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梅花鹿》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梅花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梅花鹿》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音乐(花城版社新课标2011版)
章节
第14课
学时
1学时
年级
一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背唱歌曲《梅花鹿》,在演唱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模拍、排列、听辨、创编节奏,复习和巩固节奏“x”、 “xx”、 “x-”。
3、通过演唱、观察对比旋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句。
4、探索乐器的演奏音效,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的音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体验创编节奏组合游戏、创编歌曲律动、为歌曲编配伴奏,享受合作的乐趣及创造的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演奏及创编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6、学唱歌曲《梅花鹿》,感受音乐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三、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歌曲《梅花鹿》是一首内蒙古鄂温克旗童谣,F宫调式,歌曲描绘了可爱的梅花鹿在河边自由自在吃草的大自然风景。全曲每4小节为一句,共4句。曲式结构为a+a’+b+a。其中第1句和第2句用了换头同尾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第3句为对比句,第1、4句旋律则完全重复,学生通过演唱观察对比旋律,找完全重复的旋律乐句。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梅花鹿》。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观察对比旋律,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乐句。
解决措施:根据新课标中审美教育的理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模仿、创编等方法使学生感知音乐,感受音乐之美。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节奏游戏环节,让学生拖拽节奏图片通过模拍、排列、听辨、创编节奏,复习与巩固节奏”x”、 “xx”、“ x-”。在观察梅花鹿图片的同时聆听歌曲,感知全曲记忆歌词,通过拍念歌词掌握歌曲的整体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学唱歌谱,通过旋律乐句的对比,运用颜色填充区分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分析曲式,找出歌曲中的重复句。创设情境,开展歌曲表演唱,让学生边唱边律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大大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探索乐器演奏音效,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边唱边奏,享受合作的乐趣及创造的成功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等综合性表演实践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
节奏游戏
00:00:20”--
00:05:47”
通过模拍、排列、听辨、创编节奏,复习和巩固“x”、 “xx”、 “x-”节奏。
1、老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
2、复习节奏“x”、 “xx”、 “x-”。
3、老师引导学生拍念水果语词节奏,找出相应的节奏型,并填入代表“拍”的方框中。
4、老师演奏铃鼓,请学生听辨节奏,排出相应的节奏型。
5、老师引导学生创编排出新的节奏组合并拍念。
1、观看水果图片,说出水果名称。
2、拍念节奏“x”、 “xx”、 “x-”。
3、拍念水果名称,根据语词节奏,找出相应的节奏型,并填入代表“拍”的方框中。
4、听辩老师铃鼓演奏的节奏,模仿拍出节奏并排出相应的节奏型。
5、选择节奏型,编排新的节奏组合,全体模拍。
1、运用照相机中徒手快照抠图,呈现水果图片,真实美观,贴近生活。
2、运用隐藏、显露器、
图片组合分层及拖拽,设计拍念、听辨、听排、编排节奏游戏,让学生拖拽节奏板块选择相应节奏,复习和巩固“x”、 “xx”、 “x-”,从而引入歌曲的节奏学习。
(二)
认识梅花鹿
00:05:48”--
00:07:45‘’
认识梅花鹿,了解梅花鹿的外貌特征。
师生观察图片、讨论梅花鹿的外貌特点。梅花鹿的“梅花斑点”、“大犄角”、“雄鹿和母鹿”、“鹿茸的好处”等。
观察图片,说出梅花鹿的外貌特点。
运用圆形聚光灯、插入图片链接,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观察描述梅花鹿的外貌特点。
二、
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00:07:46”--
00:09:05”
1、聆听与观察。完整聆听歌曲,感知全曲,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
1、老师播放歌曲《梅花鹿》,边放音乐,边随乐句指图。
2、歌曲中唱了什么?
学生初次聆听歌曲,边听边观察图片中的梅花鹿与歌词。
观察图片回忆歌词。
运用组合图片、插入音乐链接,使用拖拽功能,音画结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图片及歌词,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歌词。
00:09:05”—
00:11:36”
2、拍念歌词。通过熟读歌词节奏,从而掌握歌曲《梅花鹿》的整体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1、老师根据歌词,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会看图念歌词。
2、跟随伴奏音乐,师生朗读歌词。
学生跟随老师,边打拍子边根据歌词节奏朗读。
跟随伴奏音乐,边打拍子边根据歌词节奏朗读。
插入音乐链接、编辑图片在歌词下绘画节奏线,更直观的念出语词节奏。
三、
深入浅出、
学唱歌曲
(一)
学唱歌曲《梅花鹿》
。
00:11:37”--
00:17:44”
学唱歌谱,感知音乐旋律,填入歌词,感受歌词内容,用甜美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老师弹琴,学生跟唱。
跟随伴奏音乐唱谱。
唱准第三句。
老师弹琴,教唱歌词。
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边打拍子边跟随老师琴声唱谱。
学生边打拍子边跟随伴奏唱谱。
根据拍子图式,边打拍子边唱第三句歌谱。
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跟随伴奏,边打拍子边演唱歌曲。
插入图片和音乐链接,拖拽曲线图形绘画图式,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型,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演唱歌曲。
(二)
找出重复句。
00:17:45”—
00:20:36”
通过演唱、观察歌谱,逐句对比,找出歌曲中的重复句。
1、观察歌谱,逐句对比,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用颜色区分,分析曲式a+a’+b+a。
介绍重复句。
1、观察歌谱,逐句对比,边唱边找出相同的乐句。
2、认识重复句。
插入歌谱,填充颜色,运用不同颜色对比,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区分乐句,用白板笔分析曲式,帮助学生找出重复句。
四、
愉快学唱、审美体验
(一)
歌曲律动
00:20:37”
--
00:26:10”
创设情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边唱边律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师生根据歌词内容,讨论创编律动。
2、跟随音乐律动。
3、个别学生展示表演唱律动。
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创编语词动作,模仿老师律动。
跟随音乐,边唱歌边模仿老师律动。
边欣赏边模仿表演唱。
插入歌谱图片、歌曲音乐链接,学生边看谱边表演唱,创设情境、营造表演小舞台,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二)
乐器演奏
00:26:11”
--
00:39:34”
探索乐器演奏音效,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边唱边奏,享受合作的乐趣及创造的成功感。
复习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响板。
拍念伴奏节奏型。
为歌曲伴奏型选择合适的乐器。
分3组,老师示范逐句练习演奏伴奏节奏型。
分3组演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说出打击乐器的名称。
边读边拍出节奏型。
3、探索乐器音效,选择演奏合适的节奏型。
4、分3组,跟随老师看谱逐句练习演奏。
5、分3组跟随老师看谱演奏乐器,边唱歌边为歌曲伴奏。
1、插入乐器图片,请学生拖拽乐器图片,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2、插入歌谱和伴奏节奏型,根据学生选择拖拽乐器图片,形成伴奏图谱,学生看谱演奏。
五、
课后延伸、资源共享
00:39:35”
--
00:40:25”
欣赏美术作品《梅花鹿》,课后绘画创作。
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美术作品《梅花鹿》,课后绘画创作心目中的梅花鹿。
欣赏各种不同形象的图片《梅花鹿》。
插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形象的梅花鹿,引导学生回家绘画梅花鹿。
六、教学流程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歌曲《梅花鹿》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导入,学唱歌曲《梅花鹿》,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花城版一年级上册歌曲《梅花鹿》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4课 学童谣唱儿歌歌曲《梅花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评价反馈,谈话、游戏、律动导入,设计意图,新课教授,拓展:认识梅花鹿,优点与特色,问题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