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1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2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3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4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5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6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7页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习题课件 八年级人教第三章 物态变化(200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汽化,第2课时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专项物态变化辨析,易错疑难集训,章末培优专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节 温度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冬天,长久放置在室外的铁块与棉花,它们的温度都与当时的气温相同,则下列关于铁块和棉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块比棉花冷B.棉花比铁块冷C.铁块和棉花的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铁块和棉花的冷热程度
    知识点1 温度、摄氏温度
    答案
    1.C 【解题思路】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物体的温度相同,则其冷热程度相同.
    2.[2021 安徽蚌埠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比0 ℃的水冷B.-6 ℃读作“零下6摄氏度”C.0 ℃就是没有温度D.任何情况下,沸水的温度都是100 ℃
    知识点1 温度、摄氏温度
    答案
    2.B 【解题思路】 0 ℃的冰与0 ℃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6 ℃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故B正确;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所以0 ℃并不表示没有温度,故C错误;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 ℃,故D错误.
    3.【关注生活物理】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感觉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 ℃B.火柴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是37 ℃C.人的正常体温是47 ℃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0 ℃
    知识点1 温度、摄氏温度
    答案
    3.A 【解题思路】 人感觉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在23 ℃左右,故A符合实际;火柴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比37 ℃高得多,故B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最低气温在0 ℃以下,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
    4.[2021 湖北孝感孝南区月考]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答案
    4.C 【解题思路】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该温度计的量程为-20~100 ℃,故B正确;该温度计读数时必须停留在待测液体中,故C错误;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故此时的示数为32 ℃,故D正确.
    5.如图甲是测量碎冰块的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    ,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碎冰块的温度是    ℃.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答案
    5.【参考答案】 C -3【解题思路】 A选项视线未与液柱上表面相平;B选项玻璃泡没有完全放入被测物体中;D选项错将温度计拿出读数,并用手接触了玻璃泡;只有C选项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图乙中液柱上表面在零刻度线以下3小格处,故温度为-3 ℃.
    6.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 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甲俯视读数会    ,丙仰视读数会    (以上两空均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读数是    ,水的温度是    ℃.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答案
    6.【参考答案】 偏大 偏小 乙 42【解题思路】 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乙读数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正确;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上,示数为42 ℃.
    7.如图所示,在将水加热至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则测量值将    ;如果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再读数,则测量值将    .(均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不变”)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答案
    7.【参考答案】 偏大 偏小【解题思路】 水沸腾时,酒精灯不断给水加热,烧杯底部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时测量值将偏大.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时,水的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若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再读数,测量值将偏小.
    8.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1)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甲——0~100 ℃;乙——-30~55 ℃;丙——35~42 ℃.应选用    温度计. (2)按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步骤,将下列选项进行排序:          . 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C.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F.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读取示数
    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
    答案
    8.【参考答案】 (1)甲 (2)BADCFE【解题思路】 (1)选择温度计时,需要了解被测水的温度的大约值和各温度计的量程,被测水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步骤解答此题.
    9.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   ℃. 
    知识点3 体温计
    答案
    9.【参考答案】 35~42 ℃ 0.1 ℃ 39.5
    10.[2021 河南洛阳洛宁期中]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B.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动,把液柱甩到35 ℃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内装液体都是煤油
    知识点3 体温计
    答案
    10.D 【解题思路】 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故A正确;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故B正确;体温计可以离开身体读数,一般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正确;体温计内装液体是水银,故D错误.故选D.
    11.[多选]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的结果为35 ℃,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可能是(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知识点3 体温计
    答案
    11.BC 【解题思路】 选项A、D所述与体温计所测得的温度低于实际温度没有关系;而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和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都可能导致体温计测得的温度低于实际温度,故选BC.
    1.[2021江苏常州期末]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段时间以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中的冰熔化得快,乙盆中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 A.甲盆中水的温度高B.乙盆中水的温度高C.两盆中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中水的温度的高低
    答案
    1.C 【解题思路】 两盆中的冰都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所以两盆中的水的温度是相同的.故选C.
