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城市体系包括,与成都相比,西安,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下图为某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城市体系包括( )A.5级 B.4级 C.3级 D.无法判断2.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宁波 B.杭州 C.南京 D.上海3.下列关于上海市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 B.是区域内经济管理中心和社会文化中心C.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D.经济集中程度高,目前城市化速度很快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4-5题。4.与成都相比,西安( )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 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 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5.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城市扩散度统计图(如图),完成6-7题。6.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 )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 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7.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城市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③政府政策干预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据此完成8-9题。8.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A.上海 B.天津 C.深圳 D.合肥9.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周围城镇群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地域形态C.改善周围城镇群环境质量 D.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10-11题。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B.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D.北京向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一样大1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措施合理的( )A.促进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湾区以其经济聚集度高、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的特点,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主要城市产业布局及功能定位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12.粤港澳湾区内产业分区分工布局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B.集中核心城市职能C.增强城市间竞争性 D.增强城市间协作性13.下列关于粤港澳湾区发展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增加第二产业比重②建立湾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协调湾区事务③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④多建、扩建跨海大桥,增强区内的互联互通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综合题(3小题,共48分)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省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激发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郑州将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的范围。(1)指出中原城市群中山西省的城市。(4分)(2)说明郑州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6分)(3)简述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6分)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下图为南京都市圈示意图。(1)简述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地理背景。(6分)(2)说出南京在都市圈中的区位不足。(4分)(3)简述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是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简图,下表是1950~2019年纽约市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份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19制造业103.994.776.649.633.824.37.66.7服务业50.860.778.689.3114.9145.7170.7238.5贸易业75.574.573.561.360.862.745.648.5金融和房地产33.638.445.844.85249.154.961.8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33.231.832.325.722.921.327.234.8政府部门37.440.856.351.660.856.757.958.8材料二:18世纪,纽约是联系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纽带,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美国连接世界的主要港口和制造业中心,后通过资本、人才集聚,乘着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浪潮,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目前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现代交通四通八达,并拥有全球最大的空运系统。(1)说明纽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变化。(6分)(2)结合表格数据,简述纽约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4分)(3)分析纽约市对美国东北部城市带的主要辐射功能。(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同步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第14题,由图可以看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