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高中地理 新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13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高中地理 新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13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高中地理 新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8413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目标】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区域认知】2.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3.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过程,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综合思维】4. 能够结合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人地协调观】【讲授新课】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找出世界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并思考成因。问题导入 在人类历史上,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曾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如今,它却掩埋在茫茫沙漠之中…… 说说古巴比伦地区的地理环境。古巴比伦文明为什么未能持续发展?知识点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表现形式资源耗竭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___________污染等生态破坏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________、生物多样性锐减等(1)资源耗竭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开发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例如,按已探明储量和目前开采的速度估算,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将在未来百年以内趋于枯竭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破坏或减少,这种现象遍及全球。包括:各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短缺和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危机、森林资源减少等。除煤炭外,多数能源矿产资源将在未来百年内趋于枯竭(2)环境污染 随着自然资源大量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 污染等环境污染日趋严重。(3)生态破坏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在创造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破坏。表现:森林和草原破坏、 、土地荒漠化、 等一系列生态灾难。2.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原因影响酸雨、酸雾煤炭大量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硫、_____化物等有害气体与大气中水汽结合而形成使草木枯萎、土壤及水体酸化、_______被腐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_________效应增强加速了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并导致沿海_____遭海水侵扰,以及持续高温、干旱、飓风、特大暴雨与暴雪等灾害事件的发生臭氧层空洞氯氟烃等人造化学物质使大气_____层变得越来越薄,局部地区(如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到达地面的_______辐射增强,大气层温度发生变化并出现气候异常,威胁地球上的生命合作探究一:一项新研究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在近4年的时间里,“南极损失的冰几乎和北极近40年损失的一样多”,且南极海冰融化的速度一直在加快。结合材料探究:(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环境问题? (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该环境问题对沿海地区有什么影响? 合作探究一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除此以外,人为原因还包括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加速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遭海水侵扰。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从_____性、小规模向_____性、大规模发展,从宏观危害向微观危害发展,从环境污染事件向全面_________发展。答案:1.固体废弃物;荒漠化;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氮氧;建筑物;温室;低地;臭氧层;大气逆辐射3.区域;全球;生态 知识点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 的需要,又不对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基本内涵:(1)_____可持续发展——条件。(2)_____可持续发展——目的。(3)_____可持续发展——基础。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同代人之间、全球不同地区之间,以及_____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持续性原则在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_________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_____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答案:1.当代人;后代人2.经济;社会;生态3.人类;经济活动;发达国家 链接生活: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句话,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答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违背了资源分配在时间上的公平性。知识点3 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1.主要途径:_____途径、制度途径、经济途径、教育途径等。2.国际合作:(1)联合国:环境与_____大会。(2)中国:中国政府针对本国国情提出“控制人口,节约_____,保护_____,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3.公众参与:(1)社会:倡导_____消费,鼓励公众参与,有利于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社会风尚。(2)个人:每个人都应当树立_________、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答案:1.技术;2.发展;能源;环境3.绿色;节约资源 延伸拓展: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为手段 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 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 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为目的 以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物质反复流动的过程。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1.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生态农业合作探究二:留民营的生态农业1.留民营村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取得了哪些效益? 合作探究二1.(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物五业并举(2)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3)开展综合利用,废弃物重新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2.生态效益:开发新能源,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减少生态破坏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社会效益: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了良性循环,综合效益突出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不是不产生废弃物,而是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产生的废弃物比较少。清洁生产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清洁能源:常规的能源清洁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2)清洁生产过程: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少废无废的工艺,高效的设备,材料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完善的管理(3)清洁产品: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易于回收和再利用;已处理和降解合作探究三:1.这个酒精厂的清洁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处理有什么特点?全程处理还是末端集中处理? 2.这个酒精厂进行清洁生产后获得了哪些环境效益?获得了哪些经济效益? 合作探究三:1. 全程处理,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永续利用。2.环境效益: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经济效益: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拓展延伸1,拓展延伸2,课后活动,练习检测,区域认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