    2.[2021广东揭阳期中]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测得沸水的温度只有92 ℃,失误较多.下列操作中,不可能造成这一结果的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跟沸水没有长时间接触就读数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沸水中C.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读数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沸水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
    答案
    2.D 【解题思路】 玻璃泡与沸水的接触时间较短,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A选项不符合题意;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沸水中,玻璃泡内液体的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B选项不符合题意;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后,玻璃泡内液体温度下降,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C选项不符合题意;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沸水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读数时,测量结果是准确的,D选项符合题意.
    3.[2020安徽合肥四十六中月考]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
    答案
    3.D 【解题思路】 两支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膨胀的体积相等,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的高度要低一些,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是一样的,都是热水的温度.
    4.[2021安徽合肥瑶海区期中]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5 ℃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上升经过“28 ℃”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A.房间里的温度 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答案
    4.C 【解题思路】 室温为25 ℃,所以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热水之前,示数为25 ℃,由于热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所以水银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液柱上升,当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经过28 ℃这一刻度时,说明此时水银的温度是28 ℃.
    5.[2021重庆江津实验中学期中]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8.0 ℃,若直接用它依次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体温,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0 ℃和39.5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8.0 ℃,乙的体温是39.5 ℃B.甲的体温低于38.0 ℃,乙的体温是39.5 ℃C.甲的体温不高于38.0 ℃,乙的体温是39.5 ℃D.甲、乙两人体温都无法确定
    答案
    5.C 【解题思路】 体温计在使用前需用力甩几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一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示数是38.0 ℃,直接用它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8.0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会上升,测量结果是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8.0 ℃,体温计中的水银柱不会下降,依然显示38.0 ℃.故甲的体温可能是38.0 ℃,也可能低于38.0 ℃,乙的体温一定是39.5 ℃.故C正确.
    6.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在数值上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100 K相当于(  )A.273.15 ℃ B.100 ℃C.-173.15 ℃ D.-100 ℃
    答案
    6.C 【解题思路】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在数值上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热力学温度为100 K,则对应的摄氏温度是(100-273.15) ℃=-173.15 ℃.
    7.[原创题]冷暖早知道,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也是日常天气预报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当天的最低温度是   ℃,读作     .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  ℃;19:54时的气温是   ℃. 
    答案
    7.【参考答案】 -2 零下2摄氏度(或负2摄氏度) 20 10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当天的最低气温是-2 ℃,读作零下2摄氏度(或负2摄氏度);当天的最高气温是18 ℃,所以最大温差是[18-(-2)] ℃=20 ℃,19:54时的气温是10 ℃.
    8.[2021江苏无锡期中]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用温度计测量某日晚上的气温,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晚上此时的气温是    ℃.另有A、B两支酒精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以及玻璃管的内径粗细相同,A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B大,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填“A较长”“B较长”或“一样长”). 
    答案
    8.【参考答案】 热胀冷缩 -4 A较长【解题思路】 A、B两支酒精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A的玻璃泡容积比B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A温度计中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A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B的长.
    9.实验室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0 ℃;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80 ℃.则该温度计示数为 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实际温度为60 ℃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
     
    素养提升10.【注重科学探究】[2020江苏无锡钱桥中学月考]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1)若温度升高,则液柱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此装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标上    ℃,将它放在沸水中,液柱处标上    ℃,然后在以上两个刻度之间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制成了一个温度计. (3)这个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4)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0.【参考答案】 (1)左 (2)0 100 (3)气体的热胀冷缩 (4)换用管径更细一些的细弯管(或使用更大的烧瓶且装入更多的气体).【解题思路】 (1)气体温度计主要是靠瓶内的气体来感受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挤压液柱,液柱向左移动.(3)此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夏天,小明买了一些冰淇淋,为了储存,他把冰淇淋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此时,冰淇淋是    态;在吃的时候,冰淇淋到嘴里后会变成    态;如果有一滴水落在地上,一会儿不见了,这时它变成了    态.物体处于哪种状态与    有关.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答案
    1.【参考答案】 固 液 气 温度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B.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 C.冰棒在嘴里变成水 D.用铁水浇出铸件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现象
    答案
    2.D 【解题思路】 铁块在炼铁炉中变成铁水,固态的铁块变为液态的铁水,是熔化现象;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固态的糖变为液态的糖浆,是熔化现象;冰棒在嘴里变成水,固态的冰棒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用铁水浇出铸件,液态的铁水变成固态的铸件,是凝固现象.故选D.
