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33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83520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至于至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1、知道“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涵义;好的榜样的作用;2、了解知耻之心、“羞恶之心”的作用;3、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4、学会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5、学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阅读教材P28-P29内容,边读边划,3分钟后找同学展示自学结果: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2、如何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典故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行己有耻”的含义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讲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卢梭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个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 事过多年后,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a.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b.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c.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2、如何提高辨别提高“耻”的能力?
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按时到校,不迟到,上课不闹,下课不吵;信守承诺,看电影时不能大声喧哗……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互相尊重;信守承诺……
(1) 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弄虚作假的人早晚会被识破,不仅会失去已得到的东西,而且会遭到人们的鄙视。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情境体验考试完后,七(1)班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面对同学的邀请,小明觉得很纠结……
想一想:你觉得小明应该怎么做?(请你为他出谋划策)
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P29
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阅读教材P29-P32内容,边读边划,5分钟后找同学展示自学结果:
1、怎样理解“止于至善”?2、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3.什么是“慎独”?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
①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1.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
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你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你的榜样是谁?
他/她给了你怎样的力量?
①榜样是镜子,是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②向榜样学习,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思考:2、榜样的作用?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盖”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过都不弃善从正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独善其身,对自己扭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做到“止于至善”,这是修身修德的根本。
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1、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1.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 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 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作为榜样。“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②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④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德合天地,止于至善”是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对崇德向善价值理念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国将“德善”作为一切道德的本源。下列同学的表现体现出这一境界的是 ( ) ①张凡同学经常利用寒暑假,组织同学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②李婷同学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并积极调整自己 ③王力同学遇到老人摔倒害怕被讹,急忙走开 ④钱峰同学非常乐于助人,只要是朋友请求帮忙他都答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示范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格是什么,自学指导一3分钟,没有知耻之心,自学指导三4分钟,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止于至善,PARTTWO,青春的证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拒绝并劝朋友不要偷,止于至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