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综合训练题
展开4.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2)与京津地区相比,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②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③该地区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④新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雄安新区能够提供大量长期工作职位,其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
A.服务业 B.重工业 C.建筑业 D.农业
【答案】(1)A
(2)C
(3)A
【解析】(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承接北京非首都职能的产业转移,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A对。雄安承接产业转移,不能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B错。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不是主要目的,C错。有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的作用,不是主要目的,D错。(2)与京津地区相比,农业历史同样悠久,没有优势,②错。基础设施不如京津完善,交通不如京津便利,①错。在河北设立新区的主要原因是开发程度低,土地充足,③对。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④对。C对。(3)服务业可以长期地存在,A对;距京津太近,也不适宜发展重工业,B错;建筑业不是长期的,C错;雄安新区不是农业区,D错。
2.读京津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京津冀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毗邻港澳,多侨乡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
B.北京东临渤海,珠江三角洲南临南海
C.雄安新区的建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D.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
【答案】(1)D
(2)C
【解析】(1)京津冀地区比珠三角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矿产资源丰富。两地水陆交通条件相当。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多侨乡是其突出优点,故选D。(2)①地区是香港,澳门主要经济支柱是旅游博彩业,A错误。北京没有临海,B错误。雄安新区的建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C正确。冬奥会为体育文化活动,不能体现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D错误。故选C。
3.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2)从长远来看,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雄安新区的是( )
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
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
(3)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充足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答案】(1)C
(2)A
(3)B
【解析】(1)雄安这一国家级新区的成立,将在空间上与京津形成新三角空间联系,疏解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释放区域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活力,实现区域间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有利于突破“以邻为壑”形成“共生互动”的城市群。同时,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加强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服务等向整个京津冀空间拓展,实现技术、产业与人才等向城市群的外围延伸,缓解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之间矛盾,理顺城市层级间资源配置关系,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赋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可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减轻首都人口压力。故选C。其它选项说法均不正确。(2)生物制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入驻雄安新区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A正确;钢铁冶炼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B不符合;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层次低,占用土地、人员等生产要素,不利于雄安新区的长远发展,C不符合;建筑材料工业也有严重的环境污染,D不符合。故选A。(3)劳动力是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北京的人口是千万级的特大城市,人口数量和素质是雄安新区不能相比的,排除A;河北的用地充足,故选B。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北京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更便利,排除CD.
4.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石油资源的开发
(2)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答案】(1)A
(2)C
【解析】解:(1)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天津市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工业基础好,产业协作条件好,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A正确。传统服务业是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效益低,B错。创意文化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应为北京重点发展的部门,C错。石油资源开发主要应当为河北省重点发展部门,D错。故答案为:A.(2)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路网一体化建设可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区域内城际联系、便利区域内经济合作人员往来与交往、密切经济联系,不能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故C正确。
5.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如今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从综合指数排名看,珠三角位于第一,长三角紧随其后,而京津冀城市群虽拥有众多独特优势,综合排名垫底。可实际上京津的人均GDP直逼10万元,河北人均GDP只有3万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一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列不属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的是( )
A.全国政治中心、两大直辖市 B.智力资源密集
C.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度国际化
(2)目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主力战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拥有众多优势,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后两者,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京津与冀,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
B.京津冀城市群各城之间交通不够“高效便捷”
C.京津冀主要城市产业联系强度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D.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城市间恶性竞争
【答案】(1)C
(2)A
【解析】(1)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北京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A、D正确;北京、天津高校林立,教育科技力量强,智力资源密集,B正确;长三角地区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不是京津冀城市群拥有的独特优势,C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城市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城市体系不完善,A正确;不是城市间的交通不足,也不是城市间产业强度联系不足;更不是城市间存在恶性竞争,BCD错误。故答案为:A.
6.下图示意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C.人口流动活力减弱 D.京津人口占比下降
(2)为缓解压力,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是( )
A.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C.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 D.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答案】(1)B
(2)D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天津属于净迁入活跃区,净流出活跃区位于北京、天津周边地区,说明人口从周边地区向北京、天津集中,人口流动活力增强,京津人口占比上升,人口分布趋于集中,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读材料可知,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要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加强京津交通一体化建设只是一个侧面,A错;北京城市服务功能比较完善,B错;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而不是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至河北,C错;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是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D对。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7.(2019高三上·邗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材料二 2018年5月,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放宽人才引进入户条件,在一天之内有30万人申请入户。
材料三 下面左图为“京津冀位置图”,右图为“京津冀产业联系图”。
(1)从城市等级看,北京最主要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
(2)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意义有哪些。
(3)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后,吸引了大批人才涌入,其原因是什么?
(4)结合京津冀产业联系图,请你谈谈河北省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应如何定位。
【答案】(1)政治中心(首都)
(2)缓解北京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周边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高端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多
(4)发挥河北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京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承接京津产业和技术扩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工作
【解析】(1)从城市等级看,北京因其是中国首都。最主要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2)此问题需要从城市化问题角度分析。北京既是政治中心也经济中心,造成大量人口集聚,造成一系列交通、环境、住房、教育等压力,所以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意义有缓解北京人口、交通和环境等压力;分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经济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人口进入到周边地区,可以带动周边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3)此问题需要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拉力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好,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待遇好。而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后,吸引了大批人才涌入,其原因是天津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较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高端人才和优秀年轻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多。(4)据图得知,河北有资源、采掘业、重加工工业等优势。结合河北地理位置、图中各个区域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河北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为京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利用距离近、地租便宜的优势,吸引京津地区的资本,承接京津产业和技术扩散。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带动河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工作。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被称为“北国江南”。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Ⅴ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1)据图描述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
(2)请你提出雄安新区建设中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答案】(1)京津冀地区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东临渤海;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靠燕山山脉,西倚太行山,连接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2)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污染企业(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全流域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法规,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大监督力度)。
【解析】解:(1)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等方面作答。(2)白洋淀水环境保护的三项措施,主要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监测治理等角度作答。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图中可推断京津冀发展过程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精品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绝对位置,相对位置,65,6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