    3.[2021 河南驻马店汝南期中]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变成如图所示的“冻豆腐”.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现象
    答案
    3.【参考答案】 凝固 熔化
    4.【关注科学探究】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固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表1、表2分别为该同学记录的海波熔化特点、松香熔化特点的数据.(1)实验中,选择      (填“大块”或“粉末状”)的固体效果比较理想;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       .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请你根据数据分别在图1和图2中画出海波与松香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知识点3 实验: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规律
    (4)把你所作出的海波与松香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进行比较,你可以发现: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 ②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先变软,后逐渐变稀,最后全部变成液态,整个过程中温度       . ③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知识点3 实验: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规律
    答案
    4.【参考答案】 (1)粉末状 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 (2)自下而上 (3)如图1、如图2所示.  (4)①吸收 不变 ②吸收 不断升高 ③海波 松香
    【解题思路】 (4)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48 ℃不变.②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③由题中数据可知,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松香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5.下表是刘明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他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帮助刘明分析数据并回答: (1)表中错误的数据是    . (2)请根据记录和更正后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是  . 
    知识点3 实验: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规律
    答案
    5. 【参考答案】 (1)69  (2)如图所示. (3)放热,温度保持不变【解题思路】 (1)第6 min时温度为69 ℃,与前后数据明显存在冲突,故此数据是错误的,正确数据为79.(3)从图像可以看出,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6.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沥青、松香 B.萘、冰、铜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6.B 【解题思路】 晶体是指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冰、萘、海波、各种金属等都是晶体.
    7.[2021 河北沧州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某物质从100 ℃开始熔化,直到150 ℃还未熔化完,则该物质是晶体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7.B 【解题思路】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故C错误;D选项描述的是非晶体熔化时的情况,故D错误.
    8.[原创题]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1)晶体熔化的特点:给晶体加热,在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    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渐渐熔化,但温度      ;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8.【参考答案】 (1)升高 不变 升高 (2)熔点 加热
    9.[2021 重庆重点中学联考]海波的熔点是48 ℃,那么48 ℃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都有可能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9.D 【解题思路】 海波的熔点是48 ℃,所以48 ℃的海波可能是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是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故选D.
    10.[2020山东泰安中考]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 min,晶体开始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 min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 ℃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10.D 【解题思路】 由题中图像可知,该晶体在第10 min开始熔化,到第25 min完全熔化,熔化过程持续了15 min,A、B错;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C错;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80 ℃不变,故该晶体的熔点是80 ℃,D正确.
    11.某同学在探究某物质凝固时温度变化的实验中,得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 (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起始温度为    ℃,它的凝固点是    ℃. (3)线段AB表示          ,所对应的是    态;线段CD表示          ,所对应的是    态. (4)    点表示该物质开始凝固,    点表示该物质凝固完成. (5)当温度为83 ℃时,该物质的状态是    .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11.【参考答案】 (1)晶体  (2)150 120 (3)液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液 固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固 (4)B C (5)固态
    12.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放到-2 ℃的房间里,它将(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12.B 【解题思路】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 ℃,放到-2 ℃的房间,冰水混合物中的水达到了凝固点,将放热,满足凝固的两个条件,因此冰水混合物中的水将凝固.故选B.
    13.[2021 甘肃金昌期中]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    和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熔化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作测温物质. 
    知识点4 熔点和凝固点
    答案
    13.【参考答案】 -39 ℃ -117 ℃ 酒精【解题思路】 相同大气压下,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故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39 ℃和-117 ℃;甲苯的凝固点为-95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甲苯的凝固点,因此可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固态甲苯的熔化温度.
    14.如图所示是某大型超市出售海鲜时的情景,为防止海鲜变质往往在海鲜周围铺上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填“放”或“吸”)热,起到保鲜的作用. 
