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可知,控制鸡羽毛芦花与非芦花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的位置,进而推断F1和亲本的基因型,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6.【答案】(对母本)去雄 人工(异花)授粉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不出现性状分离;杂交后F1为显性性状,说明亲代高茎为纯合显性(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合植株) 高茎:矮茎=3:1
    【解析】解:(1)由试题分析可知,操作①是对母本去雄,操作②是人工异花授粉。
    (2)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花药未成熟之前去掉雄蕊,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同样在人工异花授粉也需要套上纸袋,目的都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合植株,因此若母本植株自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4)假如控制豌豆高茎与矮茎的等位基因为A和a,则F1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Aa,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AA+Aa):矮茎(aa)=3:1。
    故答案为:
    (1)(对母本)去雄 人工(异花)授粉
    (2)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不出现性状分离;杂交后F1为显性性状,说明亲代高茎为纯合显性(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合植株)
    (4)高茎:矮茎=3:1
    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母本的处理,应该在雌蕊未成熟时即花蕾期进行,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①为去雄过程,②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的演绎推理过程以及实验方法及操作,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 红种皮 有新性状——白种皮出现 Bb和Bb BB和Bb 两 600
    【解析】解:(1)分析第1组杂交组合及后代的性状表现可知:红种皮是显性性状,白种皮是隐性性状,因为在子代中出现了新性状---白种皮。
    (2)已知:红种皮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种皮由隐性基因b控制,则白种皮的基因组成是bb,这对基因由其亲代双方各提供一个,因此杂交组合第1组中亲代红种皮小麦的基因组成都是Bb。分析第2组杂交组合可知:后代中没有出现隐性性状---白种皮,说明亲代中控制红种皮的基因组成是BB。分析第3组杂交组合可知: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白种皮,且红种皮与白种皮之比是1:1,说明亲代红种皮小麦的基因组成是Bb。
    (3)第1组杂交组合为Bb×Bb:则后代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有两种情况:BB和Bb,其中基因组成是Bb的植株数目占总数的一半,即基因组成为Bb的植株数目理论上应为(900+300)÷2=600(株)。
    故答案为:
    (1)1 红种皮 有新性状——白种皮出现
    (2)Bb和Bb BB和Bb
    (3)两 600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显隐性关系、亲本基因型,并学会应用正推法结合遗传规律进行遗传概率的计算.
    28.【答案】DNA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乙、丙 1: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解析】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故答案为:
    (1)DNA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2)乙、丙 1: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29.【答案】X 隐性 XBXb 性染色体
    【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血友病是一种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由于Ⅰ2为血友病患者,所以Ⅱ5的基因型是XBXb;若Ⅱ5(XBXb)与Ⅱ6(XBY)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3)Ⅲ7基因型为XBXB、XBXb,若Ⅲ7与一正常男性(XBY)婚配,则两人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
    (4)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故答案为:
    (1)X 隐性
    (2)XBXb
    (3)
    (4)性染色体
    分析题图:Ⅱ5与Ⅱ6表现正常,但生有患病的儿子,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Ⅱ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所以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致病基因一定传给女儿,所以Ⅱ5基因型为XBXb。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尤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遗传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或aa_
    花的颜色
    红色
    粉色
    白色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红种皮
    白种皮
    1
    红种皮与红种皮
    900
    300
    2
    红种皮与白种皮
    1200
    0
    3
    红种皮与白种皮
    600
    600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湖南省邵东县三中高一上学期合格考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湖南省邵东县三中高一上学期合格考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湖南省邵东县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湖南省邵东县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