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平和国内原油大量出口,已成为地球上“生态脚印”最大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上的资源,那么很多种类的自然资源会很快被消耗光。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地球上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
A.容易被破坏 B.利用潜力大 C.再生能力差 D.数量有限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经济发展速度快 B.自然资源消费量小
C.生态系统承载力小 D.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当资源供给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会避免发生资源安全问题。下图示意资源供需平衡。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资源供需平衡的是( )
A.鼓励人口增长 B.减少资源开采 C.优化产业结构 D.资源价格上涨
4.可能打破图示资源供需平衡的是( )
A.破坏生态环境 B.降低消费水平 C.增加资源进口 D.避免区域冲突
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并且是第34个“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的主题是“ValuingWater”即“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据此完成下面5-7题。
5.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季节( )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6.下列关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合理开采地下水 B.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C.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7.水循环对全球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有机物和无机盐输向海洋 B.增加全球的水资源总量
C.加剧不同纬度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 D.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读我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8-9题。
8.导致A、B两类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 B.海陆位置 C.人口密度 D.国家政策
9.乙处资源相对于甲处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B.海拔较高 C.气候干旱 D.交通不便
我国外资企业出口产品分为资源密集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型)、资本密集型(中技术型)、技术密集型(高技术型)等,下图为四类产品2000-2013年逐年贸易额变化情况,其中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量整体出现波动。据此完成下面10-11题。
10.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两类出口产品是( )
①资源密集型②劳动密集型③资本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额整体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资源禀赋 B.产品品质 C.技术含量 D.国家政策
稀土是镧(La)、铈(Ce)、钪(Sc)等17种元素的总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成缺的重要原料。下图为201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占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12-13题。
12.稀土资源( )
A.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C.分布不均,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D.中国产量大于储量
13.为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我国应( )
A.全面禁止稀土资源的开采 B.有效管控稀土资源的开发
C.坚持出口优先和提高产量 D.扩大开采规模以提高价格
二、综合题(3小题,共48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图为青海省矿产与城市分布
材料二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风力作用强烈。
(1)青海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4分)
(2)青海省矿产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不利条件主要有。(4分)
(3)黄河上游青海段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当地发展水电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阿根廷的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约占拉美地区的41%,锂矿集中分布在普纳高原区的盐湖和盐沼中,锂矿内一般伴有钾、硼等资源,含镁量少。普纳高原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380mm。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开采生产需要淡水。
材料二锂和铀是目前能够作为能源利用的两种金属,可通过热核反应产生巨大能量。用锂制造的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好的储能装置,和其他电池相比,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污染,被大量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
材料三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图和普纳高原盐湖分布情况。
(1)从资源条件角度,分析阿根廷锂资源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
(2)说明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的原因。(6分)
(3)分析如果阿根廷对锂资源大规模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6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1年9月,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出台限电措施,引发了人们对电力和能源的关注。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也大致与“胡焕庸线”吻合,称为“电能胡焕庸线”。近几年,为破解“电能胡焕庸线”,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由陆入海。图为海上风电景观。
(1)解释“电能胡焕庸线”的含义,并指出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可利用的风系种类。(6分)
(2)简述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3)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社会经济意义。(6分)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导致江苏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易造成的影响是,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认识区域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认识区域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该图,影响辣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有,该流域新垦区,从区域尺度来看,该区域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