    知识点5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答案
    14.【参考答案】 熔化 吸【解题思路】 冰熔化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
    15.有一种自动发热暖手袋,如图所示,反复扭曲袋内金属片,袋内液体立即变为固体,此过程要   热量;暖手袋变凉后,如欲再次使用,只需放入沸水5分钟左右,袋内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知识点5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答案
    15.【参考答案】 放出 熔化【解题思路】 袋内液体立即变为固体,属于凝固现象,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暖手袋变凉后,放入沸水5分钟左右,固态物质吸热会熔化为液态.
    16.[2021云南昭通期中]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如图所示),以防止地窖里的菜冻坏.这是因为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    成    ,在此过程中,水会    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太    ,可以避免冻坏蔬菜. 
    知识点5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答案
    16.【参考答案】 凝固 冰 放出 低
    17.夏天用0 ℃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 ℃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A.用冰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水比冰更容易吸热C.用冰的冷却效果更好,因为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时吸收热量 D.两者冷却效果相同
    知识点5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答案
    17.C 【解题思路】 因为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时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汽水,冰的效果更好一些.
    1.[2020湖北武汉青山区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石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D.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石蜡是晶体
    答案
    1.D 【解题思路】 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便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石蜡内部,准确测量石蜡的温度,故A、B正确;“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故C正确;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石蜡是非晶体,故D错误.
    2.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 ℃,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C.一直变大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答案
    2.D 【解题思路】 雪是固态的水,熔点为0 ℃,雪在熔化前温度先升高,在0 ℃时会保持一段时间,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故选D.
    3.[2021 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一个杯子中装有特殊金属制成的勺子,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
    答案
    3.A 【解题思路】 由题意可知,金属勺熔化了,说明热水瓶中开水的温度高于金属的熔点;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说明室温(26 ℃)低于金属的凝固点.故选A.
    4.[2021 河北唐山路北区期末]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
    4.C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甲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不能确定其是否发生了熔化,因此不能判断其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乙物质在BC段温度保持210 ℃不变,说明乙物质为晶体,熔点为210 ℃,BC段是乙物质的熔化过程,乙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态,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B、D错误,C正确.
    5.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答案
    5.C 【解题思路】 冰是晶体,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C.
    6.[2020北师大鄂尔多斯附中期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某种钢的熔点是1 515 ℃)A.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B.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40 ℃的地方不能使用C.在气温为-50 ℃的地方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D.用铜锅冶炼钢是可以的
    答案
    6.C 【解题思路】 钢的熔点是1 515 ℃,所以钢水的温度最低是1 515 ℃,而纯铁的熔点为1 535 ℃,因此钢水的温度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纯铁的熔点,纯铁掉入钢水中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故A说法错误;当气温为40 ℃时,水银仍为液态,因此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B说法错误;在气温为-50 ℃时,酒精为液态,因此可以使用,C说法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如果用铜锅炼钢,则铜锅比钢先熔化,D说法错误.
    7.[2021 贵州铜仁松桃月考]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锡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 (2)在BC段,锡处于    态;在DE段,锡处于    态.  (3)锡的熔化用了    min,熔化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4)锡在第10 min到第12 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态. 
    答案
    7.【参考答案】 (1)232 ℃ 232 ℃  (2)固液共存 液 (3)4 吸 保持不变 (4)固液共存【解题思路】 (1)锡是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都是232 ℃.(2)AB段是固态锡的升温过程;BC段是锡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锡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是锡熔化结束,温度升高的过程,处于液态;DE段是液态锡的降温过程;EF段是锡的凝固过程,此过程中锡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段是固态锡的降温过程.(3)固态的锡从第3 min开始熔化,到第7 min结束,熔化过程经历了4 min,此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232 ℃不变.(4)第10 min到第12 min这段时间,是锡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此过程中锡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素养提升8.夏天,莉莉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她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块周围的水发生了熔化现象,使冰块“粘”到一起B.从放入冰块到冰块完全熔化过程中,杯内水温始终没有改变C.低温的冰块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水凝固,所以“粘”在一起D.冰块使水快速降温,是因为水从冰块中吸收了热量
    答案
    8.C 【解题思路】 低温的冰块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水凝固,故A错误,C正确;冰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时,温度较低,会从水中吸热,水温会降低,故B错误;冰块使水快速降温,是因为低温的冰块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故D错误.
