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一、精挑细选。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2.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幕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B.谣言 妇儒皆知 鞠躬尽瘁C.奠基 锋芒必露 当之无愧D.选聘 层出不穷 至死不懈4.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敬献挽联不可胜数。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这副悼念先生的挽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笔①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下联:墨洒②,夜度春秋慨而慷。A.①耕 ②乾坤 B.①耕 ②长河C.①写 ②乾坤 D.①写 ②长河5.为下边句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卿今当涂掌事。( )A.沿途掌管做事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C.掌权管事(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过水去打猎B.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C.干涉别人打猎二、衔石填海。6.解释下列词语。①兀兀穷年: ②迥乎不同: ③潜心贯注: ④一反既往: 7.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介词写在横线上。①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 ②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一也要包到整整齐齐,他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 8.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是 、 。9.请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鲜为人知 鲜活 湖泊 停泊 10.文学常识填空。《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现代著名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 》。11.解释划线字人称的用法。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非复吴下阿蒙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 三、精准阅读。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当涂掌事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阅读短文,结合实际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4.课外精选美文阅读。摩耶之艺魂冯骥才①摩那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的小道边。倘若门媚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院放在这块土地的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澳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棕相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术飞鸟。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波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将,式样奇特,靠背球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天地之气。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 (选自2011年《中国艺术报》)(1)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2)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思理念是什么。(3)细读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了一项什么工作?张大千 (4)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山中杂诗》的后两句。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2017年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就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项目每个工程难题,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熔铸了南仁东的心血,更熔铸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1)细阅读文章,将建成“天眼”经历的过程补充完整。 → →立项→建造→ (2)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 选址时,头发和 胡子还是黑的。(4)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四、快乐作文。16.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00--300字。
答案部分1.D2.A3.D4.B5.(1)C(2)B6.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形容做事用心专注。;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7.从;在;把;从8.吴下阿蒙;刮目相看9.xiăn;xiān;pō;bó10.生死场;呼兰河传11.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古时王侯的自称;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12.示例:慈爱可亲乐于助人13.(1)①推托 ②当道,当权 ③到 ④认清事物(2)反问语气 感叹语气(3)只当作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4)文中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结果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从他的变化中可知,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才可能去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还可以看出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14.(1)因为文章的介绍对象是摩耶精舍,而不只是摩耶精舍的后花园,前中后园都介绍到才能给人以完整印象;另外介绍前园和中园的 “小”与“一般”,是为了烘托后园的“大”与“特别”。(2)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另答“一任天然”“吸纳天地之气”“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中的任何一句亦可)(3)临摹壁画(4)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5.(1)提议;选址;竣工(2)甘恒谦是南仁东的学生,岳友岭是南仁东的同事,他们更熟悉南仁东的生活、工作状况,引用他们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南仁东制造“天眼”的不易和他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可贵精神。 (3)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岳友岭的感慨侧面表现了南仁东为造“天眼”付出的艰辛之大。 (4)①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南仁东就提议“咱们也建一个吧”,体现了他胸怀祖国、敢为人先、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品质。②不辞辛苦,亲自到贵州大山勘察;为了节省时间,中午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体现了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③汇报项目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对细节了如指掌,多次计算模拟,体现了他鞠躬尽瘁、科学严谨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