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微信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喜爱,朋友圈更成为了个人记录生活、发表心声的园地,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A.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D.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2.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 )①保障人人都过 上自己想要的生活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④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020年10月27日,谢某某利用手机在聊天群内公开发表诋毁党的声誉的反动言论,严重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影响极坏。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谢某某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该案例警示我们( )A.我国公民在网络生活中不享有自由B.自由的实现不得触碰法律的红线C.违反规则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处罚D.行使权利守程序,不得违反程序 4.2020年10月,一位旅客因躲在高铁列车的卫生间内吸烟,触发烟感报警致列车降速,分别受到1000元罚款和限乘180天的处理。这一事例警示我们( )①社会秩序是安居乐业的保障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③公民必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④违反社会规则要受刑罚处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某地的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集体上街游行,引起众人围观,堵塞了交通,后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们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违反社会规则被拘留。这说明( )①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倘若这些农民工不集体游行,他们就得不到工资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关于规则和自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我们享有的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我们的自由如果违反了法律和其他社会规则的规定就应受到处罚③建立规则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④我们所享有的自由必须在法律和其他社会规则的允许范围之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如图漫画中骑行者的言行,正确的看法有( ) ①强调了享有自由,而忽视了遵守规则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③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与自由是不可分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年1月1日,一男子在沈阳市皇姑区新航社区核酸检测点插队,并伙同其儿子殴打上前对其劝阻的执勤民警。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祥、林某彬因涉嫌妨害公务罪,已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林某祥父子应有的反思是( )①学会依法维权②遵守网络规则③恪守自由边界④敬畏他人生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1年1月,东营市公安局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进出防控措施的村(居)、小区等重点部位的人员,拒不配合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健康码查验、身份证核查、车辆检查、封闭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的,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罚。这说明(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④公民拥有自由,在法律面前享有同样的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表达的理念是( )①崇尚自由②崇尚法治③崇尚权力④崇尚平等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社会规则的约束,这里的规则包括( )①道德②纪律③法律④风俗习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某地的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集体上街游行,引起众人围观,堵塞了交通,后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们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违反社会规则被拘留。这说明(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要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③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倘若这些农民工不集体游行,他们就得不到工资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3.材料一: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 (2)自律的要求是什么? 材料二:2019年中秋节期间,某市交通巡警总队共出动警力9483人次,出动警车3205辆次,设置检查卡点168个,检查车辆6421辆次,查处酒驾124起、超速3441起、超员1255起、疲劳驾驶353起、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387起。为全市人民营造了“文明出行、平安中秋”的良好的社会秩序。(3)该市警方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哪些重要意义? (4)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4.材料:公交车上,因坐过站硬要中途下车,纠缠司机,造成事故;高铁上,不肯对号入座,公然“霸座”,扰乱秩序;小区里,遛狗不栓绳,惊吓路人,甚至恶犬伤人……此类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这些社会舆论反映了对公民文明素质的期待;法治也及时作出了回应,触犯法律的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1)结合材料请你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应如何维护和遵守社会规则?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D2.C3.B4.A5.B6.B7.B8.D9.A10.A11.A12.D 二 、材料分析题13.(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3)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14.(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秩序运行。(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维护社会规则,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和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卢梭说,十九大报告指出,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同步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关于平等的理解,错误的观点是,右图《缺证拒人》中的考官,下列行为符合平等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情境探究题,分析说明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