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小知识,自读整体感知,再读解说变化,研读找说明方法,拓展延伸,总结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2.体会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特点;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tún gǔ gé piā yí liú shì zhě zhòu xié dài
臀 骨骼 漂移 流逝 褶皱 携带
liǎng qī huì xīng chá xī jié nàn zhì mì yǔn shí
两栖 彗星 潮汐 劫难 致密 陨石
zhuī sù tiān yī wú fèng
追溯 天衣无缝
阿西莫夫,是( )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恐龙无处不有?(2)恐龙是如何跨大洋到达南极的?(3)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一步步展开推理,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找出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词语。
·找出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特点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在日常学习中你发现哪些学科之间有联系,并举例说明。
恐龙无处不有(2)
课文的题目是《恐龙无处不有》,但课文结尾又说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那么这篇课文到底是在讲恐龙无处不有还是在讲地壳运动?
已知:地球上其他大陆以及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求证: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而不是恐龙在移动。
∵已知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现象
又∵其他大陆已发现了恐龙化石。联系
∴恐龙曾经遍布世界各地。 判断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南极的气候不相适宜。联系
疑问: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
∴大陆在漂移? 假设
∵一些板块边缘可以拼合 依据
∴地壳在缓慢又不可抗拒的运动。结论
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提示:注意几个时间节点。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2.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4.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5.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1.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生物学-物理学)2.模仿蟑螂的构造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至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生物学—医学)3.变色龙的这些变色本领,人们已经用某些特制的颜料做成变色漆。(生物学---化学)
本篇课文首先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假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大生物,曾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
1.用今天学习的推理方法,预习《被压扁的沙子》。2.利用网络资源去查找学科之间联系的资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恐龙无处不有示范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说你对恐龙的了解,点击图片看视频,恐龙无处不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知识链接,恐龙无处不有,文题解读,岛屿链,褶皱zhě,学习字词,壳k0贝壳,整体探究,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恐龙无处不有精品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异齿龙,鸭嘴龙,霸王龙,恐龙化石,分析文章结构,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说明顺序逻辑,揣摩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