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回收废电池教案
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运算的习惯。
3.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
重点
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
突破
在已有的100以内加法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理解并把握重点。
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难点
突破
通过比较画线段图、拨珠、竖式等不同计算方法的难易,寻找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实现突破。
教法
在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在比较、练习中学习新知。
课前
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计数器等。
过程
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测个谜语好吗?
生:好。
多媒体出示谜面:小铁柱儿胆不小,头戴玻璃平顶帽。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品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手电筒。
师:对,这个物品就是手电筒,大家都知道,手电筒要发光,就必须用上电池,电池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可是,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那么,你们想想,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说出应该集中回收。
师:对,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集中回收废电池,不随便丢弃。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来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课题板书:回收废电池。)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提供条件。
探新
1.出示教材第45页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
(1)师:你们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反馈,回答预设:
生1: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环保活动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1)班:122节,(2)班:77节,(3)班:149节。
生2: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还能看出,为了奖励同学们,学校对回收废电池还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回收200节废电池,奖励十把手电筒,回收240节废电池,奖励一个足球。
(2)师: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三个问题:“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可以获奖?”“(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和“(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3)师: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讨论上面大家提出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2.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加在一起可以获奖?”的问题。
师:在学习用加法解决问题之前,大家先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
分小组反馈,说明估算的方法。
生1:我觉得(1)班和(2)班加起来大约有200节电池,能获奖励。
生2:我觉得(1)班和(3)班加起来能获奖励。
师:同学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算一算。
3.解决“(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的问题。
首先请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思考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看谁想出的方法多。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师指名汇报计算方法。
生1:我是把77分成70和7,先计算122+70=192,再计算192+7=199。
师:这个方法不错,你能用我们原来学过的线段图示法把这个过程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多媒体展示画法:
生2:我是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22,再在个位和十位分别拨上7,就等于199了,说明122+77=199。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恩,这个学期我们还没用竖式计算过加法,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遍。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师:你觉得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强调:数位对齐,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1)班和(2)班回收的废电池加起来不够200节,所以不能够得到奖励。
4.解决“(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的问题。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让学生懂得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引导:刚才我们在解决(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和“(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这两个问题时,都用到了竖式,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这两个竖式的异同点。
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指导。
教师小结:相同点:(1)都是加法运算;(2)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
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如果十位相加满十呢?
生: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师:谁能举个例子吗?
学生试着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概括。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感知。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发现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思维锻炼,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1题。
(1)每个同学先独自画一画,把答案填在空格内。教师巡视,对学困生给予指导。
(2)小组内学生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或用竖式算一算,看看答案和画的答案是否相同。
2.教师出题: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并改正。
234+70934 489-43432
3.师:三位数加法还会在生活中用到。出示商品标价:国美的电器大特价,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商品标价:
电吹风
饮水机
微波炉
洗衣机
89元
240元
248元
805元
师:谁来说说你从上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并自由发言。)
师:今天你们是小当家,想想家里的实际情况,购买两种电器,算算共要多少钱?要求先列横式,再列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到黑板上演算。
【设计意图】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练习,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人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让数学与学生生活、其他社会环境密切联系。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注重学习方法的梳理,帮助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去理解,保证了教学质量的落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体现数学的价值。
当然,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本节课前面的导入和例题讲解用时过长,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张。如何有效地调控时间?如何将数和形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等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努力改进的地方。
板书
回收废电池
(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122+77=199(节)
(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122+149=271(节)
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回收废电池∣北师大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具,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回收废电池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练习巩固,结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