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丨精品(巩固)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378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5 应对自然灾害测试题丨精品(巩固)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28378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5 应对自然灾害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5 应对自然灾害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不属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 )。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C.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D.乱砍滥发,开荒种地
2.“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 )随处可见依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A.四川泸州
B.广西桂林
C.浙江乌镇
D.云南丽江
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车内的游客有序离开车厢
B.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C.躲在巨石下面,坐等救援
4.(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5.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 )。
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
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
6.中国气象局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根据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分为四级,排序正确的是( )。
A.蓝-橙-黄-红
B.蓝-黄-橙-红
C.黄-蓝-橙-红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在人类防御( )的过程中,( )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2.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 )。
3.为了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 )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 )、制定( )的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4.最长的纬线叫( ),它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它以北是北半球,它以南是( )。
5.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 )程度、( )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 )。
6.如果人类不能( )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们设立了很多保护环境的节日。( )
2.人类离开地球也能够生存。( )
3.应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协同一心。( )
4.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5.离开了地球,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
6.应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协同一心。(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将下列国际组织与性质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6题,共52分)
1.今年春节,我国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武汉是重灾区。一笔笔捐款,批批救援物资,一批批医务人员逆行而上,驰援武汉。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灾害面前怎样的精神?
2.为什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今年的早春二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危及着人们的生命。无数中华儿女舍生忘死,逆行而上,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疫情期间怎样做,同样也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请把你正确的做法写在下面。
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动保护地球?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6.防御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A
6.B
二.填空题
1.自然灾害;法律
2.和谐相处
3.可持续;协定;法律
4.赤道;南半球
5.危害;紧急;四级
6.尊重;惩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我国的人们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省市纷纷向重灾区武汉捐款捐物,体现了全国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3.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出门要戴口罩,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扎堆。
4.(1)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意。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答: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6.①提高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
②我国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防灾减灾工程。
③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下面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应对自然灾害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我国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世界环境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个不是清洁能源,气象灾害特别较重的预警信号是,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下面不属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现象是,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