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无答)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无答),共10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时间:120分钟 分数:l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那些抹杀历史,颠倒黑白的行径令人深恶痛绝。无数的革命烈士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①基人,他们鞠躬尽②,无畏前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们应该牢记历史,在追逐中国梦想的道路上锲而不舍,至死不③。(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wù qì B. è qiè C. è qì D.wù qiè(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垫 ②悴 ③解 B.①奠 ②瘁 ③懈C.①垫 ②瘁 ③懈 D.①奠 ②悴 ③解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主题古诗文名句边塞远行万里,投身战事,一点也不敢怠慢。快马加鞭,飞过一道道关塞山岭,“① ,② "。(《木兰诗》)恬淡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③ ,④ ”(王维《竹里馆》),在这样一个清静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也正像诸葛亮所表达的精神境界一样,“⑤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思乡席慕蓉说:“乡愁是一支短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不知何人在夜深吹笛,听到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⑥ ,⑦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昏黄的灯光,嘈杂的夜雨,独自在外漂泊的人,总会想起家乡的亲人,“⑧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团聚。 3.名著阅读。(4分)她的脸离他是那么近,她的衣裳是那么的干净光滑,她的唇是那么红,都使他觉得是一种新的刺激,她还是那么老丑,可是比往常添加了一些活力。这段文字中让祥子觉得 与平常大不相同的“她”是,“她”是一个 (答出两点即可)的人。4.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4分)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沉寂多年的“0”的记录。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⑤这其中,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人了无数充实的色彩。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②④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材料一:最美逆行者,肩负的是职责与担当。应对疫情,广大医护工作者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运输司机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第一线。最美逆行者,还传递着信心与力量。在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使人们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毅力。材料二:抗击新冠肺炎宣传画 (l)材料一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最美逆行者的意义?(4分) (2)请结合材料二画面内容,简要说说图画的寓意。(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4分)读诗琦君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听边表演:“·砰砰碎’,孙传芳的兵倒下去了。”爸爸拍手大笑,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碎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白鹤是爸爸的白马。它英俊健壮,一身雪白的毛。爸爸骑着它飞奔起来时,像在腾云驾雾。所以爸爸非常宠爱它,给它取名叫白鹤。一提白鹤,哥哥当然高兴万分,马上背起爸爸教他的对子:“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骝。”我不喜欢背对子,也没见过青雀与紫骝是什么样子。我喜欢听爸爸唱诗,也学着他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偏着头想了一下,问爸爸:“床前月光怎么会像霜呢?屋子里怎么会下霜呢?”爸爸抚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的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哥哥抢着说:“我知道,那叫作鬓边霜,是比喻老人家头发白了跟霜一样!”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他解释道:“风吹过老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月光照在沙洲上,把沙照得雪白一片,就像霜。但那不是真正的雨、真正的霜,所以诗人说是‘晴天雨’‘夏夜霜’。你们说有趣不有趣?”哥哥连连点头,一副深深领会的样子,我却听得像只呆头鹅。我说:“原来读诗像猜谜,好好玩啊!我长大以后,也要作谜语一样的诗给别人猜。”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运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却又不直接说穿,只让别人慢慢地去想,愈读念想愈喜欢,这就是好诗了。”我听不大懂,十岁的哥哥却比我领会得多。他摇头晃脑地唱起来,调子跟爸爸唱的一模一样。在我心里,哥哥是个天才。可惜他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大成人的话,一定是位大诗人!光阴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爸爸和哥哥在天堂里,一定时常一同吟诗唱和,不会感到寂寞吧!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啊!(选自《琦君散文》)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请简要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3分) 8.为什么说“在我心里,哥哥是位天才”?(4分) 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文中多处描写了“我”作为小女孩的可爱情态。仿照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一句,并作批注。(4分)示例:语句: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批注:动作描写。“半捂”“埋”“瞄”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爸爸眼前的可爱情态,很有画面感,好像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就在眼前。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共l4分)教数学的“语文老师”吴睿①老陈是我见过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一个有着天生幽默与理性思维的老男孩,一个爱“附庸风雅”与“故作深沉”的老爷子,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②我还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介绍完自己之后,老陈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毫无疑问,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③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识……”我们终于在数学课堂上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④快下课时,老陈在黑板上写下“自古华山一条道,当今书海多窍门”,以表示劝勉。⑤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在黑板上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开始若有所思。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数学课堂上集中精神。⑥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A.“把这里抹去,掀起你的头盖来。呀嘿嘿,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他的平方加上她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要时间,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⑦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既然碰到了一位语文知识这么好的数学老师,我们文科班的同学当然要用我们的方式“验证”一下他。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做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B.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⑧“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渡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言。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一星期、一个月的“金玉良言”。⑨高考之后,老陈问我们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及格。全班同学都笑着对他说:“估计刚好吧。”⑩现在,我肯定我们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10.试分析本文题目的妙处。(3分) 11.阅读选文②-⑤段,体会第一堂课之后,我们对老陈和数学课的心理变化,完成下列表格。(3分)老陈的言行我们的心理自我示弱,常规教学①改变方式,自我调侃②板书启发,劝勉熏陶③12.按要求品析第⑥段和第⑦段画线的A,B两处语段。(4分)A.“把这里抹去,掀起你的头盖来。呀嘿嘿,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他的平方加上她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 B.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请品析加点的词语) 13.通读全文,说说“老陈”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4-17题。(共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敦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即更刮目相待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6.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2分)17.读链接材料,说一说同是“劝学”,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4分)【链接材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款与昧④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有删改)【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8.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2分) 19.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2分) 四、作文(50分)请将“我知道你的 ”补充完整,然后以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可以是词或短语,注意搭配得当,不要出现语病;②做到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注意写出细节,不少于500字;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