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桶作容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二、推进新课活动1 认识金属跟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复习]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吗?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过渡]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板书]三、金属跟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把一根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活动]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投影]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蓝色变浅,铝丝上附着一层红色固体,2Al+3CuSO4==Al2(SO4)3+3Cu。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附有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追问]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交流]实验1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实验2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铝。综合以上结论,可知铜、铁、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活动2 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板书]四、金属活动性顺序[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交流]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作为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活动3 认识置换反应[过渡]下面,是我们本节课探究时所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投影]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Fe+CuSO4==FeSO4+Cu2Al+3CuSO4==Al2(SO4)3+3Cu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追问]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同?[交流]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评析]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板书]五、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追问]你对置换反应有着怎样的理解?[交流]特点:①形式上: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一般形式可表示为:A+BC→B+AC。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②“置换”实际上就是位置交换,“一换一”,反应前后一定有单质出现;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三、典例剖析例 结合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下列反应,回答问题。A.Fe+CuSO4==FeSO4+CuB.Mg+MnSO4==MgSO4+MnC.Mn+FeSO4==MnSO4+Fe(1)金属铜(Cu)比Fe的活动性_________。(2)Fe、Cu、Mg、Mn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3)由上面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出金属与可溶性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铜(Cu)比(Fe)的活动性弱。(2)Fe和CuSO4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Mg和MnSO4溶液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锰强;Mn和FeSO4溶液反应,说明锰的活动性比铁强;由以上分析可知则Mn、Fe、Mg、Cu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Mg、Mn、Fe、Cu。(3)由上面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出金属与可溶性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金属化合物和新金属。【答案】(1)弱(2)Mg、Mn、Fe、Cu(3)新金属化合物和新金属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提问]学完本课题后,你有哪些收获?[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和氧气反应2.金属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3.金属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4.置换反应5.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通过对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由于教材的内容组织符合物质的认知规律,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活动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及难点突破,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及时讲解、点评、总结,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有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6.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6.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教具准备,授课教案,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