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溶液的pH》(含答案)
展开溶液的pH练习卷
1.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柠檬pH=1.5 B. 苹果pH=4.1
C. 菠萝pH=5.1 D. 柿子pH=8.5
【答案】A
2.苯甲酸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苯甲酸的pH大于7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B
3.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4.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 pH 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 稀硝酸 B. 硼酸 C. 氯化钠溶液 D. 碳酸钠溶液
【答案】D
5.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相符的是
A.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粉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C. 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6.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7.25℃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 由b→c的变化过程是酸性越来越强
C. 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 图示能体现反应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答案】A
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数字化装备正逐步进入校园,利用数字传感器可以测得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图象。如图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的图象。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
③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2)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①请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____,仪器M的优点_____________;
②打开M的活塞后,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打开M的活塞后,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现有一瓶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取该溶液34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g。计算: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Cl+NaOH===NaCl+H2O 10 mL NaOH和NaCl
(2)分液漏斗 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用量,能够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和产气量 Zn+H2SO4=== ZnSO4+ H2↑ 装置C中有溶液流入,生成蓝色沉淀
(3)3.4 g
9.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 蒸馏水 | 碳酸氢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蓝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查阅资料:
pH | 7.5~9 | 10~11.9 | 12~14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_____(写化学式)
【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答案】【得出结论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探究2】无 红 NaOH+HCl===NaCl+H2O
【得出结论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交流与反思】NaCl、HCl NaCl、NaHCO3
【得出结论3】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10.火力发电厂附近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经科技人员检测发现:附近雨水pH约为5.0,土壤pH约为5.4。已知一些主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如下:
农作物 | 玉米 | 小麦 | 马铃薯 |
pH | 6~7 | 6.3~7.5 | 4.8~5.5 |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2)要改良酸性土壤应选择一种适合的碱,这种碱是 。
(3)该地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中产生的 。
【答案】(1)马铃薯
(2)熟石灰(或消石灰或氢氧化钙或Ca(OH)2)
(3)二氧化硫(SO2)
1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减小 (2)B (3)3.65%
12.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 A | B | C |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盐酸溶液 | 1mL蒸馏水 | 1mL氢氧化钠溶液 |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
水浴10分钟 | 37℃ | 37℃ | 37℃ |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答案】(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
(2)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
(3)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考点31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考点31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关系,溶液的稀释与溶液pH的关系,酸碱滴定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测试卷《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测试卷《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水的组成》(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水的组成》(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