    答案
    9.【参考答案】 (1)一定 (2)N由固体变为固液共存态,且温度保持不变 (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水的温度高于90 ℃ 【解题思路】 (1)由题图乙可知,M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M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2)当N是晶体时,N会有固定的熔点,即N吸收热量,会从固态变为固液共存态.(3)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水的温度高于90 ℃,这表明N是继续吸热的,则说明N一定是晶体.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课时 汽化
    1.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塑料袋    ,这是    现象.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看到的现象是塑料袋    ,这是     现象. 
    知识点1 汽化和液化现象
    答案
    1.【参考答案】 膨胀 汽化 变瘪 液化
    2.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熔化
    知识点1 汽化和液化现象
    答案
    2.C 【解题思路】 湿衣服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选C.
    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1)除了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 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知识点2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4)从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时的数据. (5)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此地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7)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8)实验完毕,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 
    答案
    3.【参考答案】 (1)停表(或秒表、计时器) (2)自下而上  (3)A(4)9 (5)98  不变  (6)如图所示.(7)减少烧杯中的水(或提高水的初温,或给烧杯盖上硬纸板等合理答案)(8)石棉网的余温仍高于水的沸点
    【解题思路】 (2)为了方便调整器材的高度,各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3)从题图乙可以看出,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4)从表格可以看出,水是从第8 min开始沸腾的,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第9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5)水温从第8 min开始保持98 ℃不再改变,所以此时此地水的沸点就是98 ℃.(7)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短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减少烧杯中的水、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盖上硬纸板等缩短实验时间.
    4.[2020 江苏无锡江阴期中]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量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吸热,温度    ,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知识点2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答案
    4.【参考答案】 (1)汽化 (2)不变【解题思路】 (1)水沸腾是在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5.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测得A、B、C、D中水滴变干的时间分别为200 s、100 s、50 s、80 s.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表面附近空气流速有关.于是,他设计实验方案如图D所示,控制      、       相同,改变水表面附近空气流速,观察水蒸发快慢,得出结论. (4)液体蒸发要    (填“吸热”或“放热”),具有    作用,请你举出一个实例:            . 
    知识点3 蒸发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答案
    5.【参考答案】 (1)表面积 (2)A C (3)水的温度 水的表面积 (4)吸热 致冷 给发烧的病人皮肤上擦酒精降温
    6.[2020贵州贵阳中考]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 
    知识点3 蒸发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答案
    6.【参考答案】 吸热 减慢【解题思路】 游泳者出水后,身上的水分蒸发,此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导致身体感到冷;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水的表面积,故可以减慢水分蒸发.
    1.[多选]关于汽化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B.蒸发无需吸热,而沸腾则需吸热C.蒸发仅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D.蒸发较缓慢,而沸腾则是很剧烈的
    答案
    1.CD 【解题思路】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需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故A错误;液体汽化时都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故B错误;蒸发仅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故C正确;蒸发较缓慢,而沸腾则是很剧烈的,故D正确.
    2.[2021湖南株洲十九中一模]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  )A.熔点   B.凝固点   C.温度   D.沸点
    答案
    2.D 【解题思路】 常温下的石油是液态的,得到的蒸气是气态的,“分馏法”利用的是不同的矿物油沸点不同.故选D.
    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让馒头更快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答案
    3.C 【解题思路】 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因此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只要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会保持不变.
    4.[2021 广西南宁二中期中]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盛等量的水,并用相同的热源同时进行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 ℃、油温300 ℃、砂温600 ℃,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

    相关课件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制冷作用,利用干冰冷冻食品,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常见的升华现象,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遇冷放热,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水蒸气,小冰晶,〔遇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熔化和凝固,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吸热,吸热温度不变,吸热温度升高,非晶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A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度不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