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学生活动,活动天地5—2,学生回答,教师活动,教师点拨,温故知新,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时1 教学目标1、体会化学用语的优点,能熟练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能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3、进一步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怎样用化学语言简明科学的把这些化学反应表示出来呢?二.明确目标三.新课学习:(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优点:【提出问题】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示呢?【学生活动】先思考,把之前学到过的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写在本子上,直观感受它们的优缺点,然后再阅读课本106页活动天地5-2。【活动天地5—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①用文字表示:②用图形表示:③用化学式表示:2H2 + O2 ===点燃 2H2O【思考】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学生活动】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培养对知识的比较综合分析能力。①优点: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缺点:书写麻烦,国际上不通用,不能看出微观粒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数量关系,也不能直观地看出物质的元素组成。②优点:生动形象,能直观看出各种微观粒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数量关系缺点:复杂难画,用简单的球难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原子,无法用特定的图示表示特定的反应,也就是说没有说明,就不知道表示的是什么反应,不便于学术的交流。③恰好克服了①②的缺点,书写简单明了,国际通用,便于交流。既能很容易的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直观看出各种微观粒子参加化学反应的数量关系。因此③是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2.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通过自学阅读课本106页,尤其注意左下角蓝框文字。知道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以及如何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学生回答】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教师活动】举例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强调注意事项。(1)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2H2 + O2 ===点燃 2H2O注意:点燃≠加热≠高温②条件只有一个写在等号的上方;若需 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2KClO3 2KCl+ 3O2↑③如果反应条件是常温常压,则不需要注明。4Al ++ 3O2 2Al2O3(2)有时需要在固体生成物和气体生成物后面注明它的状态,↑表示生成物的状态是气体,↓表示生成物的状态是沉淀。①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中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2H2O 2H2 ↑+ O2 ↑②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CuSO4 +2NaOH Na2SO4+Cu(OH)2↓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2H2 + O2 ===点燃 2H2O1.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1)表示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2)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水。2.微观意义: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1)表示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是2:1:2。(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2个水分子。原子种类反应前个数反应后个数氢原子44氧原子22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教师点拨】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这也是我们验证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之一。3.量的角度: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温故知新】原子的实际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分子的实际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氢分子质量:氧分子质量:水分子质量=1:16:9若物质中都只有1个分子,物质的质量比=1个分子的实际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气质量:氧气质量:水质量=1:16:9若物质中都只有n个分子,则物质的质量比=n个分子的实际质量比=(分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氢气质量:氧气质量:水质量=1:16:9【教师点拨】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所有分子的质量比=(分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化学计量数×化学式量)之比2H2 + O2 ===点燃 2H2O2×2 1×32 2×181 8 9(1)表示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是1:8:9;(2)表示每1份质量的氢气与8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9份质量的水。物质质量份数 氢气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氧气8水9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总结】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它不仅,简明地表达了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映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和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板书设计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优点:①直观②简洁③体现质量守恒定律④便于国际交流3、意义:①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③量的角度:表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氧气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多识一点,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得出结论,实验探究4-1,讨论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提出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强调,小组讨论,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