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嘹亮歌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嘹亮歌声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阶段,小结,下课 听音乐出教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嘹亮歌声》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 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缭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感受强、弱的节奏,弱起演唱的特点,能准确的填词演唱。 2、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施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3、通过演唱《嘹亮歌声》,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强拍休止弱拍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弱拍起演唱的特点。 2、唱好二声部轮唱。 教学用具: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大歌篇、口风琴、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 “卡农”教学方法; “声势”教学方法 教学多媒体运用: 1、在本节课当中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强拍休止的节奏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节奏的图谱、歌曲的伴奏,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 2、在接触新歌曲当中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加的了解歌曲的出处,完成了教学目标; 3、在学习歌曲当中,课件中的歌篇准确、直观的展示了歌曲的旋律,解决了歌曲中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师生问好 (教师自编的问好曲与学生互相问好。) 2、发声练习 (让学生通过对长音短音的发声练习来训练气息同时给嗓子“热身”。)(1)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长音训练,注意高音的地方音准,并且把气息沉下去”。发声曲:4/4 1---|2---|3---|4---|5---|6---|7---|ⅰ---|ⅰ---|7---|6---|5---|4---|3---|2---|1---‖(2)师:“下面我们来做短音训练,注音跳音要短促、轻巧”。 发声曲:2/4 5 0 4 0 | 3 – |2 3 4 2 | 1 -‖嗡 嗡 嗡 飞吧小蜜 蜂。)(3)接下来让同学们观看课件。图片(山中景色、都江堰景色、阳朔景色) 师:同学们看看第一张这山中的景色美不美?生:(4)节奏停止 师:“同学们,让我们试着把第一拍默读,看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生:听节奏按要求省略强拍,并同时继续用肢体语言表示其他的节拍。 师:引导学生用此种节奏边表示边走回座位。 师:“大家刚刚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让我们随琴唱一唱。”(给手势主音DO引导学生唱长音DO,并及时纠正气息及发声的位置。) 生:随着老师的手势轻声高位置演唱。 师:依次给出其它音的手势及琴的音高并引导学生演唱。(给出低音SOL并将SOL连DO演唱再唱MI) 生:再次演唱每个音。 师:“看,老师的手势给出了怎样的节奏?” (将刚刚练习的几个长音连起来用手势表示,让学生看并为唱做准备。)5 5 3 2 ︱1- - - ︱ 生:看一遍老师的手势,再随琴随手势演唱。 师:在给学生手势的同时将旋律往下扩展。5 5 3 2 ︱ 1- - - ︱ 1 1 7 1 ︱ 2 - - -︱ 师:“请同学们随着节奏演唱。” 生:轻声随琴演唱。 师:“让我们变化一下形式,将第一拍心理唱,看看谁能做到。”(随着琴的节奏用手势给出旋律,并第一拍用握拳或侧头表示。此处学生清唱老师只给手势没有音高。) 生:听节奏看老师的手势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拿出你的小竖笛让我们吹一吹,找到DO随着老师的手势吹奏。” 生:找到F调的主音并长音吹奏。 师:引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吹旋律,此处第一遍不按照节奏吹只有音高,接下来吹第二遍时引导学生随琴的节奏吹旋律。 师:“同学们吹的真棒,下面让我们用这条旋律进行一个轮奏的小游戏,请大家看我的手势先后吹奏。” 生:随着琴的节奏看老师的手势分组先后吹奏。 (目的在于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轮唱的准备练习) 师:“放下你的小竖笛,让我们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一下表现。”(此处节奏不停) 生:与老师进行卡农练习。 师:在与学生进行时切换到歌曲的伴奏让学生随着歌曲的旋律进行练习。并在进行中找到学生到前面来领做。二、新授阶段 (1)导入 师:“同学们的领悟力真强,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曲作为对大家的奖励。”播放歌曲范唱并出示歌篇。 生: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能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通过听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师:“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大家谁了解日本?” 生:语言表述对日本的感知。 (2)介绍日本 师:对日本做简单的介绍并出示一些日本的图片课件。 师:“同学们,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日本。”(再次播放范唱让学生感知) 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我们刚才在哪个游戏中听到了?” 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学习歌曲旋律 师:“同学们既然对这首歌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让我们试着唱一唱歌曲的旋律。” 生:随琴试着演唱歌曲。 师:“歌曲的后部分是简单的合唱,让我们用竖笛吹一吹旋律。” 生:吹奏歌曲的合唱部分。 (可引导学生自己单独练一练,老师做指导。) 师:引导学生吹奏旋律,并试着让学生自己分声部演唱,并做及时的纠正。 B、总唱歌曲旋律 C、教师范唱 D、学生填词演唱 E、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情绪 (4)总唱歌曲 (5)表现歌曲 引导学生用自己美妙的歌声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小结 四、下课 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四拍的节奏游戏,由浅入深的掌握节拍的强弱规律,并且通过游戏掌握了强拍休止的演唱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演唱当中,能巧妙的运用“卡农”这一教学方法,使学生准确地演唱了二声部的轮唱,并用课堂乐器—口风琴辅助完成教学难点。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轮唱这一演唱形式,同时也演奏了这种形式,同时在演唱当中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体会到歌曲的内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授本节课当中,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卡农”这一教学方法,所以在教的过程当中个别地方有些欠缺细节的处理,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进一步的完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嘹亮歌声教案及反思,共8页。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嘹亮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听歌曲《嘹亮歌声》进教室,节奏练习,旋律练习,歌曲教授,欣赏《苗岭的早晨》,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嘹亮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