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训练(1)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13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同步训练(1)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13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
展开1.3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人口数量与相关要素相互关系变化模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
A.资源储量 B.工业产值 C.环境污染程度 D.粮食产量
【答案】1.A
【解析】一个量数值增大(减小)而另一个量数值减小(增大),即为负相关。分析图形中1900年至2100年曲线变化,可知资源储量与人口数量大致呈负相关,A正确。人口数量和工业产值、环境污染程度先是正相关后是负相关,B、C错误。和粮食产量基本一致是正相关,D错误。选A。
2.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答案】2.B
【解析】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故为人口合理容量。B正确。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下图为“三种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人口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从优到劣的是( )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①③②
4.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区域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临界性
【答案】3.B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不能超过人口容量。①图中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环境人口容量之内,环境保护最好,③图甚至新的环境人口容量低于原来环境人口容量,说明环境恶化。故选B。4.人口容量有三个特点:一是临界性、二是相对性、三是警戒性。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体现人口容量的临界性。D正确。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4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5—6小题。
5.以上材料表明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A.临界性质 B.警戒性 C.相对性 D.有限性
6.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5.C 6.C
【解析】5.材料说明,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地区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在不断扩大,环境人口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性,C正确。故选C。6.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其主要意义在于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正确。故选C。
读图,完成第7—8小题。
7.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8.乙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 )
A.人口减少 B.政策改变
C.劳动力增加 D.科技进步
【答案】7.C 8.D
【解析】7.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据图可知,丙处环境供给资源与人口消费资源量差值最大,因此表示人口合理容量。故选C。8.据图可知,乙处环境供给资源量明显增加,说明科技的进步,人口发现的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故选D。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图一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中P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图二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
读图,完成第9—10小题。
9.图二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10.图二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势起伏大 B.水资源短缺
C.荒漠广布 D.土壤贫瘠
【答案】9..D 10.B
【解析】9.读图可知,图中显示人居环境适宜度(E)和社会经济协调度(D)都很高,说明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原一般是人口集中、自然环境较好的经济较发达地区,D项正确。10.读图可知,该地人口集聚度与人居环境适宜度高,故该地区人口与地形、气候协调度较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最可能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资源适应度较高,ACD项错误;该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较低,说明该区人口和水土资源协调度低,则最可能是人口众多,需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短缺,B项正确。
二、综合题
根据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
【答案】(1)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人类开始关注、研究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这一概念。
(2)不确定性 因为在概念中有“可预见到的时期内”,若时期发生变化,环境人口容量必然会发生变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环境人口容量;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人类选择)。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解析】此题理论较强,但若建立在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基础上,回答起来应该没有多大难处。关键是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全面分析到位,并抓住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相互关系,重点突破“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内涵。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主要指的是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人类开始研究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而提出的这一概念。
(2)“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材料中明确说明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人口容量肯定会发生变化,而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也是环境能够容纳的最多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4)人口人力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这需要我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44,85,16,77,61,49,5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品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